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动脉穿刺的留置装置及其扩张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78490发布日期:2023-10-08 11:45阅读:32来源:国知局
股动脉穿刺的留置装置及其扩张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股动脉穿刺的留置装置及其扩张器。


背景技术:

1、股动脉属于下肢动脉的主干,由髂外动脉延续而来。在腹股沟韧带中点的深面入股三角。在股三角内,股动脉先位于股静脉的外侧,逐渐从外侧跨到股静脉的前方,下行入收肌管,再穿收肌腱裂孔至腘窝,易名腘动脉。股动脉在腹股沟中点处位置表浅,可摸到搏动,是临床上进行血管内介入治疗常用的穿刺的部位。近年来,血管内介入治疗发展迅猛,血管内介入治疗通常采用股动脉穿刺术形成的血管内治疗的通道进行疾病的诊治;目前经股动脉穿刺,并置入导管鞘行介入的手术分类非常广,从介入治疗领域大的方面而言,手术分以下几大块:1.外周血管的介入治疗:通过股动脉血管,把器械或者药物作用到局部,即称为外周血管的介入治疗;2.神经介入治疗:主要是脑血管疾病,如:脑部的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脑血管的夹层、颅内外血管的狭窄、脑部急性血管内血栓形成等,可通过介入方法把器械放置到局部进行治疗;3、肿瘤介入:①选择性肿瘤供血栓塞治疗+动脉灌注化疗恶性肿瘤。如肝癌、肺癌等。②应用栓塞术治疗海绵状血管瘤,子宫肌瘤,鼻咽部纤维血管瘤等。4、心血管的介入治疗:现在接触更多的是冠脉支架的植入。除了冠脉支架植入,心脏封堵器即先天性心脏病放置封堵器,大血管出现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等,也可以放大动脉的支架,甚至现在心脏瓣膜病,如主动脉瓣膜的狭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也可以通过介入的方法,把主动脉瓣置换掉。然而目前,股动脉穿刺置鞘管过程中,外部套设有导管鞘的扩张器在进入病患体内后,无法得知扩张器和鞘管是否到达股动脉主干,仅能通过医护人员的专业经验判断或通过x光进行透视辅助判断,难以及时得到准确结果,这一方式容易造成穿刺后鞘管或扩张器定位不准,影响穿刺后的手术操作及留置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股动脉穿刺的留置装置及其扩张器,操作者可通过血液涌出情况判断扩张器是否已到达合适位置,这一判断方式无需通过医护人员的专业经验判断以及在x光上的透视辅助判断,就可以得到较为准确的结果,保证穿刺后鞘管留置的位置正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扩张器,包括:

3、主体,其伸入患者体内,所述主体的内部形成有通道,所述主体的外侧面开设有连通所述通道的第一通孔;

4、柄部,其连接于所述主体朝向体外的一端,所述通道由所述主体延伸至所述柄部,所述柄部开设有连通所述通道的第二通孔;以及

5、第一连接部,其用于所述主体插入鞘管内时,与所述鞘管连接。

6、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扩张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主体的内部形成有用于血液流动的通道,主体的两端设置有连通通道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外部套设有鞘管的扩张器进入病患体内后,如果到达股动脉的合适位置,血液会自第一通孔进入通道,并由第二通孔喷涌而出,此时操作者可得知外部套设有鞘管的扩张器已到达动脉主干的合适位置,这一判断方式无需通过医护人员的专业经验判断以及在x光上的透视辅助判断,就可以得到较为准确的结果,保证穿刺后鞘管留置的位置正确。

7、本发明实施例的扩张器,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为0.5-1mm。

8、本发明实施例的扩张器,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在所述主体的长度方向上的距离为100-150mm。

9、本发明实施例的扩张器,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位于所述通道内侧壁的开口的直径为a,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位于所述主体外侧面的开口的直径为b,

10、其中,a<b。

11、本发明实施例的扩张器,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满足

12、a/b<1/2。

13、本发明实施例的扩张器,所述第二通孔连接有血液收集装置,所述血液收集装置包括插装部和储血部,所述插装部开设有贯穿其两端的进血通道,所述储血部设有储血腔,所述储血部连接于所述插装部的一端,所述进血通道与所述储血腔连通,所述插装部伸入所述第二通孔,所述进血通道与所述通道连通。

14、本发明实施例的扩张器,所述储血部由透明材质制成,所述储血部上设置有刻度线对应所述储血腔以标示血液量。

15、本发明实施例的扩张器,所述插装部的外周面上设置有环形卡块,所述第二通孔处设置有环形卡槽,所述环形卡块与所述环形卡槽尺寸配合。

16、本发明实施例的扩张器,所述插装部的外周面与所述第二通孔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17、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股动脉穿刺的留置装置,包括

18、上述实施例任一项所述的扩张器;

19、鞘管,其套接于所述扩张器的外侧,所述鞘管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位置对应连通的第三通孔;

20、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可拆卸连接。

21、本发明实施例一种股动脉穿刺的留置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穿刺股动脉成功后,将导丝通过穿刺针插入血管内,然后退出穿刺针,沿导丝置入外部套设有鞘管的扩张器,当套装有鞘管的扩张器到达动脉主干时,血液通过第三通孔并由第一通孔进入扩张器内部的通道,通过通道到达第二通孔并由第二通孔涌出,此时操作者可得知扩张器已到达动脉主干,此时即可将套装有鞘管的扩张器完全置入,再抽出导丝和扩张器,使鞘管留置于患者体内。这一判断方式无需通过医护人员的专业经验判断以及在x光上的透视辅助判断,就可以得到较为准确的结果,保证穿刺后鞘管留置的位置正确。

22、本发明实施例的股动脉穿刺的留置装置,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插装块,所述第二连接部开设有插装槽,所述插装槽与所述插装块尺寸配合以将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或

23、所述第一连接部开设有插装槽,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插装块,所述插装槽与所述插装块尺寸配合以将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

24、本发明实施例的股动脉穿刺的留置装置,所述插装块的一侧端面向外凸伸形成有扣接部,所述插装槽的内壁开设有与所述扣接部尺寸配合的扣接槽。

25、本发明实施例的股动脉穿刺的留置装置,所述插装块设置有多个,所述插装槽也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插装槽与多个所述插装块位置对应。

26、本发明实施例的股动脉穿刺的留置装置,还包括导丝,所述导丝穿设于所述鞘管的内部,所述导丝包括本体和弯折部,所述导丝进入病患体内的一端弯折形成所述弯折部。

27、本发明实施例的股动脉穿刺的留置装置,所述弯折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本体朝向所述弯折部的一端的延伸方向之间的最小夹角大于45°。

28、本发明实施例的股动脉穿刺的留置装置,还包括封堵管,所述封堵管在血管内介入治疗结束后插入所述鞘管中,所述封堵管的外周面的尺寸与所述鞘管的内壁面的尺寸配合。

29、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扩张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为0.5-1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在所述主体的长度方向上的距离为100-15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位于所述通道内侧壁的开口的直径为a,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位于所述主体外侧面的开口的直径为b,其中,a<b。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扩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满足a/b<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连接有血液收集装置,所述血液收集装置包括插装部和储血部,所述插装部开设有贯穿其两端的进血通道,所述储血部设有储血腔,所述储血部连接于所述插装部的一端,所述进血通道与所述储血腔连通,所述插装部伸入所述第二通孔,所述进血通道与所述通道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扩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血部由透明材质制成,所述储血部上设置有刻度线对应所述储血腔以标示血液量。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扩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装部的外周面上设置有环形卡块,所述第二通孔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环形卡槽,所述环形卡块与所述环形卡槽尺寸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扩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装部的外周面与所述第二通孔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10.一种股动脉穿刺的留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股动脉穿刺的留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插装块,所述第二连接部开设有插装槽,所述插装槽与所述插装块尺寸配合以将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或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股动脉穿刺的留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装块的一侧端面向外凸伸形成有扣接部,所述插装槽的内壁开设有与所述扣接部尺寸配合的扣接槽。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股动脉穿刺的留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装块设置有多个,所述插装槽也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插装槽与多个所述插装块位置对应。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股动脉穿刺的留置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丝,所述导丝穿设于所述鞘管的内部,所述导丝包括本体和弯折部,所述导丝进入病患体内的一端弯折形成所述弯折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股动脉穿刺的留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本体朝向所述弯折部的一端的延伸方向之间的最小夹角大于45°。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股动脉穿刺的留置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封堵管,所述封堵管在血管内介入治疗结束后插入所述鞘管中,所述封堵管的外周面的尺寸与所述鞘管的内壁面的尺寸配合。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股动脉穿刺的留置装置及其扩张器,其中扩张器包括主体,其内部形成有通道,主体的外侧面开设有连通通道的第一通孔;柄部,其连接于主体朝向体外的一端,通道由主体延伸至柄部,柄部开设有连通通道的第二通孔;以及第一连接部,其用于主体插入鞘管内时,与鞘管连接。操作者可通过血液涌出第二通孔的情况判断套设有鞘管的扩张器是否已到达合适位置,这一判断方式无需通过医护人员的专业经验判断以及在X光上的透视辅助判断,就可以得到较为准确的结果,保证穿刺后鞘管留置的位置正确。

技术研发人员:曾少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省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