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GF17在制备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治疗药物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14361发布日期:2024-01-26 16:18阅读:29来源:国知局
FGF17在制备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治疗药物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医药,具体涉及一种fgf17在制备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治疗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1、缺血性脑卒中是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灌注受阻而引起的脑部损伤,具有高致残率、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特点。梗死或再灌注发生后病灶区神经元大量死亡、神经血管单元功能损伤,直接导致了长期的运动、言语、吞咽、记忆力衰退等功能障碍,严重降低生命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医疗负担。目前临床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策略主要分为两步:第一步通过药物溶栓或机械取栓,恢复脑部的血流供给;第二步应用各种神经保护剂药物干预或结合无创神经调控刺激等方法通过保护神经细胞、抑制凋亡、重建神经环路促进神经血管单元功能的恢复。神经血管单元及微环境的复杂性导致传统的干预治疗效果不佳。而血脑屏障的存在严重降低生物大分子蛋白递送入脑的效率,限制了生物大分子蛋白药物在促进神经元功能恢复中的应用。因此,第二步的干预策略开发成为决定患者功能障碍康复结局的关键因素,也是目前国内外脑卒中的治疗和康复医学发展面临的挑战。

2、神经生长因子、脑源性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等新兴生物蛋白具有营养神经、促进干细胞分化的作用,对卒中后的神经损伤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如申请公布号cn107050429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人成纤维生长因子21在制备用于治疗脑卒中药物中的应用,公开了人成纤维生长因子21抑制脑中神经炎症,促进脑中血管和白质重塑,提高了中风后神经功能的恢复,可以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脑部损伤。然而,该发明公开的技术方案中的药物给药形态包括针剂;和/或药物的给药途径包括皮下注射、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只有分子量小于400da的药物才能透过血脑屏障有效转运至大脑中枢,几乎阻断了有效剂量的人成纤维生长因子21的药物入脑,从而影响了其治疗脑卒中的康复效果。

3、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7(fgf17)作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家族的一员,在骨关节炎的治疗(具体参见申请公布号为cn107849151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重金属铀致卵巢细胞凋亡损伤诊断(具体参见申请公布号为cn112646875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前列腺癌潜在生物标志物(具体参见申请公布号为cn114252611a的中国发明专利)等方面得到了应用,然而并未发现fgf17在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治疗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fgf17在制备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治疗药物中的应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导致含有有效剂量的人成纤维生长因子21药物对脑卒中的治疗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2、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3、首先,本发明提供了fgf17在制备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治疗药物中的应用。

4、其次,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提供了一种含fgf17的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治疗药物,所述药物为包载有fgf17的脂质体。

5、作为优选的,所述药物中脂质体与fgf17的质量比为1~10:1;

6、所述脂质体包括(2,3-二油酰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胆固醇、卵磷脂和经修饰的脑缺血归巢肽(dspe-peg2000-shp),所述(2,3-二油酰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胆固醇、卵磷脂和经修饰的脑缺血归巢肽(dspe-peg2000-shp)的质量比为3.8-4.2:1:1.8-2.4:0.03-0.06。

7、作为优选的,所述经修饰的脑缺血归巢肽(dspe-peg2000-shp)由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酰胺-聚乙二醇2000-马来酰亚胺(dspe-peg2000)与脑缺血归巢肽(shp)通过迈克尔加成反应获得,所述脑缺血归巢肽(shp)的氨基酸序列为clevsrknc。

8、再次,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提供了一种含fgf17的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治疗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9、步骤s1、脑缺血归巢肽修饰,将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酰胺-聚乙二醇2000-马来酰亚胺(dspe-peg2000)与脑缺血归巢肽(shp),分别加入在n,n'-二甲基甲酰胺和磷酸盐缓冲液,均匀混合,在氮气保护条件下发生迈克尔加成反应,持续24-36h,透析纯化,得到修饰的脑缺血归巢肽(dspe-peg2000-shp);

10、步骤s2、脂质体制备,将(2,3-二油酰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胆固醇、卵磷脂和dspe-peg2000-shp倒入放有氯仿的反应容器中,用旋转蒸发仪旋蒸,得到均匀薄膜,即为脂质体;

11、步骤s3、脂质体包裹fgf17,按脂质体与fgf17的质量比为1~10:1的比例,取步骤s2得到的均匀薄膜在反应容器中抽真空1~2h后,控制反应容器温度在15~25℃下加入fgf17和含吐温-80的磷酸盐缓冲液,旋转水合,至薄膜脱离,形成乳白色悬浊液,超声30~60min,微孔过滤,得到经dspe-peg2000-shp修饰的阳离子脂质体包裹的fgf17(shp-lip-fgf17)。

12、作为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的磷酸盐缓冲液为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缓冲液或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钾缓冲液中的任一种或多种。

13、作为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的磷酸盐缓冲液ph值为7.2~7.6。

14、作为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含吐温-80的磷酸盐缓冲液ph值为7.1~7.4。

15、作为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的(2,3-二油酰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胆固醇、卵磷脂和经修饰的脑缺血归巢肽(dspe-peg2000-shp)的质量比为3.8-4.2:1:1.8-2.4:0.03-0.06;所述步骤s3中脂质体与fgf17的质量比为1~10:1。

16、最后,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提供了一种含fgf17的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治疗药物的应用,将含fgf17的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治疗药物以鼻腔递送给药方式进行给药。

17、作为优选的,所述药物的给药溶液浓度为0.1~0.3μg/μl,给药剂量为10~50μg/kg。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9、本发明先以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酰胺-聚乙二醇2000-马来酰亚胺与脑缺血归巢肽(shp)为原料,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迈克尔加成反应,得到经修饰的脑缺血归巢肽(dspe-peg2000-shp),再以dspe-peg2000-shp、(2,3-二油酰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胆固醇、卵磷脂、fgf17为材料通过薄膜分散法制备得到经dspe-peg2000-shp修饰的阳离子脂质体包裹的fgf17(shp-lip-fgf17),得到的脂质体包封率高;采用鼻腔滴注递送shp-lip-fgf17绕开血脑屏障直接沿嗅神经递送入到脑缺血病灶区,实现精准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改善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



技术特征:

1.fgf17在制备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治疗药物中的应用。

2.一种含fgf17的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治疗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为包载有fgf17的脂质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fgf17的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治疗药物,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含fgf17的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治疗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经修饰的脑缺血归巢肽(dspe-peg2000-shp)由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酰胺-聚乙二醇2000-马来酰亚胺(dspe-peg2000)与脑缺血归巢肽(shp)通过迈克尔加成反应获得。

5.一种含fgf17的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治疗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磷酸盐缓冲液为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缓冲液或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钾缓冲液中的任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磷酸盐缓冲液ph值为7.2~7.6,所述步骤s3中含吐温-80的磷酸盐缓冲液ph值为7.1~7.4。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的(2,3-二油酰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胆固醇、卵磷脂和经修饰的脑缺血归巢肽(dspe-peg2000-shp)的质量比为3.8-4.2:1:1.8-2.4:0.03-0.06;所述步骤s3中脂质体与fgf17的质量比为1~10:1。

9.一种含fgf17的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治疗药物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含fgf17的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治疗药物以鼻腔递送方式进行给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给药溶液浓度为0.1~0.3μg/μl,给药剂量为10~50μg/kg。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FGF17在制备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治疗药物中的应用;所述药物为包载有FGF17的脂质体,药物中脂质体与FGF17的质量比为1~10:1;该药物在制备时,首先利用DSPE‑PEG<subgt;2000</subgt;对SHp通过迈克尔加成反应进行修饰得到经修饰的脑缺血归巢肽,然后采用薄膜分散法联合经修饰的脑缺血归巢肽制备的脂质体薄膜包封FGF17,得到含FGF17的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治疗药物(SHp‑Lip‑FGF17);在使用时,将含FGF17的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治疗药物以鼻腔递送给药方式进行递送;该药物中的脂质体对FGF17具有良好的包封效果,使用后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

技术研发人员:罗娇,肖鹏,王玉龙,周明超,黄美玲,赵留洋,唐巧艳,何伟逸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大鹏新区南澳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