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络止痛酊

文档序号:35799337发布日期:2023-10-22 00:03阅读:2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组合物,具体为一种通络止痛酊。


背景技术:

1、目前,对于消肿止痛通络的药物/方法,具有内服和外用两种,内服药物不仅物价高,疗效长,而且还对人体有一定的负作用;外服药物大多为膏类药剂,膏类药剂又分为软膏类药剂、油膏类药剂、霜剂等,软膏类药剂中含有甘油、凡士林等物质,油膏类药剂中含有芝麻油、黄蜡等物质,霜剂中含有白油、石蜡、香精等,上述的这些药剂中普遍的含有较多的基质,反而含有较少的药剂,在敷贴时,进入肌体的更多的是基质,而不是药剂,这样就会有疗效单一,而且蜡质和油质在使用中常会散发刺激性气味、污损衣物、被褥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通络止痛酊,可以用于治疗颈腰椎病、肩周炎、骨性关节病、风湿性关节病、滑膜炎、肌肉急、慢性损伤,跌打损伤及骨折等骨科疼痛疾病,而且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会散发刺激性气味,也不易污染衣物、被褥等。解决了现有的消肿止痛通络药物疗效单一,在使用中常会散发刺激性气味、污损衣物和被褥等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通络止痛酊,包括如下质量份数原材料组成:三七15~30份,血竭15~30份,蜈蚣10~20份,全蝎10~20份,猪牙皂25~35份,丁香25~35份,花椒25~35份,乳香20~30份,没药20~30份,土鳖虫25~35份,冰片25~35份,75%酒精400~600份。

4、进一步地,原材料的质量份数组成为:三七20份,血竭20份,蜈蚣15份,全蝎15份,猪牙皂30份,丁香30份,花椒30份,乳香25份,没药25份,土鳖虫30份,冰片30份,75%酒精500份。

5、上述的一种通络止痛酊的制备方法,将原材料三七、血竭、蜈蚣、全蝎、猪牙皂、丁香、花椒、乳香、没药、土鳖虫和冰片按对应质量份数粉碎成粗末,加75%酒精浸泡7天,即得到所需通络止痛酊。

6、成分功效:

7、三七:化瘀止血,活血定痛;用于跌打损伤,瘀滞疼痛,能活血化瘀而消肿止痛,为伤科要药。

8、血竭:活血疗伤,止血生肌;用于跌打损伤及其他瘀滞心腹疼痛;入血分而散瘀止痛,为伤科要药。

9、蜈蚣:清热息风,通络,平喘,利尿;用于痹症,风湿热痹及风寒湿痹。

10、全蝎:熄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治顽痹,对风寒湿痹久治不愈,筋脉拘挛,关节变形之顽痹,作用颇佳。

11、猪牙皂:祛顽痰,通窍开闭,祛风杀虫;辛散走窜之力极强,外用有散结消肿之效,

12、丁香:温中降逆,温肾助阳;所含挥发油丁香油酚有局部麻醉止痛作用。

13、花椒:温中止痛,杀虫,止痒;挥发油有麻醉止痛作用。

14、乳香: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用于伤科跌打损伤,疮疡痈肿及瘀血阻滞诸痛者。

15、没药:活血止痛,消肿生肌。

16、冰片:开窍醒神,清热止痛;中药外用药常用透皮剂。

17、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

18、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通络止痛酊,使用时利用药酊浸湿脱脂棉薄片(或纱布块)敷患处,可冷敷,亦可加热后热敷,或配合红外线照射或者透药治疗。可以用于治疗颈腰椎病、肩周炎、骨性关节病、风湿性关节病、滑膜炎、肌肉急、慢性损伤,跌打损伤及骨折等骨科疼痛疾病,而且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会散发刺激性气味,也不易污染衣物、被褥等。



技术特征:

1.一种通络止痛酊,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质量份数原材料组成:三七15~30份,血竭15~30份,蜈蚣10~20份,全蝎10~20份,猪牙皂25~35份,丁香25~35份,花椒25~35份,乳香20~30份,没药20~30份,土鳖虫25~35份,冰片25~35份,75%酒精400~60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络止痛酊,其特征在于,原材料的质量份数组成为:三七20份,血竭20份,蜈蚣15份,全蝎15份,猪牙皂30份,丁香30份,花椒30份,乳香25份,没药25份,土鳖虫30份,冰片30份,75%酒精50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通络止痛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原材料三七、血竭、蜈蚣、全蝎、猪牙皂、丁香、花椒、乳香、没药、土鳖虫和冰片按对应质量份数粉碎成粗末,加75%酒精浸泡7天,即得到所需通络止痛酊。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中药组合物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通络止痛酊,按质量份数算,包括三七15~30份,血竭15~30份,蜈蚣10~20份,全蝎10~20份,猪牙皂25~35份,丁香25~35份,花椒25~35份,乳香20~30份,没药20~30份,土鳖虫25~35份,冰片25~35份,75%酒精400~600份。制备方法为:将各原材料按对应质量份数粉碎成粗末,加75%酒精浸泡7天,即得到所需通络止痛酊;本发明可以用于治疗颈腰椎病、肩周炎、骨性关节病、风湿性关节病、滑膜炎、肌肉急、慢性损伤,跌打损伤及骨折等骨科疼痛疾病,而且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会散发刺激性气味,也不易污染衣物、被褥等。

技术研发人员:韩崇涛,徐迎锋,郭利娟,葛飞,朱紫燕,赵永杰,范中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