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在制备呼吸道疾病药物中的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38851发布日期:2023-09-23 14:46阅读:53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在制备呼吸道疾病药物中的用途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在制备呼吸道疾病药物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1、呼吸道疾病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包括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症、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脓肿等。

2、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支气管炎主要原因为病毒和细菌的反复感染形成了支气管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当气温下降、呼吸道小血管痉挛缺血、防御功能下降等利于致病;烟雾粉尘、污染大气等慢性刺激也可发病;吸烟使支气管痉挛、黏膜变异、纤毛运动降低、黏液分泌增多有利感染,过敏因素也有一定关系。

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可进一步发展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的常见慢性疾病,常见症状有慢性咳嗽、咳痰、气短或呼吸困难、喘息和胸闷等。

4、肺炎指肺泡、远端气道和肺间质的感染性炎症,主要由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引起的肺部感染,常有发热、咳嗽、咳痰等典型症状,其中以细菌性和病毒性肺炎最为常见,患者常有发烧、咳嗽、呼吸困难等典型症状,病毒性肺炎可通过空气传播。

5、现有技术的中药组合物对于治疗呼吸道疾病的效果欠佳。


技术实现思路

1、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以及在制备呼吸道疾病药物中的用途,克服了现有技术中中药组合物治疗呼吸道疾病效果欠佳的缺陷,提供了一种主要由茯苓、桔梗、蜜麻黄、制半夏、酒地龙、蜜百部、桑白皮、浙贝母、黄芪、辛夷、陈皮、杏仁、生甘草、蝉衣、鱼腥草、蜜炙紫苑、炙冬花、葶苈子、白芥子、百药煎组成的中药组合物,用于治疗呼吸道疾病。

2、具体而言,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呼吸道疾病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以重量份计算为:

4、茯苓10~15份、桔梗7~15份、蜜麻黄4~8份、制半夏3~9份、酒地龙4~8份、蜜百部3~8份、桑白皮4~10份、浙贝母4~9份、黄芪9~30份、辛夷3~10份、陈皮7~10份、杏仁0.5~2份、生甘草2~10份、蝉衣3~7份、鱼腥草7~20份、蜜炙紫苑4~10份、炙冬花4~9份、葶苈子5~12份、白芥子3~9份、百药煎4~8份;

5、在一个较优的实施例中,所述中药组合物以重量份计算为:

6、茯苓12份、桔梗10份、蜜麻黄6份、制半夏6份、酒地龙6份、蜜百部6份、桑白皮6份、浙贝母6份、黄芪15份、辛夷6份、陈皮9份、杏仁1份、生甘草5份、蝉衣6份、鱼腥草10份、蜜炙紫苑6份、炙冬花6份、葶苈子10份、白芥子6份、百药煎6份。

7、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采用水煎煮法制备。

8、进一步的,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可直接或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后制备成临床上可接受的制剂。所述的临床上可接受的制剂为口服固体制剂或液体制剂。

9、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中药组合物或者采用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呼吸道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10、进一步的,所述呼吸道疾病包括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

11、所述下呼吸道感染为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气肿。

12、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可以缓解呼吸道疾病引起的发热、咳嗽、咳痰、流涕、咽痛、咽喉红肿、呼吸困难的症状。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4、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主要由茯苓、桔梗、蜜麻黄、制半夏、酒地龙、蜜百部、桑白皮、浙贝母、黄芪、辛夷、陈皮、杏仁、生甘草、蝉衣、鱼腥草、蜜炙紫苑、炙冬花、葶苈子、白芥子、百药煎组成,疏风清热,解表化痰,可有效缓解发热、咳嗽、咳痰、流涕、咽痛、咽喉红肿、呼吸困难等病症,具有较好的治疗呼吸道疾病的功效。

15、临床使用效果证明,经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治疗后的患者,其发热、咳嗽、咳痰、流涕、咽痛、咽喉红肿、呼吸困难、咽干咽痒等症状明显好转,中医证候评价效果显著,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有效率达到93.33%,治疗支气管炎的有效率达到95.0%,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有效率达到91.67%。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治疗呼吸道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主要由茯苓、桔梗、蜜麻黄、制半夏、酒地龙、蜜百部、桑白皮、浙贝母、黄芪、辛夷、陈皮、杏仁、生甘草、蝉衣、鱼腥草、蜜炙紫苑、炙冬花、葶苈子、白芥子、百药煎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以重量份计算为:

3.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中药组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水煎煮法制备。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可直接或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后制备成临床上可接受的制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临床上可接受的制剂为口服固体制剂或液体制剂。

6.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或者采用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呼吸道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道疾病包括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呼吸道感染为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气肿。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可以缓解呼吸道疾病引起的发热、咳嗽、咳痰、流涕、咽痛、咽喉红肿、呼吸困难的症状。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在制备呼吸道疾病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所述中药组合物主要由茯苓、桔梗、蜜麻黄、制半夏、酒地龙、蜜百部、桑白皮、浙贝母、黄芪、辛夷、陈皮、杏仁、生甘草、蝉衣、鱼腥草、蜜炙紫苑、炙冬花、葶苈子、白芥子、百药煎组成,能够有效缓解呼吸道疾病引起的发热、咳嗽、咳痰、流涕、咽痛、咽喉红肿、呼吸困难等病症,对于治疗呼吸道疾病疗效显著。

技术研发人员:商建人,王炎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淳安县中医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