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降血糖血脂、延缓衰老功能的发酵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37190315发布日期:2024-03-01 12:59阅读: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降血糖血脂、延缓衰老功能的发酵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生物,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降血糖血脂、延缓衰老功能的发酵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1、高血糖、高血压以及高血压三者被并称为“三高”,其中,空腹血糖正常值在6.1mmol/l以下,餐后两小时血糖的正常值在7.8mmol/l以下,如果血糖值高于这一正常范围,称为高血糖。正常情况下,人体能够通过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这两大调节系统确保血糖的来源与去路保持平衡,使血糖维持在一定水平。但是,在遗传因素(如糖尿病家族史)与环境因素(如不合理的膳食、肥胖等)的共同作用下,两大调节功能发生紊乱,就会出现血糖水平的升高。目前认为高血糖的发生主要与以下几种机制有关:(1)胰腺β细胞不能分泌足够的胰岛素,α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过多;(2)外周组织包括肝脏、肌肉和脂肪组织存在胰岛素抵抗;(3)肠道吸收、肠道菌群和肠道影响血糖控制激素,导致其异常;(4)肾脏过度地回吸收糖;(5)神经系统对糖代谢的调节异常。

2、短时间、一次性的高血糖对人体无严重损害,然而,长期的高血糖会使全身各个组织器官发生病变,导致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如失水、电解质紊乱、营养缺乏、抵抗力下降、肾功能受损、神经病变、眼底病变、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高血糖容易导致胰岛素分泌紊乱继而诱发糖尿病,控制高血糖势在必行,预防高血糖要注意健康的生活方式,维持合理的体重,定期进行血糖的监测,在糖尿病前期可以考虑使用二甲双胍或阿卡波糖治疗,后期使用注射胰岛素治疗。

3、进一步,高脂血症是指血脂水平过高,可直接引起一些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胰腺炎等。高脂血症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其中,原发性与先天性和遗传有关,是由于单基因缺陷或多基因缺陷,使参与脂蛋白转运和代谢的受体、酶或载脂蛋白异常所致,或由于环境因素(饮食、营养、药物)和通过未知的机制而致。而继发性多发生于代谢性紊乱疾病(糖尿病、高血压、黏液性水肿、甲状腺功能低下、肥胖、肝肾疾病、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或与其他因素年龄、性别、季节、饮酒、吸烟、饮食、体力活动、精神紧张、情绪活动等有关。高脂血症的临床表现主要是脂质在真皮内沉积所引起的黄色瘤和脂质在血管内皮沉积所引起的动脉硬化。关于高脂血症的诊断标准,目前国际和国内尚无统一的方法。既往认为血浆总胆固醇浓度>5.17mmol/l(200mg/dl)可定为高胆固醇血症,血浆三酰甘油浓度>2.3mmol/l(200mg/dl)为高三酰甘油血症。

4、目前,对高脂血症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三种:(1)药物治疗,欧美及日韩畅销的治疗高脂血症的药物主要有以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ldl胆固醇为主的有他汀类和树脂类,以降低血清三酰甘油为主的药物有贝特类和烟酸类,这些物质只能暂时缓解症状,对高脂血症的病因并无确切疗效,治标不治本,且长期服用药物会提升药物耐受性增加的潜在风险,影响到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2)功能锻炼,体育运动不但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胰岛素抵抗和葡萄糖耐量,而且还可减轻体重、降低血浆三酰甘油和胆固醇水平,升高hdl胆固醇水平,但是不正当的锻炼方法或不正常的锻炼时间反而会加重高脂血症的侵扰,必须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3)传统的饮食治疗及控制理想体重,高血脂症患者可以通过调整和控制饮食,减少脂质摄入及吸收,改善生活方式,同时纠正其他共存的代谢紊乱,均可以达到比较理想的血脂调节效果。(4)内外科或基因治疗,通过血浆净化治疗、外科治疗或基因治疗的方式有可能攻克顽固性、遗传性的血脂异常。由于需要手术,存在切口长,流血多、创伤重、花费多等相应的缺点,且存在一定的复发风险。随着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民众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消费观念逐渐在改变,随着高脂血症患者的日益增多,所以迫切需要开发出能够真正治疗高脂血症,标本兼治,且复发率、副作用较小的产品。

5、免疫力就是人体对各种疾病的抵抗能力,抵抗力来自体内的免疫系统,它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及免疫因子组成。免疫细胞、免疫因子分布全身,川流不息,形成一个相互制约的网络,主宰人体的免疫功能——抵抗细菌、病毒入侵,清除体内损伤变性及衰老的细胞,清除体内代谢废物,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免疫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非特异性免疫,是先天遗传而来的天然防御功能,如人体的皮肤、粘膜、吞噬细胞与各种杀菌物质;另一类是特异性免疫,是机体与病原菌斗争或经过预防注射而获得的对某一种病原菌所特有的防御功能。

6、各种原因使免疫系统不能正常发挥生理防御作用时,极易招致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因此免疫力低下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容易生病。经常患病加重了机体的消耗,所以一般有体质虚弱、营养不良、精神萎糜、疲乏无力、食欲降低、睡眠障碍等表现,每次生病都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而且常常反复发作。长此以往会导致身体和智力发育不良,还易诱发重大疾病。当免疫系统不能发挥免疫监视作用时,就不能及时识别和清除体内突变细胞,导致癌症的发生,可见,很多疾病发生的深层原因是免疫力低下或免疫力不健全。人们对纯天然、绿色健康产品的诉求不断提升,生活工作节奏不断加快,给人们生理和心理机能带来巨大冲击,亚健康人群、工作过度疲劳人群、免疫力下降人群不断壮大,都表明相关增强免疫力方面的药物需求量会显著增加。

7、抗氧化是指抗氧化自由基的简称,人体因为与外界的持续接触,包括呼吸(氧化反应)、外界污染、放射线照射等因素不断的在人体体内产生自由基。科学研究表明,癌症、衰老或其它疾病大都与过量自由基的产生有关联。抗氧化就是任何以低浓度存在就能有效抑制自由基的氧化反应的物质,其作用机理可以是直接作用在自由基,或是间接消耗掉容易生成自由基的物质,防止发生进一步反应。人体在不可避免地产生自由基的同时,也在自然产生着抵抗自由基的抗氧化物质,以抵消自由基对人体细胞的氧化攻击。研究证明,人体的抗氧化系统是一个可与免疫系统相比拟的、具有完善和复杂功能的系统,机体抗氧化的能力越强,就越健康,生命也越长。

8、当人体内自由基的浓度过很高时,身体自有一套完善的系统来消灭这些自由基,该系统称为抗氧化系统。然而,生活的空间及形态均会造成体内自由基浓度大大增加,如吸烟、空气污染、水污染、放射线(x线,紫外线),杀虫剂、生活压力大、运动过度等,以上这些会使自由基浓度增加的情形,称之为氧化压力。氧化压力越大,体内自由基的浓度就越高,此时,身体中的抗氧化系统将面临不够使用的危机。体内自由基泛滥,如果不加以控制,每天可能会遭受数十亿个自由基无情的攻击。如果能够消除过多的氧化自由基,对于许多自由基引起的及老化相关疾病都能够预防。应摄取足够的抗氧化剂,延缓身体退化速度,防止肌肤衰老,并时刻保持青春神采。正常食物中含有的抗氧化物质含量很低,需要大量食用才能起到明显的抗氧化的效果,可以通过摄入vc、ve、β-胡萝卜素、虾青素等药物亦可选择天然营养补充品来摄取足够的抗氧化剂,来达到显著的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的效果。

9、抗衰老是另一种相关的保护机制,其目的是通过调节人体自身的代谢、细胞功能和基因表达等方面,延缓身体的衰老过程。许多抗衰老方法都有增强免疫力、抗氧化的作用,例如适度的运动、饮食营养的平衡、良好的睡眠质量、服用相应增强免疫力、抗氧化的保健药物以及减少压力和应激等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身体自身免疫力,降低自身的氧化应激损伤,延缓衰老的进程。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具有降血糖血脂功能的发酵组合物。

2、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具有降血糖血脂功能及延缓衰老功能的发酵组合物。

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上述发酵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四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上述发酵组合物的应用。

5、本发明解决上述第一、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降血糖血脂、延缓衰老功能的发酵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6、

7、为进一步解决上述第三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具有降血糖血脂、延缓衰老功能的发酵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8、(1)桑叶发酵萃取物的制备:

9、将桑叶饮片经由组织破碎、微生物发酵、离心分离、柱层析、真空浓缩、喷雾干燥等工艺技术处理,制成桑叶发酵萃取物;

10、(2)鹿衔草发酵提取物或路路通发酵提取物或楮实子发酵提取物或豨莶草发酵提取物的制备:

11、将鹿衔草或路路通或楮实子或豨莶草通过组织破碎、接种发酵、微波超声联合提取、膜过滤、真空浓缩、真空冷冻干燥、超低温粉碎等工艺技术处理,制得鹿衔草发酵提取物或路路通发酵提取物或楮实子发酵提取物或豨莶草发酵提取物;

12、(3)丹凤牡丹花发酵微囊粉或蝉花子实体发酵微囊粉或枇杷花发酵微囊粉的制备:

13、将丹凤牡丹花或蝉花子实体或枇杷花通过组织破碎、超临界co2萃取、微生物发酵、高温灭活、包埋、真空冷冻干燥、超低温粉碎等工艺技术处理,制成丹凤牡丹花发酵微囊粉或蝉花子实体发酵微囊粉或枇杷花发酵微囊粉;

14、(4)将上述制备的桑叶发酵萃取物、鹿衔草发酵提取物、路路通发酵提取物、楮实子发酵提取物、豨莶草发酵提取物、丹凤牡丹花发酵微囊粉、蝉花子实体发酵微囊粉、枇杷花发酵微囊粉等八味中药发酵产物分别称量后,投入三维混合机中混合18~24min至完全均匀,混合频率24~28hz,过150~300目圆盘振动筛,即得本发明发酵组合物。

15、进一步,上述步骤(1)中桑叶发酵萃取物具体地通过以下步骤制得:

16、(a)组织破碎:将桑叶饮片通过组织破碎机处理,过24~30目筛网;

17、(b)微生物发酵:将桑叶组织破碎物投入发酵罐中,加水量为6~8倍药材量,加入药材投料量20%重量的葡萄糖并持续搅拌,使用碳酸氢钠调节ph至5.5~6.5,升温至100℃保温15~30min灭菌处理,冷却水降温至32~40℃,开启保温并持续搅拌,接种弯曲广布乳杆菌菌种(latilactobacillus curvatus,菌株源自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诺邓火腿中分离培养)及罗伊氏粘液乳杆菌菌种(limosilactobacillus reuteri,菌株编号cicc 6118)进行厌氧液体深层发酵,两种菌种的添加量分别为中药饮片投入量的0.8~1.6‰、1.4~2.2‰,发酵时长为48~72h;

18、发酵结束后继续接种马克斯克鲁维酵母菌种(kluyveromyces,菌株编号cicc33557)进行发酵,菌种添加量为中药饮片投入量的2.6~3.4‰,发酵时长为72~96h,温度控制在36~42℃并持续搅拌;

19、发酵结束后继续接种巴氏醋杆菌菌种(acetobacter pasteurianus,菌株编号cicc 21870)及费氏丙酸杆菌菌种(propionibacterium freudenreichii,cicc 10019)进行有氧液体深层发酵,温度控制在28~32℃并持续搅拌,菌种添加量分别为中药饮片投入量的2.6~3.8‰、4.8~5.6‰,发酵时长为96~128h;最终发酵液过200~300目筛处理;

20、(c)离心分离:发酵液经过离心机19500~21000rpm离心分离,输液流速为3.8~4.6l/min,去除杂质,收集离心清液;

21、(d)柱层析:将上述离心清液泵入大孔吸附树脂柱过滤处理,流速控制在20~25l/min,得柱层析清液;

22、(e)真空浓缩:将上述柱层析清液使用单效真空干燥器浓缩至相对密度1.05~1.08,浓缩温度58~64℃,真空度-0.090~-0.096mpa,即得桑叶发酵浓缩液。

23、(f)喷雾干燥:将上述制得的桑叶发酵浓缩液进行喷雾干燥,其中喷雾干燥的进口温度为146~154℃,出口温度为88~92℃,上料速度2.5~3.6l/min,制得所需的桑叶发酵萃取物。

24、本发明中的桑叶发酵萃取物由于采用了组织破碎、微生物发酵、离心分离、柱层析、真空浓缩、喷雾干燥等工艺技术处理,所得的功效成分聚集度大幅提升,所得桑叶发酵萃取物中黄酮类成分(芦丁、槲皮素、异槲皮苷)、生物碱dnj(1-脱氧野尻霉素)、植物甾醇(β-谷甾醇)、γ-氨基丁酸、桑叶多糖等功效成分含量均较生药中含量大幅上升。

25、进一步,上述步骤(2)中的鹿衔草发酵提取物或路路通发酵提取物或楮实子发酵提取物或豨莶草发酵提取物具体通过以下步骤制得:

26、(a)组织破碎:将鹿衔草或路路通或楮实子或豨莶草饮片通过组织破碎机处理,过10~20目筛网;

27、(b)接种发酵:将上述中药组织破碎物均匀置于sus304不锈钢盘上,经过118~124℃,140~160kpa高压蒸汽灭菌15~30min,静置冷却后接种紫红曲霉进行有氧固态发酵,中药组织破碎物充分搅拌至均匀,紫红曲霉菌种(monascus purpureus,菌株编号cicc41517)的添加量为中药饮片投入量的0.9~2.0‰,发酵时长为72~84h;

28、紫红曲霉发酵结束,将发酵产物投入发酵罐中,加水量为6~8倍药材量,38~42℃保温并持续搅拌,投入凝结魏茨曼氏菌菌种(weizmannia coagulans,菌株源自青海德令哈地区发酵乳酪中分离培养)及卡式酵母菌菌种(saccharomyces carlsbergensis,菌株编号atcc 201563)进行厌氧液体深层发酵,两种菌种的添加量分别为中药饮片投入量的2.8~3.5‰、4.5~5.6‰,发酵时长为96~128h,得到中药微生物发酵液;

29、(c)微波超声联合提取:将上述中药微生物发酵液置于微波超声提取罐中,提取2~3次,每次0.5~1.0h,微波功率保持在3~6kw,超声功率保持在0.8~2.0kw,提取温度保持在75~80℃,提取结束后300~400目筛网滤过,合并提取液;

30、(d)膜过滤:启动膜过滤设备,将上述提取液清液经过微孔滤膜过滤,滤膜厚度为85~110μm,滤膜孔径为15~28μm,操作压力0.40~0.45mpa,确保滤液澄清透明,去除滤渣;将过滤后的滤液经过离子交换柱及活性炭柱,进行脱盐脱色处理得膜过滤液;

31、(e)真空浓缩:将上述膜过滤液进行真空减压浓缩,浓缩温度65~72℃,真空度-0.085~-0.095mpa,得中药发酵浓缩液,相对密度控制在1.04~1.08之间;

32、(f)真空冷冻干燥:将上述中药发酵浓缩液投入真空冷冻干燥设备中进行冷冻干燥,参数设定为:预冻初始温度-60~-65℃,预冻速率0.35~0.42℃/min,预冻终点温度-75℃,干燥室压力25~32pa,加热板温度38~42℃,干燥时间为20~24h,得冻干提取物;

33、(g)超低温粉碎:将上述冻干提取物,经-25℃~-38℃超低温冷冻粉碎机粉碎成粉末,过100~150目筛网,即得所需的鹿衔草发酵提取物或路路通发酵提取物或楮实子发酵提取物或豨莶草发酵提取物。

34、本发明中上述鹿衔草发酵提取物、路路通发酵提取物、楮实子发酵提取物、豨莶草发酵提取物由于采用了组织破碎、接种发酵、微波超声联合提取、膜过滤、真空浓缩、真空冷冻干燥、超低温粉碎等工艺技术处理,所得的功效成分聚集度大幅提升,所得鹿衔草发酵提取物中植物多酚含量高达5.5%~6.5%,总黄酮含量高达13%~17%,功效成分水晶兰苷含量高达1.15%~1.25%;所得的路路通发酵提取物中功效成分路路通酸的总量高达2.5%~3.2%;所得的楮实子发酵提取物中功效成分总黄酮的总量高达12%~15%;所得的豨莶草发酵提取物中植物多酚含量高达7%~8%,总黄酮含量高达8%~12%,功效成分奇壬醇的总量高达0.7%~0.8%。四味中药发酵提取物原料生物利用度都较生药提升了6~9倍。可见,通过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和生长繁殖来炮制中药,可比一般的物理或化学的炮制手段更大幅度地增强和调整药性,提高疗效的同时还能将毒性成分分解以降低药物毒副作用。另外,微生物也会形成丰富多样的次生代谢产物如腺苷、b族维生素、植物醌、黄酮、单宁、类萜、甾醇、皂甙、生物碱等,这些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可和中药的有效成分如水晶兰苷、奇壬醇、路路通酸等发生完美的协同增效作用。

35、进一步,上述步骤(3)中丹凤牡丹花发酵微囊粉或蝉花子实体发酵微囊粉或枇杷花发酵微囊粉具体通过以下步骤制得:

36、(a)组织破碎:将丹凤牡丹花或蝉花子实体或枇杷花饮片通过组织破碎机处理,过12~18目筛网;

37、(b)超临界co2萃取:将上述冷却后发酵液用co2超临界萃取法提取,夹带剂为45%~55%(v/v)食用酒精,夹带剂添加量为投料量的6%~8%,萃取温度32~35℃,萃取压力18~24mpa,co2流量12~15kg/h,萃取时间90~110min,分离压力4-5mpa,分离温度24-28℃,得到萃取液;

38、(c)微生物发酵:将上述超临界萃取液投入发酵罐中,加水量为10~12倍药材量,加入药材投料量15%重量的葡萄糖并持续搅拌,使用碳酸氢钠调节ph至6.0~6.3,升温至100℃保温15~30min灭菌处理,冷却水降温至48~52℃,开启保温并持续搅拌,接种唾液链球菌嗜热亚种菌种(streptococcus salivarius subsp,菌株编号atcc19258)进行厌氧液体深层发酵,菌种的添加量为中药饮片投入量的2.8~3.6‰,发酵时长为72~96h;

39、发酵结束后继续接种发酵粘液乳杆菌(limosilactobacillus fermentum,菌株编号cicc 22551)及植物乳植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菌株源自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喜马拉雅山脉北麓野生旱獭的唾液中分离培养)进行厌氧液体深层发酵,温度控制在28~32℃并持续搅拌,菌种添加量分别为中药饮片投入量的3.6~4.0‰、5.2~5.6‰,发酵时长为84~108h;最终发酵液过100~180目筛处理;

40、(d)高温灭活:将发酵液升温至100℃保温25~40min,微生物灭活处理;处理完毕后接通循环冷却水将发酵液冷却至室温;

41、(e)包埋:将上述冷却后发酵液中加入发酵液重量0.8~1.2%的低聚木糖、0.35~0.45%的海藻酸钠、0.15~0.2%的刺槐豆胶、0.4~0.8%非变性ⅱ型胶原蛋白充分搅拌12~16min,28~34mpa高压均质处理,制成包埋液;

42、(f)真空冷冻干燥:将上述包埋液投入真空冷冻干燥设备中进行冷冻干燥,参数设定为:预冻初始温度-55~-62℃,预冻速率0.24~0.35℃/min,预冻终点温度-75℃,干燥室压力32~38pa,加热板温度45~48℃,干燥时间为24~26h,得冻干微囊粉;

43、(g)超低温粉碎:将上述冻干微囊粉,经-28℃~-36℃超低温冷冻粉碎机粉碎成粉末,过300~350目筛网,即得所需的丹凤牡丹花发酵微囊粉或蝉花子实体发酵微囊粉或枇杷花发酵微囊粉。

44、本发明中丹凤牡丹花发酵微囊粉、蝉花子实体发酵微囊粉、枇杷花发酵微囊粉由于采用了组织破碎、超临界co2萃取、微生物发酵、高温灭活、包埋、真空冷冻干燥、超低温粉碎工艺技术处理,所得的功效成分聚集度大幅提升。其中,所得丹凤牡丹花发酵微囊粉中功效成分植物多酚含量高达4.2~4.5%、总黄酮含量高达3.4~3.8%、羟基肉桂酸含量高达0.8~0.9%、花色苷含量高达1.2~1.4%、角鲨烯含量高达0.8~1.1%、抗坏血酸含量高达4.3~4.6%;所得的蝉花子实体发酵微囊粉中功效成分白僵菌素含量高达0.15~0.25%、大蝉草多糖含量高达11.5~12.2%、虫草酸含量高达1.5~1.8%、麦角甾醇含量高达0.2~0.4%;所得的枇杷花发酵微囊粉中功效成分植物多酚含量高达5.5%~6.5%,总黄酮含量高达6.8%~7.8%;以上三种发酵微囊粉的生物利用度分别较生药提升15、9、12倍,所得的发酵微囊粉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对光、热均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保质期较传统中药提取制成的中药提取物延长12个月以上,且超临界co2萃取的工艺操作摒弃了传统水提或醇提需要多次提取、浓缩及回收溶剂的工艺,萃取时间大幅缩短56%,提取收率提升58%,且实现了完全无溶剂残留,食用更安全放心。

45、为进一步解决上述第四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如上所述的具有降血糖血脂、延缓衰老功能的发酵组合物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组合物在制备具有降血糖血脂功能及具有延缓衰老功能的药物或保健食品上的应用。

46、进一步,所述具有降血糖血脂功能及具有延缓衰老功能的药物或保健食品包括上述酵组合物和药学或食品上可接受的辅料,且可为片剂、硬胶囊剂、软胶囊剂、颗粒剂、口服液或丸剂中的任意一种剂型。

4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选用副作用极小的中药材为原料,遵循君臣佐使、升降浮沉的传统中医药设计理念,其中,桑叶、鹿衔草为君药,具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祛风湿、强筋骨、止血止咳的功效;丹凤牡丹花、蝉花子实体为臣药,和血生血凉血、清热解毒镇痛;楮实子和路路通为佐药,能补肾清肝、明目利尿、祛风活络、利水通经,引气血上行;豨莶草、枇杷花为使药,能祛风湿、止吐逆、去焦热、润五脏、解诸毒,调和诸药。

48、并且,本发明的发酵组合物中,各中药原料以中药发酵萃取物或中药发酵微囊或中药发酵提取物的形式组配,提升了药效和药材的生物利用度,各组配协同增效,获得显著的降血糖血脂、延缓衰老等方面的功效。同时为开发真正治疗高血糖、高脂血症,标本兼治,且复发率、副作用较小的产品,以及真正具有延缓衰老功能的产品打下基础。

49、具体地,本发明的组合物中桑叶发酵萃取物由于采用发酵萃取工艺,所得黄酮类成分(芦丁、槲皮素、异槲皮苷)、生物碱dnj(1-脱氧野尻霉素)、植物甾醇(β-谷甾醇)、γ-氨基丁酸、桑叶多糖等功效成分聚集度大幅上升。鹿衔草发酵提取物、路路通发酵提取物、楮实子发酵提取物以及豨莶草发酵提取物由于采用发酵结合微波超声提取工艺处理,所得功效成分溶出率、转移率、聚集度大幅提升,另外微生物也会形成丰富多样的次生代谢产物如腺苷、b族维生素、植物醌、黄酮、单宁、类萜、甾醇、皂甙、生物碱等,这些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可和中药的有效成分如水晶兰苷、奇壬醇、路路通酸等发生完美的协同增效作用。丹凤牡丹花发酵微囊粉、蝉花子实体发酵微囊粉、枇杷花发酵微囊粉由于采用了超临界co2萃取、微生物发酵结合独特设计的微囊化包埋工艺处理,所得的植物多酚、羟基肉桂酸、大蝉草多糖等功效成分聚集度大幅提升,所得的发酵微囊粉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对光、热均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保质期较传统中药提取制成的中药提取物延长。

50、并且,本发明中的具有降血糖血脂、延缓衰老功能的发酵组合物的制备方法的普遍适用性较强,适合于片剂、硬胶囊剂、软胶囊剂、颗粒剂、口服液、丸剂等各种剂型的生产与加工,操作易行、工艺稳定、质量可控、生产效率高、经济附加值高,适合规模化、工业化大生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