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储能电池的控温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97041发布日期:2023-11-16 09:14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储能电池的控温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储能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储能电池的控温系统。


背景技术:

1、储能电池需要在合适的温度情况下工作,温度过高和过低都影响储能电池的运作。

2、现有的对储能电池的控温,是将储能电池放置在合适温度环境下,依靠环境温度对储能电池进行控温,或使用风扇,对储能电池进行降温,控温效率比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储能电池的控温系统,能够高效且稳定地对储能电池进行控温。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储能电池的控温系统,所述用于储能电池的控温系统包括:

3、水泵,所述水泵的进液口通过第一管路连接储能电池的出液口,所述水泵的出液口连接第二管路;

4、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的进液口通过第三管路连接所述第二管路,且其出液口通过第四管路连接第七管路,所述冷却装置的制冷幅度可调节;

5、第一流量阀,所述第一流量阀设置在所述第三管路上,以调节经过所述第三管路的所述冷却液的流量;

6、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的进液口通过第五管路连接所述第二管路,且其出液口通过第六管路连接所述第七管路,所述加热装置的加热幅度可调节;

7、第二流量阀,所述第二流量阀设置在所述第五管路上,以调节经过所述第五管路的所述冷却液的流量;

8、过滤器,所述过滤器的进液口连接所述第七管路,且其出液口连接第八管路,所述第八管路用于与所述储能电池的进液口连接;

9、回液温度传感器,所述回液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管路上,以检测所述第一管路内的所述冷却液的当前回液温度;

10、出液温度传感器,所述出液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八管路上,以检测所述第八管路内的所述冷却液的当前出液温度;

11、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冷却装置、所述加热装置、所述回液温度传感器、所述出液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流量阀及所述第二流量阀,根据所述回液温度传感器所测试出的所述当前回液温度所处在的预定温度范围,调整所述第一流量阀和所述第二流量阀的开度,根据所述出液温度传感器所述测试出的所述当前出液温度和预定出液温度的差异,调整所述冷却装置的冷却幅度和所述加热装置的加热幅度。

12、进一步地,当所述回液温度传感器所测试出的所述当前回液温度低于第一回液温度,关闭第一流量阀,打开第二流量阀,当所述回液温度传感器所测试出的所述当前回液温度高于第二回液温度,关闭第二流量阀,打开第一流量阀,当所述回液温度传感器所测试出的所述当前回液温度处于所述第一回液温度和所述第二回液温度之间,所述第一流量阀处于第一开度,且所述第二流量阀处于第二开度。

13、进一步地,所述过滤器的外壳的材料为金属材料,所述控温系统还包括:

14、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半导体制冷片连接在所述外壳,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制冷能够对所述外壳进行制冷和制热,

15、所述控制器还连接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以根据所述当前出液温度高于所述预定出液温度第一预定温度,进行第一报警,启动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制冷,或根据所述当前出液温度低于所述预定出液温度第二预定温度,进行第二报警,启动所述半导体制冷片进行制热。

16、进一步地,所述控温系统还包括:

17、储液罐,所述储液罐通过连接管连接所述第一管路,所述储液罐用于容纳所述冷却液,所述储液罐内的远离所述储液罐的进/出液口的一端设置有气囊,所述气囊能够根据所述冷却液在所述储液罐的体积的增加而产生压缩形变,且能够根据所述第一管路内冷却液的不足,产生膨胀形变,将所述储液罐内部的所述冷却液推入所述连接管,进而进入所述第一管路;

18、补液管,所述补液管的出液端连接所述第一管路,通过所述补液管能够向所述第一管路输送所述冷却液;

19、补液阀,所述补液阀连接所述补液管,以开启/封闭所述补液管。

20、进一步地,所述控温系统还包括:

21、补液压力表,所述补液压力表连接所述补液管,且位于所述补液管的出液端与所述补液阀之间,以检测所述补液管内的所述冷却液的压力;

22、补液泵,所述补液泵连接所述补液管的进液口,以向所述补液管输送所述冷却液;

23、所述控制器还连接所述补液阀、所述补液泵及所述补液压力表,所述控制器启动所述补液泵且开启所述补液阀进行补液的过程中,根据所述补液压力表所检测到的所述冷却液的压力达到预定压力,关闭所述补液泵且关闭补液阀。

24、进一步地,所述控温系统还包括:

25、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连接所述储液罐,以检测所述储液罐内的所述冷却液的当前液位;

26、所述控制器还连接所述液位传感器,以根据所述当前液位低于预定液位,启动所述补液泵且开启所述补液阀。

27、进一步地,所述补液管与所述第一管路的连接处位于所述回液温度传感器的上游,所述控温系统还包括:

28、补液箱,所述补液箱能够容纳所述冷却液,所述补液箱连接所述补液泵的进液口。

29、进一步地,所述控温系统还包括:

30、循环管,所述循环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管路,且位于所述出液温度传感器的下游,所述循环管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补液箱;

31、循环阀,所述循环阀设置在所述循环管上,且邻近所述第七管路,以封闭/打开所述循环管路。

32、进一步地,所述冷却装置包括:

33、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包括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的温度能够传递至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管路和所述第四管路连接;

34、压缩机,所述压缩机的进气口连接所述换热器的第二通道的第一端,所述压缩机内能够容纳所述制冷剂,且能够对所述制冷剂进行压缩,使得所述制冷剂变成高温高压的气态的所述制冷剂;

35、冷凝器,所述冷凝器连接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以接收来自所述压缩机的所述制冷剂,并对所述制冷剂进行散热,以使得气态的所述制冷剂变成液态的所述制冷剂;

36、风扇,所述风扇面对所述冷凝器,以对所述冷凝器进行风冷;

37、膨胀阀,所述膨胀阀连接所述冷凝器,以接收来自所述冷凝器的制冷剂,并使得液态的所述制冷剂变成雾状的所述制冷剂,所述膨胀阀的开度可调节,所述膨胀阀连接所述换热器的第二通道的第二端,以将雾状的所述制冷剂排入所述第二通道;

38、所述控制器还连接所述膨胀阀,通过调节所述膨胀阀的开度来调整所述冷却装置的制冷幅度。

39、进一步地,所述冷凝器为微通道散热器,

40、所述微通道散热器竖向设置,且其与纵向与竖向所形成的纵竖平面相斜,所述微通道散热器包括上下间隔开设置的上集管和下集管,以及连接所述上集管和所述下集管的扁管,所述压缩机和所述膨胀阀分别连接所述上集管和下集管,或均连接所述下集管;

41、所述风扇包括多个,多个所述风扇竖向间隔开设置,且所述风扇的出风方向垂直于所述纵竖平面;

42、所述冷却装置还包括滤网,所述滤网设置在所述风扇的远离所述微通道散热器的一侧。

43、由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44、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储能电池的控温系统,水泵通过第一管路从储能电池的冷却通道的出液口抽取对储能电池控温后的冷却液,并将此冷却液输入第二管路,冷却装置通过第三管路接收来自第二管路的冷却液,并对冷却液进行冷却,并将冷却后的冷却液通过第四管路输入第七管路,加热装置通过第五管路接收来自第二管路的冷却液,并对冷却液进行加热,并将加热后的冷却液通过第六管路输入第七管路,过滤器接收来自第七管路的冷却液,并对冷却液进行过滤,避免杂质堵塞循环管路,并将经过过滤的冷却液输入储能电池,控制器连接冷却装置、加热装置、回液温度传感器、出液温度传感器、第一流量阀及第二流量阀,根据回液温度传感器所测试出的当前回液温度所处在的预定温度范围,调整第一流量阀和第二流量阀的开度,从而控制流入冷却装置和加热装置的冷却液的流量,控制器根据出液温度传感器测试出的当前出液温度和预定出液温度的差异,调整冷却装置的冷却幅度和加热装置的加热幅度,从而使当前出液温度稳定在预定出液温度,较佳温度的冷却液能够使得储能电池处于较佳的温度,从而能够高效地对储能电池进行控温,稳定性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