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重复使用的施加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30280发布日期:2024-03-05 15:40阅读:22来源:国知局
可重复使用的施加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大体涉及生物医学工程产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重复使用的施加装置。


背景技术:

1、在临床诊断或个人健康监测中,例如针对糖尿病患者,需要实时连续监测组织液的葡萄糖浓度以采取相应医疗措施。实时连续监测组织液的葡萄糖浓度需要将传感器植入人体组织液中并将葡萄糖浓度处理为可视信号传输至设备显示以供患者或医护人员查看。

2、目前,通常需要利用施加装置将传感器全部或部分地植入皮肤以下并将连接传感器的体上装置敷贴在皮肤上,然后通过体上装置监测葡萄糖浓度。具体而言,施加装置包括能够刺入皮肤以下的尖锐物,尖锐物将传感器植入皮肤以下,随后尖锐物与传感器分离并撤出皮肤。

3、然而,上述施加装置通常是一次性的,在施加装置完成植入传感器后,施加装置中通常无法重复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是有鉴于上述的状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位操作简便的可重复使用的施加装置。

2、为此,本公开提供一种可重复使用的施加装置,所述施加装置包括壳体、辅助机构、以及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施加装置包括使用时接近宿主的近端和远离宿主的远端,所述壳体包括第一保持部,所述辅助机构包括与所述壳体耦合的运动主体和与所述运动主体耦合的穿刺构件,所述运动主体包括与所述第一保持部可释放配合的第一锁止部、以及第二保持部,所述穿刺构件包括与所述第二保持部可释放配合的第二锁止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配置为朝向所述近端驱动所述运动主体,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配置为朝向所述远端驱动所述穿刺构件,所述第一保持部释放所述第一锁止部并且所述第二保持部释放所述第二锁止部后,通过对所述运动主体施加朝向所述远端的力以使所述第一锁止部复位至被所述第一保持部保持,并且通过对所述穿刺构件施加朝向所述近端的力以使所述第二锁止部复位至被所述第二保持部保持。

3、在本公开中,第一保持部释放第一锁止部并且第二保持部释放第二锁止部后,通过对运动主体施加朝向远端的力以使第一锁止部复位至被第一保持部保持,并且通过对穿刺构件施加朝向近端的力以使第二锁止部复位至被第二保持部保持。在这种情况下,施加装置施加过程所需的释放第一锁止部和第二锁止部在复位过程中被还原,即通过对运动主体施加朝向远端的力能够使第一锁止部复位至被第一保持部保持,通过对穿刺构件施加朝向近端的力能够使第二锁止部复位至被第二保持部保持。由此,能够使施加装置具有可重复使用的功能。

4、另外,在本公开所涉及的施加装置中,可选地,当所述第一保持部保持所述第一锁止部时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储存有第一能量,当所述第二保持部保持所述第二锁止部时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储存有第二能量。在这种情况下,当第一保持部保持第一锁止部和第二保持部保持第二锁止部,施加装置完成复位并能够执行新的施加过程,通过使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存储有第一能量和第二能量,能够为新的施加过程和回退过程提供动力。由此,能够使完成复位的施加装置便于进行新的施加过程和回退过程。

5、另外,在本公开所涉及的施加装置中,可选地,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配置为当所述第一保持部释放所述第一锁止部时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释放所述第一能量而朝向所述近端驱动所述运动主体,并且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配置为当所述第二保持部释放所述第二锁止部时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释放所述第二能量而朝向所述远端驱动所述穿刺构件。在这种情况下,施加装置的两个施加过程,即将体上装置施加至宿主的施加过程和将尖锐物撤出宿主的皮肤的回退过程,分别由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施加作用。由此,能够使施加装置操作简便地施加体上装置。

6、另外,在本公开所涉及的施加装置中,可选地,所述运动主体包括靠近所述远端的第一底部、靠近所述近端的第二底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底部与所述第二底部的侧壁,所述第二保持部形成于所述侧壁,所述穿刺构件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位于所述第一底部与所述第二底部之间。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底部、第二底部和侧壁能够形成穿刺构件和第二驱动机构的移动空间,同时,运动主体的侧壁上的第二保持部能够与运动主体内的穿刺构件配合。由此,能够形成结构紧凑且可保持穿刺构件的运动主体。

7、另外,在本公开所涉及的施加装置中,可选地,所述第二底部具有贯通孔,所述穿刺构件包括具有夹持部的支承座以及由所述夹持部可释放夹持并延伸穿过所述第二底部的贯通孔的尖锐物,体上装置在所述支承座的相对侧而装配于所述第二底部。在这种情况下,尖锐物能够通过第二底部的贯通孔与装配于相对侧的体上装置配合,同时能够穿过第二底部的贯通孔刺入宿主的皮肤以下并将携带的部分体上装置植入宿主的皮肤以下,在拆卸尖锐物时,第二底部的贯通孔还能够提供与施加装置分离后尖锐物的移动空间,可释放地夹持尖锐物的夹持部能够使施加装置在完成施加后释放尖锐物。由此,能够可释放地夹持尖锐物。另外,体上装置装配于第二底部能够被限定施加位置。由此,能够准确地将体上装置施加至宿主。

8、另外,在本公开所涉及的施加装置中,可选地,所述施加装置还包括复位机构并且所述支承座具有贯通孔,所述复位机构具有可穿过所述第一底部的贯通孔和所述支承座的贯通孔而作用于所述尖锐物或所述夹持部的长形构件。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对长形构件施加作用,能够使长形构件作用于尖锐物或夹持部以朝向近端拆卸尖锐物,第一底部的贯通孔和支承座的贯通孔能够为拆卸尖锐物的长形构件提供移动空间。由此,能够操作简便地拆卸尖锐物和复位施加装置。

9、另外,在本公开所涉及的施加装置中,可选地,所述第一底部的贯通孔的尺寸大于所述支承座的贯通孔的尺寸。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底部的贯通孔大于支承座的贯通孔,能够使支承座在从近端到远端方向的投影上透过第一底部的贯通孔具有一定的接触面,从而能够穿过支承座的贯通孔对穿刺构件施加作用以拆卸尖锐物并且能够对接触面施加作用以对第二锁止部进行复位。另外,复位机构的长形构件能够穿过支承座的贯通孔对穿刺构件施加作用以拆卸尖锐物,复位机构的助推部能够对接触面施加作用以对第二锁止部进行复位。由此,能够通过第一底部的贯通孔和支承座的贯通孔的尺寸大小设计使施加装置被拆卸尖锐物和复位。

10、另外,在本公开所涉及的施加装置中,可选地,所述第一底部具有贯通孔,所述施加装置还包括复位机构,所述复位机构具有可穿过所述第一底部的贯通孔而作用于所述穿刺构件的助推部。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对复位机构的助推部施加作用,使助推部对穿刺构件施加作用,从而能够使穿刺构件从远端移动至近端,进而完成第二锁止部的复位。由此,能够操作简便地对施加装置的第二锁止部进行复位。

11、另外,在本公开所涉及的施加装置中,可选地,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位于所述穿刺构件与所述第二底部之间。在这种情况下,在完成施加体上装置后,第二锁止部被释放,也即穿刺构件被释放,此时位于穿刺构件与第二底部之间的第二驱动机构能够朝向远端对穿刺构件施加作用。由此,能够有利于第二驱动机构对穿刺构件施加作用以使尖锐物撤出宿主。

12、另外,在本公开所涉及的施加装置中,可选地,所述第一锁止部的复位先于所述第二锁止部的复位。在这种情况下,在先对第一锁止部进行复位的同时能够将尖锐物拆卸,再进行第二锁止部的复位,从而能够使施加装置在复位的过程中完成对尖锐物的拆卸。由此,能够使施加装置的复位操作简便。

13、根据本公开,能够提供一种复位操作简便的可重复使用的施加装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