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假体及椎间假体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72143发布日期:2023-11-17 23:26阅读:21来源:国知局
椎间假体及椎间假体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椎间假体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椎间假体及椎间假体组件。


背景技术:

1、开展椎间融合术时,需要将椎间假体植入到人体内。在发明专利申请的申请公布号为cn109806033a中所示的一种人颈椎间盘假体中,颈椎间盘假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相对固定。

2、这样,在椎间假体植入到人体内后,在人体椎体活动弯曲时,椎间假体无法跟随人体椎体进行调整,影响人体椎体的活动范围,限制人体椎体的前屈、后伸、左倾、右倾、左旋和右旋的动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椎间假体及椎间假体组件,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椎间假体无法跟随人体椎体进行调整,影响人体椎体的活动范围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椎间假体,包括:顶板结构;底板结构,位于顶板结构的下方,底板结构与顶板结构之间设置有接触配合部,接触配合部包括凸曲面及与凸曲面接触配合的配合面,顶板结构能够以凸曲面的顶点为支点相对于底板结构转动;限位件,设置在顶板结构和底板结构之间,以限制顶板结构相对于底板结构在水平面内的转动范围。

3、进一步地,顶板结构包括顶板和第一浮动结构,顶板上设置有第一安装腔,第一安装腔的开口朝上,第一浮动结构沿竖向可浮动地设置在第一安装腔内,配合面设置在顶板的底面,第一浮动结构设置在顶板的顶面;底板结构包括底板和第二浮动结构,底板上设置有第二安装腔,第二安装腔的开口朝下,第二浮动结构沿竖向可浮动地设置在第二安装腔内,凸曲面设置在底板的顶面,第二浮动结构设置在底板的底面。

4、进一步地,限位件为设置在底板结构上的限位块,顶板结构朝向底板结构的一侧上设置有限位槽,限位块伸入至限位槽内,限位块具有与限位槽的孔壁接触配合的限位位置及与限位槽的孔壁具有活动间隙的避让位置。

5、进一步地,底板结构还包括第一磁性件,凸曲面的顶点设置在第一磁性件上,第一磁性件在凸曲面的顶点处设置有第一配合凹部;顶板结构还包括第二磁性件,配合面与凸曲面的接触配合处设置在第二磁性件上,第二磁性件在配合面与凸曲面的接触配合处设置有第一配合凸部;第一配合凸部嵌套在第一配合凹部内,顶板结构以第一配合凸部为支点相对于底板结构转动,第一磁性件与第二磁性件的极性相反。

6、进一步地,底板结构还包括第三磁性件,第三磁性件位于第一磁性件的一侧,凸曲面设置在第三磁性件上,第三磁性件在凸曲面上设置有第二配合凹部;顶板结构还包括第四磁性件,第四磁性件位于第二磁性件的一侧,配合面设置在第四磁性件上,第四磁性件在配合面上设置有第二配合凸部;其中,顶板结构在竖直面内相对于底板结构转动时,第二配合凸部伸入至第二配合凹部内并与第二配合凹部间隙配合,第三磁性件与第四磁性件的极性相同。

7、进一步地,第一浮动结构包括第一弹性件和第一支撑板,第一弹性件和第一支撑板设置在第一安装腔内,第一弹性件连接在顶板和第一支撑板之间,以使第一支撑板能够相对于顶板进行浮动;第二浮动结构包括第二弹性件和第二支撑板,第二弹性件和第二支撑板设置在第二安装腔内,第二弹性件连接在底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以使第二支撑板能够相对于底板进行浮动。

8、进一步地,第一浮动结构还包括第一导向杆,第一导向杆的第一端与第一支撑板连接,第一导向杆的第二端可移动地连接在顶板内,第一弹性件套设在第一导向杆外;第二浮动结构还包括第二导向杆,第二导向杆的第一端与第二支撑板连接,第二导向杆的第二端可移动地连接在底板内,第二弹性件套设在第二导向杆外。

9、进一步地,第一浮动结构还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一导向杆的第二端上设置有与其轴线垂直的第一连接孔,顶板上设置有与第一连接孔对应的第一限位孔,第一限位孔的直径大于第一连接孔的直径,第一连接杆穿过第一连接孔和第一限位孔,以将第一导向杆的第二端与顶板可移动地连接;其中,第一连接杆与第一连接孔连接,第一导向杆的第二端移动时带动第一连接杆与第一限位孔的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限位配合;第二浮动结构还包括第二连接杆,第二导向杆的第二端上设置有与其轴线垂直的第二连接孔,底板上设置有与第二连接孔对应的第二限位孔,第二限位孔的直径大于第二连接孔的直径,第二连接杆穿过第二连接孔和第二限位孔,以将第二导向杆的第二端与底板可移动地连接;其中,第二连接杆与第二连接孔连接,第二导向杆的第二端移动时带动第二连接杆与第二限位孔的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限位配合。

10、进一步地,第一支撑板上设置有第一多孔结构,第一弹性件为多个,多个第一弹性件阵列在顶板和第一支撑板之间,每个第一弹性件的均轴线垂直于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上设置有第二多孔结构,第二弹性件为多个,多个第二弹性件阵列在底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每个第二弹性件的均轴线垂直于第二支撑板。

11、进一步地,第一浮动结构为多个,多个第一浮动结构阵列设置,相邻的两个第一浮动结构通过第一联动件连接,以使一个第一浮动结构浮动时能够通过第一联动件带动另一个第一浮动结构浮动;第二浮动结构为多个,多个第二浮动结构阵列设置,相邻的两个第二浮动结构通过第二联动件连接,以使一个第二浮动结构浮动时能够通过第二联动件带动另一个第二浮动结构浮动。

12、进一步地,第一联动件连接相邻的两个第一支撑板,第一联动件包括可转动地设置在一个第一支撑板上的第一转轴、可转动地设置在另一个第一支撑板上的第二转轴和连接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第一连接轴;第二联动件连接相邻的两个第二支撑板,第二联动件包括可转动地设置在一个第二支撑板上的第三转轴、可转动地设置在另一个第二支撑板上的第四转轴和连接第三转轴和第四转轴的第二连接轴。

13、进一步地,顶板包括顶板本体和第一安装盒,顶板本体上设置有贯通顶板本体的顶面和底面的第一通孔,第一安装盒固定设置在第一通孔内,第一安装盒的空腔为第一安装腔,配合面设置在第一安装盒的底面上;底板包括底板本体和第二安装盒,底板本体上设置有贯通底板本体的顶面和底面的第二通孔,第二安装盒固定设置在第二通孔内,第二安装盒的空腔为第二安装腔,凸曲面设置在第二安装盒的顶面上。

14、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椎间假体组件,包括椎间假体和与椎间假体配合使用的植入工具,椎间假体为上述的椎间假体,顶板结构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底板结构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植入工具包括工具主体、握持部、第一安装杆和第二安装杆,握持部设置在工具主体的第一端,第一安装杆和第二安装杆设置在工具主体的第二端;第一安装杆伸入至第一安装孔内,第二安装杆伸入至第二安装孔内。

15、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椎间假体包括:顶板结构、底板结构和限位件。底板结构位于顶板结构的下方,底板结构与顶板结构之间设置有接触配合部。接触配合部包括凸曲面及与凸曲面接触配合的配合面。顶板结构能够以凸曲面的顶点为支点相对于底板结构转动。这样,顶板结构能够相对于底板结构进行在水平面内的转动和在竖直面内的摆动,以使椎间假体在人体椎体活动时能够跟随人体椎体进行前屈、后伸、左倾、右倾、左旋、右旋的调整,扩大了人体椎体的活动范围。限位件设置在顶板结构和底板结构之间,以限制顶板结构相对于底板结构在水平面内的转动范围。限位件的设置能够限制顶板结构相对于底板结构的活动范围,使得顶板结构能够相对于底板结构在预定的转动范围内活动,以提高椎间假体使用时的可靠性。因此,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椎间假体无法跟随人体椎体进行调整,影响人体椎体的活动范围的问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