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训练灯用户眼部异常运动智能检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849911发布日期:2023-10-25 19:01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训练灯用户眼部异常运动智能检测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眼部异常检测,具体为一种训练灯用户眼部异常运动智能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1、随着移动设备和电子屏幕的普及,用户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已成为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现象。然而,长时间的电子屏幕曝光对人眼健康可能带来潜在风险。眼部异常问题,如疲劳、干涩、眼肌痉挛等,逐渐成为一个普遍性的眼睛健康问题。为了提供更好的眼部护理和健康管理,训练灯用户眼部异常运动智能检测方法应运而生。

2、目前现有技术在针对训练灯用户眼部异常运动智能检测中,还存在一些局限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1、首先,如今的训练灯用户眼部异常检测缺乏针对依据目标人员的特性进行眼部数据的分析,不同的人员由于身体特性的不同,对于眼部筛查数据的要求也存在差异性,若缺乏依据对应目标人员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则会导致数据分析的精准性较差,不能够为用户眼部异常动态智能检测提供高效安全的保障,进而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用户眼部异常动态智能检测的成本,且存在检测不准确的问题。

3、2、其次,目前在训练灯用户眼部异常运动智能检测过程中,没有针对人员在训练灯各模式下的眼部运动数据进行监测分析,眼部动态数据能够更加精确的反映人员的眼部异常状况,缺乏这一层面的考虑,致使无法针对目标人员的眼部动态变化进行多维度的分析,可能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不利于及时的筛查和反映出人员的眼部异常状况。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训练灯用户眼部异常运动智能检测方法,解决了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涉及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训练灯用户眼部异常运动智能检测方法,包括第一步、基础信息提取预分析:提取目标人员的基础信息,据此分析得到目标人员的眼部状态表征值;第二步、参照比对数据筛分:依据目标人员的眼部状态表征值,由此筛分得到目标人员的参照比对数据;第三步、训练灯模式数据统计:统计目标人员在训练灯静态模式和动态模式下的眼部数据,并将目标人员在训练灯静态模式和动态模式下的眼部数据依次标记为眼部静态模式数据和眼部动态模式数据;第四步、眼部静态模式数据提取分析:提取目标人员的眼部静态模式数据,据此分析计算目标人员的眼部静态模式数据所属异常指数;第五步、眼部动态模式数据提取分析:提取目标人员的眼部动态模式数据,据此分析计算目标人员的眼部动态模式数据所属异常指数;第六步、眼部异常动态反馈提示:依据目标人员的眼部静态模式数据所属异常指数和眼部动态模式数据所属异常指数,综合计算目标人员的眼部异常系数,进而筛分目标人员的检测结果并进行反馈提示。

3、进一步地,所述分析得到目标人员的眼部状态表征值,其具体过程为:根据目标人员的基础信息,其中基础信息包括年龄、双眼视力差、双眼平均视力以及眼部历史患病信息,眼部历史患病信息包括:各次历史眼部患病的名称以及持续时长;根据目标人员的年龄,进而与数据库中存储的各年龄区间人员对应的双眼参照许可视力差、双眼参照健康平均视力以及各种名称眼部疾病对应单位持续时长的表征因子进行比对,得到目标人员对应的双眼参照许可视力差、双眼参照健康平均视力以及各次历史眼部患病对应单位持续时长的表征因子,由此计算得到目标人员的眼部状态表征值,其计算公式为:,其中表示目标人员的眼部状态表征值,、和分别表示目标人员的双眼视力差、双眼平均视力以及第c次历史眼部患病的持续时长,、和分别表示目标人员对应的双眼参照许可视力差、双眼参照健康平均视力以及第c次历史眼部患病对应单位持续时长的表征因子,c表示各次历史眼部患病名称的编号,,k为历史眼部患病总数,和分别表示设定的双眼视力差、双眼平均视力对应的权重因子,e表示自然常数。

4、进一步地,所述筛分得到目标人员的参照比对数据,其具体过程为:依据目标人员的年龄以及眼部状态表征值,进而与数据库中存储的各年龄区间人员所属各眼部状态表征值范围对应的参照眼部数据进行匹配,进而得到目标人员的参照眼部数据,其中参照眼部数据包括眼部静态模式参照数据以及眼部运动模式参照数据。

5、进一步地,所述统计目标人员在训练灯静态模式和动态模式下的眼部数据,其具体过程包括:(1)统计目标人员在训练灯静态模式下的眼部数据,具体包括:将训练灯以设定训练亮度进行静态模式控制,进而监测并统计目标人员在训练灯静态模式下的眼部数据,据此将目标人员在训练灯静态模式下的眼部数据标记为眼部静态模式数据,其中眼部静态模式数据包括:眨眼频率、睁眼时长以及各眼睛瞳孔中心点对应的初始训练位置和各次眼动位置;

6、(2)统计目标人员在训练灯运动模式下的眼部数据,具体包括:将训练灯以设定训练亮度进行运动模式控制,并获取训练灯运动模式对应的训练时长,进而以设定数目划分得到各训练监测时间点,由此监测并统计目标人员在各训练监测时间点中各眼睛的瞳孔中心点位置,并构建训练灯运动模式下目标人员的各眼睛的瞳孔中心点运动轨迹折线图,将其作为目标人员在训练灯运动模式下的眼部数据,并标记为目标人员的眼部运动模式数据。

7、进一步地,所述分析计算目标人员的眼部静态模式数据所属异常指数,其具体分析过程为:提取目标人员在训练灯静态模式下的眨眼频率、睁眼时长,进而依据目标人员的眼部静态模式参照数据,其中眼部静态模式参照数据包括参照眨眼频率、参照睁眼时长,由此分析计算目标人员的眼部基础训练贴合指数,其计算公式为:,其中表示目标人员的眼部基础训练贴合指数,、分别表示目标人员的参照眨眼频率和参照睁眼时长,和分别表示目标人员在训练灯静态模式下的眨眼频率以及睁眼时长,和分别表示设定的眨眼频率以及睁眼时长的修正因子;依据目标人员的各眼睛瞳孔中心点对应的初始训练位置和各次眼动位置,进而提取得到目标人员各眼睛的各次瞳孔中心点偏移量,并计算目标人员的眼球位置偏移指数,其计算公式为:,其中表示目标人员的眼球位置偏移指数,表示目标人员第r个眼睛的第j次瞳孔中心点偏移量,r=a或b,其中a和b分别表示目标人员的左眼和右眼,为设定的眼球的瞳孔中心点单位偏移量对应的偏移评估因子,j表示各次瞳孔中心点偏移的编号,g表示瞳孔中心点偏移总次数,表示设定的目标人员的眼球位置偏移指数的修正因子。

8、进一步地,所述分析计算目标人员的眼部静态模式数据所属异常指数,其具体计算过程为:依据目标人员的眼部基础训练贴合指数以及眼球位置偏移指数,进而计算得到目标人员的眼部静态训练异常指数,其计算公式为:,其中表示目标人员的眼部静态训练异常指数,和分别表示设定的目标人员的眼部基础训练贴合指数以及眼球位置偏移指数的权重因子。

9、进一步地,所述分析计算目标人员的眼部动态模式数据所属异常指数,其具体分析过程为:提取目标人员的眼部运动模式参照数据,其中眼部运动模式参照数据为各眼睛的瞳孔中心点运动轨迹参照折线图,并提取目标人员的各眼睛的瞳孔中心点运动轨迹参照折线图长度,记为;提取训练灯运动模式下目标人员的各眼睛的瞳孔中心点运动轨迹折线图,并分别与目标人员的各眼睛的瞳孔中心点运动轨迹参照折线图进行重合比对,并提取各眼睛的瞳孔中心点运动轨重合的线条长度,记为,进而计算目标人员的眼部动态轨迹重合指数,其计算公式为:,其中表示目标人员的眼部动态轨迹重合指数,为设定的眼部动态轨迹折线图重合的线条长度所属修正系数;从训练灯运动模式下目标人员的各眼睛的瞳孔中心点运动轨迹折线图中定位至各轨迹点位置,进而将相邻的两个运动轨迹点之间间隔的线段记为运动轨迹段,由此统计目标人员各眼睛的瞳孔中心点所属各运动轨迹段的距离,并提取相邻的两个运动轨迹点之间间隔的时长,进而提取目标人员各眼睛的瞳孔中心点所属各运动轨迹段的运动速度,记为,并与数据库中的标准眼球训练速度进行比对,由此计算目标人员的眼球动态训练符合指数,其计算公式为:,其中表示目标人员的眼球动态训练符合指数,表示标准眼球训练速度,b表示各运动轨迹段的编号,,m为运动轨迹段的数目,表示设定的眼球运动速度对应的修正因子。

10、进一步地,所述分析计算目标人员的眼部动态模式数据所属异常指数,其具体计算过程为:依据目标人员的眼部动态轨迹重合指数以及目标人员的眼球动态训练符合指数,进而分析计算目标人员的眼部动态模式数据所属异常指数,其计算公式为:,其中表示目标人员的眼部动态模式数据所属异常指数,和分别表示设定的目标人员的眼部动态轨迹重合指数以及目标人员的眼球动态训练符合指数对应的修正因子。

11、进一步地,所述综合计算目标人员的眼部异常系数,其具体过程为:依据目标人员的眼部静态模式数据所属异常指数以及目标人员的眼部动态模式数据所属异常指数,进而综合计算目标人员的眼部异常系数,其计算公式为:,其中表示目标人员的眼部异常系数,和分别表示设定的眼部静态模式数据所属异常指数以及眼部动态模式数据所属异常指数的修正因子。

12、进一步地,所述筛分目标人员的检测结果并进行反馈提示,其具体过程为:依据目标人员的眼部异常系数,进而与设定的眼部异常系数阈值进行比对,当目标人员的眼部异常系数高于设定的眼部异常系数阈值,则对目标人员的检测结果进行反馈提示。

13、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1)本发明通过分析得到目标人员的眼部状态表征值,能够依据目标人员的特性进行眼部数据的分析,增加了数据分析的精准性,能够为用户眼部异常动态智能检测提供了更加科学合理的支撑依据,进而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用户眼部异常动态智能检测的成本,而且增加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15、(2)本发明通过分析计算目标人员的眼部动态模式数据所属异常指数,能够更加精确的反映人员的眼部异常状况,由此进行细致到位的分析,使数据分析的维度较为多样化,能够为用户眼部异常的状态判断提供更加精准性的数据支撑依据,进而及时地发现用户眼部存在的潜在异常风险,进一步的为用户眼部异常动态智能检测结果提供高效安全的保障。

16、(3)本发明通过分析目标人员的眼部异常系数,能够及时通过监测和提醒目标人员眼部异常情况并进行合理的反馈调整建议,使目标人员能够更加有效地采取预防措施,大大保障了目标人员的眼部健康。

17、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