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护套组件及其安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805003发布日期:2024-01-23 12:33阅读:22来源:国知局
内窥镜护套组件及其安装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内窥镜生产,尤其是涉及内窥镜护套组件及其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1、内窥镜系统广泛应用于医疗行业中,一般包含有插入部、操作部、图像处理装置/光源装置、显示装置;其中,操作部与图像处理装置/光源装置一般通过连接线连接,图像处理装置为内窥镜提供控制信号和/或图像信号的处理,光源装置为内窥镜提供光源。

2、现有的内窥镜设计方案中,连接线的一端通过操作部上的开孔接到操作部的内部,连接线的另一端安装有插头,插头可与图像处理装置/光源装置上的插座匹配连接;为保证连接操作部一端的接线不易受外力折损、破坏,并对开孔位置进行密封,一般还设计有连接管和护套,连接管一端固定在操作部上,另一端凸出于操作部外侧,连接线从连接管中心管穿过,护套内部涂胶后包裹凸出的连接管和一小段连接线。但这种结构存在粘胶不均匀的问题,密封效果不稳定,且返工/维修剥离护套时,护套边缘容易破损;如果护套破损,则需将连接线从操作部内部拆下后才能更换护套,工作量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内窥镜护套组件及其安装方法,能够提供更好的结构密封性,且维修时护套不会破损,也不需要断开连接线,拆装方便。

2、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内窥镜护套组件,用于密封连接内窥镜的操作部和连接线,连接线包括连接线线芯和连接线外皮套,包括:连接组件,连接组件沿连接线的轴心设置,连接组件穿设在操作部中,连接组件的一端与连接线外皮套连接,连接组件的另一端与操作部内的固定支架连接;外压环,外压环沿连接线的轴向设置,外压环盖设在操作部上,外压环沿轴心开设有第二内螺纹孔,外压环远离操作部的端面上开设有第一凹槽,外压环接近操作部的端面上开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内设置有密封圈,外压环通过第二内螺纹孔与连接组件远离操作部的一端螺接;护套固定座,护套固定座沿连接线的轴向设置,护套固定座沿轴心从下到上依次开设有第一台阶孔、第二台阶孔和第三台阶孔,第一台阶孔、第二台阶孔和第三台阶孔的孔径依次变小,第二台阶孔内侧设置有螺纹,护套固定座上端设置有缩口部,护套固定座下端设置有第二法兰部,缩口部和第二法兰部之间设置有环形的容胶槽和第一卡接部,护套固定座通过第二台阶孔内侧的螺纹与连接组件远离操作部的一端螺接,第二法兰部可嵌入外压环的第一凹槽内;护套本体,护套本体沿连接线的轴向设置,护套本体套设在护套固定座外,护套本体内部设置有斜面和第二卡接部,第一卡接部与第二卡接部配合将护套本体固定在护套固定座上。

3、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内窥镜护套组件,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外压环压紧操作部外壳的面上使用固体油脂和密封圈,护套固定座表面、第二凹槽及环形的容胶槽内可涂覆足够的胶,使得本内窥镜护套组件与操作部之间密封性更好。当需要对内窥镜进行维修时,护套固定座与护套本体不需要拆离,护套固定座可保护护套本体边缘,避免护套本体损坏。且维修过程中,不需断开连接线,只需融化连接管、连接线与外压环、护套固定座之间的胶,使外压环和护套固定座恢复活动状态,将外压环、护套本体和护套固定座沿着连接线向上滑动,就能解除对操作部外壳上盖板的压紧状态,从而移动操作部外壳上盖板,对操作部内部进行维修。

4、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连接管,连接管沿连接线的轴向设置,连接管包括光面段和螺纹段,光面段的外径大于螺纹段的外径,光面段中心沿轴向开设有第一内螺纹孔,螺纹段中心沿轴向开设有喇叭孔,喇叭孔从靠近第一内螺纹孔的一端朝向远离第一内螺纹孔的一端逐渐收窄,第一内螺纹孔与喇叭孔的相交处设置有圆环平台,光面段远离螺纹段的端面上设置有多个螺纹孔,多个螺纹孔沿光面段的周向均布;紧固件,紧固件沿连接线的轴向设置,紧固件设置在连接管内部,紧固件用于将连接线外皮套压紧于喇叭孔内壁。

5、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紧固件包括:固定螺母,固定螺母沿连接线的轴向设置,固定螺母沿轴心开设有通孔,固定螺母的外侧面设置有与第一内螺纹孔匹配的螺纹;楔形压环,楔形压环沿连接线的轴向设置,楔形压环沿轴心开设有通孔,楔形压环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法兰部,楔形压环的外侧面从靠近第一法兰部的一端朝向远离第一法兰部的一端逐渐收窄,楔形压环外侧面的倾斜角度与连接管喇叭孔的倾斜角度相同;楔形压环设置在连接管的喇叭孔内,第一法兰部与连接管的圆环平台可相抵,固定螺母与连接管的第一内螺纹孔螺接,并将连接线外皮套夹紧在楔形压环与喇叭孔之间。

6、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外压环和护套本体由非金属制成。

7、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外压环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为环形槽,外压环的远离操作部的端面上还设有安装操作槽。

8、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第三台阶孔与第二台阶孔的交接处、第三台阶孔与相邻端面的交接处设置有圆弧过渡部。

9、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内窥镜护套组件的安装方法,包括:

10、步骤1:将密封圈安装到外压环的第二凹槽内,形成第一组件;

11、步骤2:在护套固定座外表面涂胶,并通过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卡接,将护套固定座安装到护套本体内,形成第二组件;

12、步骤3:将第二组件、第一组件、连接管、楔形压环和固定螺母依次套设到连接线上;

13、步骤4:在连接管的螺纹段涂胶,并在外压环接近操作部的端面和密封圈上涂固体油脂后,将外压环螺接到螺纹段上,直至外压环压紧操作部外壳上盖板;

14、步骤5:通过第二台阶孔的内螺纹,将第二组件螺接到连接管上,安装到位后,第二组件压紧外压环,且第二法兰部和护套本体的下端均嵌入到第一凹槽内;

15、步骤6:将连接线外皮固定到连接管和楔形压环之间;

16、步骤7:通过螺栓连接螺纹孔,将连接管固定到操作部内部的固定支架上;

17、步骤8:将护套本体的远离操作部的一端翻折,在翻折面上涂胶后再翻折回原状态。

18、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将护套固定座安装到护套本体内包括:将护套固定座从护套本体的下端套入,护套固定座缩口部的外斜面与护套内腔的斜面贴接,第二卡接部嵌入到第一卡接部内,护套本体下端接近第二法兰部。

19、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在步骤4中,将外压环安装到螺纹段上包括:在第二凹槽内安装密封圈,并将外压环螺接到连接管的螺纹段上。

20、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在步骤6中,将连接线外皮套套在楔形压环的外侧斜面上,连接线线芯从楔形压环中心的通孔伸出,再将固定螺母旋入连接管的第一内螺纹孔内以压紧固定楔形压环,第一法兰部接近/抵接圆环平台,此时楔形压环将连接线外皮套压紧在喇叭孔上。

21、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内窥镜护套组件,用于密封连接内窥镜的操作部(1)和连接线,连接线包括连接线线芯(2)和连接线外皮套(3),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护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窥镜护套组件,其特征在于,紧固件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护套组件,其特征在于,外压环(400)和护套本体(600)由非金属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护套组件,其特征在于,外压环(400)的第一凹槽(420)和第二凹槽(430)为环形槽,外压环(400)的远离操作部(1)的端面上还设有安装操作槽(46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护套组件,其特征在于,第三台阶孔(530)与第二台阶孔(520)的交接处、第三台阶孔(530)与相邻端面的交接处设置有圆弧过渡部(560)。

7.一种内窥镜护套组件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窥镜护套组件为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窥镜护套组件,所述安装方法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窥镜护套组件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将护套固定座(500)安装到护套本体(600)内包括:将护套固定座(500)从护套本体(600)的下端套入,护套固定座(500)缩口部(570)的外斜面与护套内腔的斜面(620)贴接,第二卡接部(610)嵌入到第一卡接部(550)内,护套本体(600)下端接近第二法兰部(540)。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窥镜护套组件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将外压环(400)安装到螺纹段(120)上包括:在第二凹槽(430)内安装密封圈(440),并将外压环(400)螺接到连接管的螺纹段(120)上。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窥镜护套组件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6中,将连接线外皮套(3)套在楔形压环(300)的外侧斜面上,连接线线芯(2)从楔形压环(300)中心的通孔(310)伸出,再将固定螺母(200)旋入连接管(100)的第一内螺纹孔(111)内以压紧固定楔形压环(300),第一法兰部(320)接近/抵接圆环平台(130),此时楔形压环(300)将连接线外皮套(3)压紧在喇叭孔(121)上。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窥镜护套组件及其安装方法,属于内窥镜生产技术领域,本内窥镜护套组件包括:连接管、固定螺母、楔形压环、外压环、护套固定座和护套本体。外压环压紧操作部外壳的面上使用固体油脂和密封圈,护套固定座表面、第二凹槽及环形的容胶槽内可涂覆足够的胶,使得本内窥镜护套组件与操作部之间密封性更好。当需要对内窥镜进行维修,护套固定座与护套本体不需要拆离,护套固定座可保护护套本体,避免护套本体拆离过程中受力损坏。且维修过程中,不需断开连接线,只需融化涂抹在各个零件之间的胶,使外压环和护套固定座恢复活动状态,就能解除外压环对操作部外壳上盖板的压紧状态,从而移动操作部外壳上盖板,对操作部内部进行维修。

技术研发人员:曾宪浩,胥宗朋,谭有余,何进雄,全振满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视新医用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