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固定多根引流管的腹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01107发布日期:2023-11-16 14:02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固定多根引流管的腹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引流用腹带,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固定多根引流管的腹带。


背景技术:

1、目前临床中对腹部或者胸部进行手术后,经常会使用到腹带或胸带,其用于减轻手术切口张力、降低患者切口疼痛,促进创口愈合,同时固定腹部引流管,防止患者因体位变化或早期下床活动而发生腹部引流路脱出。此种手术中患者通常需要根据术中情况,在腹部的不同位置留置两根及以上的腹腔引流管,以达到腹腔引流、促进创口愈合、观察腹腔恢复情况等目的。同时,为了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术后患者应在早期带管下床活动,给患者在活动过程中腹部容易产生疼痛,且增大了脱管的风险。由于患者在腹部或者胸部的创口位置不定,现有技术中的腹带上对引流管位置的配合并不能做到良好的个性化适应,且患者由于病情需要,腹部可能设置有两个及以上的引流管,且引流管的设置位置也各不相同,而现有的腹带虽然能够根据病人创口的位置不同调整对引流管的固定位置,但其主要手段为在腹带的方形开口内设置横向移动的引流管固定板,且引流管固定板上引流管穿入孔的位置固定,只能对单一横向分布的引流管进行固定,若病人的引流管的分布位置在纵向上间距过大,比如需要同时安设盆腔引流管道与皮下引流管道时,现有的腹带则难以满足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用于固定多根引流管的腹带,本发明通过设置引流板与分区条,以及引流板上可转动的引流孔,进一步细化引流孔在横向或纵向上的分布范围,与患者腹部的创口达到高度匹配,避免引流管发生弯折。

2、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固定多根引流管的腹带,包括如下内容:

3、腹带本体,所述腹带本体的一端设有绑带,所述腹带本体的另一端设有o型圈,所述腹带本体通过所述绑带与所述o型圈固定后包裹在患者腹部,所述腹带本体的一端还设有分区条,所述腹带本体的另一端还设有第一母魔术贴,所述分区条的一侧与所述腹带本体固定,所述分区条的另一侧设有第一子魔术贴4,所述第一子魔术贴用于与所述第一母魔术粘连;

4、引流板,所述引流板与所述分区条可拆卸设置,所述引流板上设有可转动的引流孔,所述引流孔用于通过引流管。

5、作为优选地,所述分区条至少设有两个,任一所述分区条上均等间距地开设有若干锁孔,所述引流板的上下两端前侧均设有十字锁扣,所述十字锁扣用于与所述锁孔相配合,所述引流板的中央开设有用于引流管穿过的引流孔。

6、作为优选地,所述引流板还包括底板、活动板,所述底板中央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顶部罩设有环形上盖,所述环形上盖内径大于所述通孔内径,所述环形上盖顶部开口,所述环形上盖内卡接有所述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一侧开设有所述引流孔,所述引流孔与所述通孔相通,所述活动板的中央设有旋钮。

7、作为优选地,所述底板顶部还设有卡接块,所述卡接块靠近所述通孔设置,所述活动板底部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卡接块适配,所述凹槽环绕所述活动板边缘均匀分布。

8、作为优选地,所述环形顶盖内还设有垫板,所述垫板的顶部通过回弹组件与所述环形顶盖连接,所述垫板的底部与所述活动板顶部抵接。

9、作为优选地,所述回弹组件包括第一套环、第二套环、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外套设有第一套环,所述第一套环外套设有第二套环,所述第二套环底部与所述垫板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套环顶部与所述环形上盖顶部内壁固定连接。

10、作为优选地,所述绑带包括绑带本体、第二子魔术贴、第二母魔术贴,所述绑带本体的一端通过紧固片与所述腹带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绑带本体的另一端设有所述第二子魔术贴、第二母魔术贴,所述第二子魔术贴安设于所述紧固片与所述第二母魔术贴之间,所述第二子魔术贴、第二母魔术贴设与所述绑带本体的同一侧。

11、作为优选地,所述腹带本体还包括底带、延伸带,所述底带呈矩形,所述底带两侧均安设有两个所述延伸带,两个所述延伸带分别安设于所述底带的上下两端,所述绑带与所述延伸带固定连接。

12、作为优选地,所述腹带本体还包括气囊,所述腹带本体缠绕在所述患者腹部上时,所述气囊与所述患者身体抵接,所述气囊表面均匀设有若干防滑凸起。

13、作为优选地,所述底带由内向外依次为绒毛层、透气层和耐磨层。

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5、本发明通过设置引流板与分区条,以及引流板上可转动的引流孔,引流板能在两个分区条之间隔出的间隙内进行左右方向的调整,以满足根据引流管的位置进行横向移动,此处分区条至少设置有两个,任意两个分区条之间即可隔出用于引流板安设的间隙,而三个及以上的分区条可产生至少两个间隙,多个间隙中安设的引流板之间即存在纵向的间距,能够满足根据引流管位置的纵向分布放置引流板,且在单采用两个分区条制造一个间隙的基础上,通过引流孔的转动,进一步细化引流孔在横向或纵向上的分布范围,与患者腹部的创口达到高度匹配,避免引流管发生弯折。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固定多根引流管的腹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内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固定多根引流管的腹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区条(3)至少设有两个,任一所述分区条(3)上均等间距地开设有若干锁孔(2),所述引流板(8)的上下两端前侧均设有十字锁扣(802),所述十字锁扣(802)用于与所述锁孔(2)相配合,所述引流板(8)的中央开设有用于引流管穿过的引流孔(80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固定多根引流管的腹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板(8)还包括底板(801)、活动板(803),所述底板(801)中央开设有通孔(812),所述通孔(812)顶部罩设有环形上盖(806),所述环形上盖(806)内径大于所述通孔(812)内径,所述环形上盖(806)顶部开口,所述环形上盖(806)内卡接有所述活动板(803),所述活动板(803)的一侧开设有所述引流孔(804),所述引流孔(804)与所述通孔(812)相通,所述活动板(803)的中央设有旋钮(80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固定多根引流管的腹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801)顶部还设有卡接块(808),所述卡接块(808)靠近所述通孔(812)设置,所述活动板(803)底部设有凹槽(807),所述凹槽(807)与所述卡接块(808)适配,所述凹槽(807)环绕所述活动板(803)边缘均匀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固定多根引流管的腹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顶盖内还设有垫板(813),所述垫板(813)的顶部通过回弹组件与所述环形顶盖连接,所述垫板(813)的底部与所述活动板(803)顶部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固定多根引流管的腹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弹组件包括第一套环(809)、第二套环(810)、复位弹簧(811),所述复位弹簧(811)外套设有第一套环(809),所述第一套环(809)外套设有第二套环(810),所述第二套环(810)底部与所述垫板(813)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套环(809)顶部与所述环形上盖(806)顶部内壁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固定多根引流管的腹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带(5)包括绑带本体(502)、第二子魔术贴(503)、第二母魔术贴(504),所述绑带本体(502)的一端通过紧固片(501)与所述腹带本体(1)固定连接,所述绑带本体(502)的另一端设有所述第二子魔术贴(503)、第二母魔术贴(504),所述第二子魔术贴(503)安设于所述紧固片(501)与所述第二母魔术贴(504)之间,所述第二子魔术贴(503)、第二母魔术贴(504)设与所述绑带本体(502)的同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固定多根引流管的腹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腹带本体(1)还包括底带(101)、延伸带(104),所述底带(101)呈矩形,所述底带(101)两侧均安设有两个所述延伸带(104),两个所述延伸带(104)分别安设于所述底带(101)的上下两端,所述绑带(5)与所述延伸带(104)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固定多根引流管的腹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腹带本体(1)还包括气囊(102),所述腹带本体(1)缠绕在所述患者腹部上时,所述气囊(102)与所述患者身体抵接,所述气囊(102)表面均匀设有若干防滑凸起(103)。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固定多根引流管的腹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带(101)由内向外依次为绒毛层(1011)、透气层(1012)和耐磨层(1013)。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固定多根引流管的腹带,涉及引流用腹带技术领域,包括如下内容:所述腹带本体的一端设有绑带,所述腹带本体的另一端设有O型圈,所述腹带本体通过所述绑带与所述O型圈固定后包裹在患者腹部,所述腹带本体的一端还设有分区条,所述腹带本体的另一端还设有第一母魔术贴,所述分区条的一侧与所述腹带本体固定,所述分区条的另一侧设有第一子魔术贴,所述第一子魔术贴用于与所述第一母魔术贴粘连;引流板与所述分区条可拆卸设置,所述引流板用于通过引流管,本发明通过设置引流板与分区条,以及引流板上可转动的引流孔,进一步细化引流孔在横向或纵向上的分布范围,与患者腹部的创口达到高度匹配,避免引流管发生弯折。

技术研发人员:李菁菁,陈莉,白月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市海淀医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