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脉冲光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97042发布日期:2023-11-16 09:14阅读:47来源:国知局
强脉冲光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美容仪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强脉冲光治疗仪。


背景技术:

1、强脉冲光治疗仪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利用光源组件发出的光线刺激毛囊,光能被吸收后,转化为破坏毛囊组织的热能,对皮肤毛囊进行破坏从而达到脱毛效果,这类强脉冲光治疗仪一般称为脱毛仪,使用的波长一般为510nm-1200nm或550nm-1200nm或640nm-1200nm。另一类是利用500nm-650nm或900nm-1200nm波长的光线照射皮肤,用于治疗皮肤病或者起到嫩肤效果,一般称为嫩肤仪。

2、相关技术中,如专利cn218793579u公开了一种脱毛仪,并公开了脱毛仪包括反光杯、光源、第一透光体、散热基座以及制冷件,散热基座可以为陶瓷基座或用铝材制作的基座,陶瓷为绝缘体,陶瓷与反光杯接触时不会引发短路。陶瓷基座覆盖了反光杯的外侧表面,降低了脱毛仪在反光杯处漏电的风险,提高了脱毛仪的安全性。但这种陶瓷基座覆盖反光杯的结构,造成了脱毛仪内部结构的复杂化,不利于脱毛仪的小型化设计,而且增加的散热中间件陶瓷基座降低了脱毛装置的散热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强脉冲光治疗仪,在保证脱毛仪使用安全性的同时简化脱毛仪的内部结构,提升脱毛仪的散热效率。

2、一种强脉冲光治疗仪,包括:

3、壳体,具有相互连通的安装腔和散热槽;

4、光源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且包括灯管和罩设于所述灯管的反光罩,所述灯管和所述反光罩分别连接于所述壳体;

5、接触件,连接于所述壳体且暴露于外界,所述接触件设有出光区域以用于所述光源组件的出光;

6、散热件,至少部分容置于所述散热槽内;以及

7、保护层,附着于所述反光罩的朝向所述散热件的一侧和所述散热件的朝向所述反光罩的一侧中的至少一者。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层包括塑胶层和耐高温胶纸中的至少一者。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件包括隔板和连接于所述隔板且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散热片,多个所述第一散热片位于所述隔板的同侧且容置于所述散热槽内,所述第一散热片与所述隔板形成第一散热通道,最靠近所述反光罩的所述第一散热片设有所述保护层;所述壳体开设有第一散热孔,所述第一散热通道和所述安装腔通过所述第一散热孔连通于外界。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外壳和设于所述外壳内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分别连接于所述外壳且形成通槽和所述安装腔,所述第二支架具有所述散热槽,所述安装腔通过所述通槽连通于所述散热槽;所述隔板叠置于所述第一支架且延伸覆盖所述散热槽。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强脉冲光治疗仪包括设于所述壳体内的风扇,所述风扇与所述反光罩间隔设置;所述散热件包括连接于所述隔板且与所述第一散热片同侧设置的止挡散热片,所述止挡散热片设置于所述风扇与所述第一散热片之间且抵持于所述第二支架,并与所述隔板、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围合成与所述第一散热孔连通的风道。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止挡散热片与所述隔板一体成型,且所述止挡散热片的末端至所述隔板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散热片的末端至所述隔板的高度,所述第二支架开设有用于嵌设所述止挡散热片的槽以使所述止挡散热片与所述第二支架紧密配合。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强脉冲光治疗仪包括设于所述壳体内的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与所述风扇和所述光源组件电性连接,且所述电路板包括发热电子元件,所述风扇具有进风口、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连通于外界,所述第一出风口连通于所述风道和所述安装腔,所述第二出风口连通至所述发热电子元件。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件包括连接于所述隔板的相对另一侧的多个第二散热片,所述第二散热片与所述隔板形成与所述第一散热通道隔断的第二散热通道,所述壳体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散热孔隔断的第二散热孔,所述第二散热通道通过所述第二散热孔连通于外界,所述第一出风口连通于所述第二散热通道。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强脉冲光治疗仪包括设于所述壳体内的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与所述风扇和所述光源组件电性连接,且所述电路板包括发热电子元件;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和连接于所述第一壳的第二壳,所述第一壳与所述第二壳围合形成收容所述风扇、所述光源组件和所述电路板的收容空间;所述第一壳具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槽壁与所述风扇接合并收容所述风扇的驱动源;所述风扇具有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所述进风口连通于外界,所述第一出风口连通于所述第一散热通道,所述安装槽的槽壁开设有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连通至所述发热电子元件。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包括基体和连接于所述基体的侧壁,所述侧壁凸出于所述基体并与所述基体围合形成所述安装槽,所述基体与所述第二壳围合形成所述收容空间,所述侧壁收纳于所述收容空间且具有所述第二出风口。

17、以上强脉冲光治疗仪,包括壳体、光源组件、接触件、散热件和保护层,壳体具有相互连通的安装腔和散热槽,光源组件设置于安装腔内且包括灯管和罩设于灯管的反光罩,灯管和反光罩分别连接于壳体,接触件连接于壳体且暴露于外界,接触件设有出光区域以用于光源组件的出光,散热件至少部分容置于散热槽内,保护层附着于反光罩的朝向散热件的一侧和散热件的朝向反光罩的一侧中的至少一者。一方面,由于安装有光源组件的安装腔与容置有散热件的散热槽连通,强脉冲光治疗仪内部结构较为简单,且光源组件的开放面积较大,提高了光源组件的散热效率;另一方面,保护层附着于反光罩的朝向散热件的一侧和散热件的朝向反光罩的一侧中的至少一者,保护层的厚度可以较小,相比于设置覆盖反光罩的陶瓷基座或铝基座,可以进一步简化强脉冲光治疗仪的内部结构,减少散热中间件而提升散热效率,提高内部结构的紧凑性,并利于强脉冲光治疗仪的小型化设计。在灯管通电触发时,保护层可防止灯管的触发高压串到散热件并通过壳体上的散热孔造成人体触电,或是散热件带电后串到电路板上造成强脉冲光治疗仪工作不稳定,从而可保证强脉冲光治疗仪的使用安全性和工作可靠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强脉冲光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脉冲光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包括塑胶层和耐高温胶纸中的至少一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脉冲光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件包括隔板和连接于所述隔板且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散热片,多个所述第一散热片位于所述隔板的同侧且容置于所述散热槽内,所述第一散热片与所述隔板形成第一散热通道,最靠近所述反光罩的所述第一散热片设有所述保护层;所述壳体开设有第一散热孔,所述第一散热通道和所述安装腔通过所述第一散热孔连通于外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强脉冲光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外壳和设于所述外壳内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分别连接于所述外壳且形成通槽和所述安装腔,所述第二支架具有所述散热槽,所述安装腔通过所述通槽连通于所述散热槽;所述隔板叠置于所述第一支架且延伸覆盖所述散热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强脉冲光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强脉冲光治疗仪包括设于所述壳体内的风扇,所述风扇与所述反光罩间隔设置;所述散热件包括连接于所述隔板且与所述第一散热片同侧设置的止挡散热片,所述止挡散热片设置于所述风扇与所述第一散热片之间且抵持于所述第二支架,并与所述隔板、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围合成与所述第一散热孔连通的风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强脉冲光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散热片与所述隔板一体成型,且所述止挡散热片的末端至所述隔板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散热片的末端至所述隔板的高度,所述第二支架开设有用于嵌设所述止挡散热片的槽以使所述止挡散热片与所述第二支架紧密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强脉冲光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强脉冲光治疗仪包括设于所述壳体内的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与所述风扇和所述光源组件电性连接,且所述电路板包括发热电子元件,所述风扇具有进风口、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连通于外界,所述第一出风口连通于所述风道和所述安装腔,所述第二出风口连通至所述发热电子元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强脉冲光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件包括连接于所述隔板的相对另一侧的多个第二散热片,所述第二散热片与所述隔板形成与所述第一散热通道隔断的第二散热通道,所述壳体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散热孔隔断的第二散热孔,所述第二散热通道通过所述第二散热孔连通于外界,所述第一出风口连通于所述第二散热通道。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强脉冲光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强脉冲光治疗仪包括设于所述壳体内的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与所述风扇和所述光源组件电性连接,且所述电路板包括发热电子元件;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和连接于所述第一壳的第二壳,所述第一壳与所述第二壳围合形成收容所述风扇、所述光源组件和所述电路板的收容空间;所述第一壳具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槽壁与所述风扇接合并收容所述风扇的驱动源;所述风扇具有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所述进风口连通于外界,所述第一出风口连通于所述第一散热通道,所述安装槽的槽壁开设有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连通至所述发热电子元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强脉冲光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包括基体和连接于所述基体的侧壁,所述侧壁凸出于所述基体并与所述基体围合形成所述安装槽,所述基体与所述第二壳围合形成所述收容空间,所述侧壁收纳于所述收容空间且具有所述第二出风口。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强脉冲光治疗仪,包括壳体、光源组件、接触件、散热件和保护层,壳体具有相互连通的安装腔和散热槽,光源组件包括灯管和罩设于灯管的反光罩,接触件连接于壳体并用于光源组件的出光,散热件至少部分容置于散热槽内,保护层附着于反光罩的朝向散热件的一侧和散热件的朝向反光罩的一侧中的至少一者。以上强脉冲光治疗仪内部结构较为简单,光源组件的散热效率高,保护层的厚度可以较小且可防止灯管的触发高压串到散热件并通过壳体上的散热孔造成人体触电,或是散热件带电后串到电路板上造成强脉冲光治疗仪工作不稳定,在保证强脉冲光治疗仪的使用安全性的同时,进一步减少散热的中间件而提升散热效率,提高内部结构的紧凑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献有,黄国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美时美刻智能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