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乳酸微球在制备组织再生产品中的应用

文档序号:36334247发布日期:2023-12-13 00:15阅读:28来源:国知局
聚乳酸微球在制备组织再生产品中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生物材料,尤其是涉及一种聚乳酸微球在制备组织再生产品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1、由创伤、感染、肿瘤等所致的骨缺损仍然是临床难题。自体骨移植及同种异体骨移植存在各种问题,无法满足临床需求。随着组织工程学的发展,骨组织工程为骨缺损的修复治疗带来了新希望。

2、支架材料是骨组织工程研究的重要方面,理想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不仅可以为成骨细胞及血管形成相关细胞的生长提供物理支撑,还能够促进细胞增殖及原位诱导骨再生。聚乳酸具有良好的可降解性、生物相容性,已被广泛用于生物医用领域。聚乳酸是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可降解合成高分子材料,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其进入临床应用。聚乳酸支架材料被广泛研究用作骨组织工程支架,但是其存在的一个重大缺点:常规聚乳酸支架材料的降解产物显酸性,植入物周围组织会出现非细菌性炎症,不利于组织新生,导致组织缺损修复失败。

3、目前常用的改性方法是引入碱性聚合物(例如壳聚糖),中和降解形成的乳酸;但研究发现这些方法仍然无法完全克服聚乳酸支架引起的组织炎症。

4、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聚乳酸微球在制备组织再生产品中的应用,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2、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本发明提供了聚乳酸微球在制备组织再生产品中的应用;

4、其中,所述聚乳酸微球为分散状态。

5、进一步的,所述聚乳酸微球为百微米级,优选所述聚乳酸微球的粒径为40~800微米,优选为150微米。

6、进一步的,所述聚乳酸微球为独立使用。

7、进一步的,所述组织包括骨、软骨、皮肤、肌肉、韧带或肌腱。

8、进一步的,所述聚乳酸微球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9、将聚乳酸溶液滴加到乳化剂溶液中并搅拌,固液分离后取沉淀得到所述聚乳酸微球。

10、进一步的,所述聚乳酸有机溶液的溶剂包括二氯甲烷、丙酮、氯仿、乙酸乙酯、苯或甲苯;

11、优选地,所述聚乳酸溶液的浓度为5%~10%w/v,优选为8%w/v。

12、进一步的,所述乳化剂的浓度为0.1%~1%w/v,优选为0.5%w/v;

13、优选地,所述乳化剂包括聚乙烯醇溶液、明胶溶液、羧甲基纤维素钠或聚乙二醇溶液,优选聚乙烯醇溶液。

14、进一步的,所述聚乳酸溶液和聚乙烯醇溶液的体积比为1:5~15,优选为1:10;

15、优选地,所述搅拌的条件为200~1000rpm、5~15小时,优选为500rpm、10小时。

16、进一步的,所述固液分离的方式包括离心、过滤;

17、优选地,所述离心的条件为5000~8000rpm、1~10分钟,优选为6000rpm、5分钟。

18、进一步的,取沉淀后还包括洗涤的步骤;

19、优选地,所述洗涤包括使用去离子水浸泡后离心取沉淀得到所述聚乳酸微球;

20、优选地,所述浸泡的时间为5~20分钟,优选10分钟;

21、优选地,所述离心的条件为5000~8000rpm、1~20分钟,优选为6000rpm、10分钟。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3、本发明的发明人通过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得到百微米级的聚乳酸微球,经过实验发现,聚乳酸微球与细胞共培养4天后能够从分散状态形成一个宏观整体,为聚乳酸微球的直接植入奠定了理论基础。此外,实验还发现以聚乳酸微球作为支架材料与传统的聚乳酸多孔支架材料相比,其能够显著减弱植入位置组织再生微环境的酸性,从而有效抑制非细菌性炎症,同时招募更多成骨或成血管相关细胞,促进组织再生。



技术特征:

1.聚乳酸微球在制备组织再生产品中的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乳酸微球为百微米级,优选所述聚乳酸微球的粒径为40~800微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乳酸微球为独立使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组织包括骨、软骨、皮肤、肌肉、韧带或肌腱。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乳酸微球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乳酸有机溶液的溶剂包括二氯甲烷、丙酮、氯仿、乙酸乙酯、苯或甲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剂溶液的浓度为0.1%~1%w/v,优选为0.5%w/v;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乳酸溶液和聚乙烯醇溶液的体积比为1:5~15,优选为1:10;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液分离的方式包括离心、过滤;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取沉淀后还包括洗涤的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聚乳酸微球在制备组织再生产品中的应用,涉及生物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发明人通过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得到百微米级的聚乳酸微球,经过实验发现,聚乳酸微球与细胞共培养4天后形成一个宏观整体,为聚乳酸微球的直接植入奠定了理论基础。此外,实验还发现以聚乳酸微球作为支架材料与传统的聚乳酸多孔支架材料相比,其能够显著减弱植入位置组织再生微环境的酸性,从而有效抑制非细菌性炎症,同时招募更多成骨或成血管相关细胞,促进组织再生。

技术研发人员:范长江,王鑫萍,王培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