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线棒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27231发布日期:2023-10-22 12:49阅读:43来源:国知局
牙线棒盒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牙线棒存放容器,尤其涉及一种牙线棒盒。


背景技术:

1、牙线棒又称牙线签,是一种在日常口腔护理中使用的常用产品,牙刷只能刷到牙齿上表的70%,牙线弥补了牙刷的不足之处,牙线棒具有更方便、高效、安全、卫生等优点。为了方便存放、取用等,牙线棒通常放置在相应的盒体内。但是,现有的一些牙线棒盒,比如通过按压按钮推出牙线棒等,操作不便,容易因误碰而推出牙线棒等问题,稳定性和可靠性低,体验感较差,不能满足人们越来越高的使用需求,从而影响产品的应用和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牙线棒盒,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下:

2、一种牙线棒盒,包括盒体及设置在盒体底部的底座,盒体内设置有第一驱动杆,相应的牙线棒沿竖直方向依次叠放在盒体内,底座上设置有出料组件,第一驱动杆沿竖直方向设置,第一驱动杆的顶部伸出到盒体外,第一驱动杆的底部与出料组件连接,盒体的底部一侧设置有第一出口,第一驱动杆与第一出口相对应,第一出口每次仅允许一个牙线棒通过,转动第一驱动杆能够驱动出料组件运动,出料组件运动能够将叠放的牙线棒逐个沿第一出口推出。

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盒体内设置有用于与牙线棒相配合的第一定位柱和第一限位柱,第一定位柱和第一限位柱沿竖直方向设置,第一定位柱的顶部和第一限位柱的顶部分别与盒体的顶部连接,牙线棒的头部套设在第一定位柱上,第一限位柱用于对牙线棒的手柄部进行限位,第一定位柱的底部与第一出口的顶部基本平齐。

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出料组件包括第一旋转座,第一驱动杆的底部与第一旋转座连接,第一驱动杆与第一旋转座同轴心且圆周方向固定,第一旋转座上设置有用于与底层的牙线棒相配合的支撑推杆,支撑推杆能够对底层的牙线棒的手柄部进行支撑,在第一定位柱和第一限位柱的限定下,转动第一驱动杆能够驱动第一旋转座转动以使支撑推杆从底层的牙线棒的下方移开,叠放的牙线棒整体落下后,第一旋转座反向转动能够驱动支撑推杆将底层的牙线棒沿第一出口推出。

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旋转座上设置有与第一驱动杆连接的第一连接孔,第一连接孔内设置有第一扁位,第一驱动杆上设置有与第一扁位相配合的第二扁位,第二扁位与第一扁位相配合能够使第一驱动杆与第一旋转座圆周方向固定,支撑推杆上设置有用于支撑牙线棒的第一斜面,第一斜面朝第一出口的方向向下倾斜,盒体内设置有用于与底层的牙线棒的头部相配合的第一抵靠部,支撑推杆能够推动底层的牙线棒以第一抵靠部为支点转动以使底层的牙线棒的手柄部沿第一出口转出,第一出口的高度大于一个牙线棒的厚度且小于两个牙线棒的厚度,第一限位柱的底部与第一出口的顶部基本平齐。

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出料组件还包括与第一旋转座相配合的第一弹性件,第一驱动杆驱动第一旋转座转动以使支撑推杆从底层的牙线棒的下方移开,同时第一弹性件弹性形变,叠放的牙线棒整体落下后,第一弹性件依靠弹性恢复力能够推动第一旋转座反向转动以使支撑推杆将底层的牙线棒沿第一出口推出。

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弹性件为扭簧,底座上设置有安置第一弹性件的第一固定柱,第一弹性件的一个扭臂与底座相配合,第一弹性件的另一个扭臂与第一旋转座相配合,底座上设置有与第一弹性件的一个扭臂相配合的第一挡板,第一旋转座上设置有与第一弹性件的另一个扭臂相配合的第一挡块。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底座上设置有安置出料组件的第一槽体及与第一槽体相配合的第一盖板,第一盖板上设置有第二固定柱及与支撑推转动相配合的第一避让通孔,第二固定柱上设置有与第一驱动杆相配合的第一通孔,第一避让通孔能够第一旋转座的转动进行限位,盒体的底部开口,盒体与底座连接形成用于存放牙线棒的腔体,第一槽体内设置有第三固定柱,第三固定柱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第一旋转座上设置有与第二连接孔转动连接的第一连接轴。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盒体与底座卡扣连接,盒体的底部设置有凸出的第一卡接部,底座上设置有与第一卡接部卡扣连接的第二通孔,底座的外底面上设置有与第一卡接部和第二通孔相对应的第一指示标识。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驱动杆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操作头,第一操作头与第一驱动杆能够一起转动,盒体的外顶面上设置有第四固定柱,第四固定柱上设置有与第一驱动杆相配合的第四通孔,第一操作头的外径大于第四通孔的口径。

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操作头的底部一侧设置有第一凸块,盒体的外顶面上设置有与第一凸块相对应的两个第二挡块,第一凸块位于两个第二挡块之间,两个第二挡块能够对第一凸块的转动进行限位,盒体的顶部还设置有上盖,第四固定柱和两个第二挡块位于上盖内,上盖上设置有与第一操作头相对应的第三通孔,第一操作头穿过第三通孔伸出到上盖外。

12、另外,在本公开技术方案中,凡未作特别说明的,均可通过采用本领域中的常规手段来实现本技术方案。



技术特征:

1.一种牙线棒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1)及设置在所述盒体(1)底部的底座(2),所述盒体(1)内设置有第一驱动杆(4),相应的牙线棒沿竖直方向依次叠放在所述盒体(1)内,所述底座(2)上设置有出料组件(3),所述第一驱动杆(4)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第一驱动杆(4)的顶部伸出到所述盒体(1)外,所述第一驱动杆(4)的底部与所述出料组件(3)连接,所述盒体(1)的底部一侧设置有第一出口(13),所述第一驱动杆(4)与所述第一出口(13)相对应,所述第一出口(13)每次仅允许一个牙线棒通过,转动所述第一驱动杆(4)能够驱动所述出料组件(4)运动,所述出料组件(3)运动能够将叠放的牙线棒逐个沿所述第一出口(13)推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线棒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内设置有用于与牙线棒相配合的第一定位柱(11)和第一限位柱(12),所述第一定位柱(11)和所述第一限位柱(12)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定位柱(11)的顶部和所述第一限位柱(12)的顶部分别与所述盒体(1)的顶部连接,牙线棒的头部套设在所述第一定位柱(11)上,所述第一限位柱(12)用于对牙线棒的手柄部进行限位,所述第一定位柱(11)的底部与所述第一出口(13)的顶部基本平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牙线棒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组件(3)包括第一旋转座(31),所述第一驱动杆(4)的底部与所述第一旋转座(31)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杆(4)与所述第一旋转座(31)同轴心且圆周方向固定,所述第一旋转座(31)上设置有用于与底层的牙线棒相配合的支撑推杆(32),所述支撑推杆(32)能够对底层的牙线棒的手柄部进行支撑,在所述第一定位柱(11)和所述第一限位柱(12)的限定下,转动所述第一驱动杆(4)能够驱动所述第一旋转座(31)转动以使所述支撑推杆(32)从底层的牙线棒的下方移开,叠放的牙线棒整体落下后,所述第一旋转座(31)反向转动能够驱动所述支撑推杆(32)将底层的牙线棒沿所述第一出口(13)推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牙线棒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座(31)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驱动杆(4)连接的第一连接孔(311),所述第一连接孔(311)内设置有第一扁位,所述第一驱动杆(4)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扁位相配合的第二扁位,所述第二扁位与所述第一扁位相配合能够使所述第一驱动杆(4)与所述第一旋转座(31)圆周方向固定,所述支撑推杆(32)上设置有用于支撑牙线棒的第一斜面(321),所述第一斜面(321)朝所述第一出口(13)的方向向下倾斜,所述盒体(1)内设置有用于与底层的牙线棒的头部相配合的第一抵靠部(14),所述支撑推杆(32)能够推动底层的牙线棒以所述第一抵靠部(14)为支点转动以使底层的牙线棒的手柄部沿所述第一出口(13)转出,所述第一出口(13)的高度大于一个牙线棒的厚度且小于两个牙线棒的厚度,所述第一限位柱(12)的底部与所述第一出口(13)的顶部基本平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牙线棒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组件(3)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旋转座(31)相配合的第一弹性件(33),所述第一驱动杆(4)驱动所述第一旋转座(31)转动以使所述支撑推杆(32)从底层的牙线棒的下方移开,同时所述第一弹性件(33)弹性形变,叠放的牙线棒整体落下后,所述第一弹性件(33)依靠弹性恢复力能够推动所述第一旋转座(31)反向转动以使所述支撑推杆(32)将底层的牙线棒沿所述第一出口(13)推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牙线棒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33)为扭簧,所述底座(2)上设置有安置所述第一弹性件(33)的第一固定柱(21),所述第一弹性件(33)的一个扭臂与所述底座(2)相配合,所述第一弹性件(33)的另一个扭臂与所述第一旋转座(31)相配合,所述底座(2)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弹性件(33)的一个扭臂相配合的第一挡板(22),所述第一旋转座(31)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弹性件(33)的另一个扭臂相配合的第一挡块(3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牙线棒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上设置有安置所述出料组件(3)的第一槽体(23)及与所述第一槽体(23)相配合的第一盖板(24),所述第一盖板(24)上设置有第二固定柱(25)及与所述支撑推(32)转动相配合的第一避让通孔(241),所述第二固定柱(25)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驱动杆(4)相配合的第一通孔(251),所述第一避让通孔(241)能够所述第一旋转座(31)的转动进行限位,所述盒体(1)的底部开口,所述盒体(1)与所述底座(2)连接形成用于存放牙线棒的腔体,所述第一槽体(23)内设置有第三固定柱(26),所述第三固定柱(26)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旋转座(31)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连接孔转动连接的第一连接轴(3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线棒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与所述底座(2)卡扣连接,所述盒体(1)的底部设置有凸出的第一卡接部(15),所述底座(2)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接部(15)卡扣连接的第二通孔(27),所述底座(2)的外底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接部(15)和所述第二通孔(27)相对应的第一指示标识(28)。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牙线棒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杆(4)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操作头(41),所述第一操作头(41)与所述第一驱动杆(4)能够一起转动,所述盒体(1)的外顶面上设置有第四固定柱(16),所述第四固定柱(16)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驱动杆(4)相配合的第四通孔(161),所述第一操作头(41)的外径大于所述第四通孔(161)的口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牙线棒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操作头(41)的底部一侧设置有第一凸块(42),所述盒体(1)的外顶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凸块(42)相对应的两个第二挡块(17),所述第一凸块(42)位于两个所述第二挡块(17)之间,两个所述第二挡块(17)能够对所述第一凸块(42)的转动进行限位,所述盒体(1)的顶部还设置有上盖(5),所述第四固定柱(16)和两个所述第二挡块(17)位于所述上盖(5)内,所述上盖(5)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操作头(41)相对应的第三通孔(51),所述第一操作头(41)穿过所述第三通孔(51)伸出到所述上盖(5)外。


技术总结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牙线棒盒,包括盒体及设置在盒体底部的底座,盒体内设置有第一驱动杆,相应的牙线棒沿竖直方向依次叠放在盒体内,底座上设置有出料组件,第一驱动杆沿竖直方向设置,第一驱动杆的顶部伸出到盒体外,第一驱动杆的底部与出料组件连接,盒体的底部一侧设置有第一出口,第一驱动杆与第一出口相对应,第一出口每次仅允许一个牙线棒通过,转动第一驱动杆能够驱动出料组件运动,出料组件运动能够将叠放的牙线棒逐个沿第一出口推出。本公开的第一驱动杆采用转动的方式,第一驱动杆的顶部伸出到盒体外,操作方便、快捷,稳定性和可靠性高,体验感好,扩大了产品的应用和推广。

技术研发人员:穆龙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华腾个人护理用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