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按摩椅椅架及按摩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70491发布日期:2024-03-01 12:16阅读:18来源:国知局
一种按摩椅椅架及按摩椅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按摩,特别是涉及一种按摩椅椅架及按摩椅。


背景技术:

1、现有技术的按摩椅的椅架一般包括底架、座架、靠背架和小腿架,有的座架和靠背架固定为一个整体,并可以相对底架活动,以实现零靠墙或零重力等功能,但座架和靠背架之间的角度固定,通常大于90°,但小于180°,使得消费者使用时无法调节座架和靠背架之间的角度。有的按摩椅可以调节座架和靠背架之间的夹角,且座架可以前后移动,也可以通过翻转实现抬升或下降,但其无法使靠背架向后倒放至负角度的状态,从而不便于人体进行拉筋动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按摩椅椅架及按摩椅,其不仅可以调节靠背架和座架之间的夹角,还可以使靠背架向后倒放至负角度的状态,从而便于人体进行拉筋动作。

2、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按摩椅椅架,包括底架、座架、靠背架、第一驱动机构,所述座架上设有铰接点,所述靠背架包括靠背部及设置在靠背部底部的凸出部,所述凸出部延伸的方向与所述靠背部延伸的方向相交,所述凸出部的末端与座架的铰接点铰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一端与所述座架铰接,另一端可伸缩地推动所述靠背架,以驱使所述靠背架相对座架翻转,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位于所述铰接点及所述靠背部的下方,使得所述靠背架可以绕所述铰接点转动到低于所述铰接点所在水平面的角度;

3、底架设置有导轨结构,所述导轨结构沿前后方向延伸;座架对应导轨结构设置有滚轮组,该滚轮组滑动配合于导轨结构;底架上设置有第二驱动机构,该第二驱动机构连接所述座架,以驱使所述座架在所述导轨结构上往复移动。

4、进一步的,所述座架的后部顶部对应设有靠背转轴座,所述凸出部的末端铰接于该靠背转轴座,以使所述靠背部可以转动到与所述座架水平或负角度的位置;所述座架的前端底部设有靠背定端耳座,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一端铰接于该靠背定端耳座;所述靠背架的底部设有靠背动端耳座,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另一端铰接于该靠背动端耳座。

5、进一步的,所述靠背架包括上架体和下架体,下架体包括横杆和沿左右方向分布在该横杆上的多个连接部,各连接部分别具有向上延伸的第一边,该第一边与所述上架体相连接,以构成所述靠背部,各连接部分别具有向前延伸的第二边,该第二边构成所述凸出部;所述靠背动端耳座设置于所述横杆。

6、进一步的,所述上架体底部对应各连接部的第一边分别连接有插销盒,各插销盒分别与对应的连接部的第一边插装在一起。

7、进一步的,所述导轨结构包括前导轨和后导轨,前导轨包括前高后低的上升段,后导轨位于所述上升段后方,并低于所述上升段的前端;所述滚轮组包括沿前后方向依次分布的前滚轮和后滚轮,前滚轮滑动配合于所述前导轨,后滚轮滑动配合于所述后导轨。

8、进一步的,所述前导轨还包括自所述上升段后端向后延伸的第一延伸段,所述后导轨包括前低后高的下降段和自所述下降段的后端向上延伸的第二延伸段,所述下降段位于所述第一延伸段上方;所述下降段呈倾斜状态,所述上升段呈弧形。

9、进一步的,所述导轨结构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导轨结构沿左右方向分布。

10、进一步的,所述靠背架相对于水平面的翻转角度为112°~188.5°;所述座架相对于水平面的角度可达到4°~36.5°;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为靠背推杆。

11、进一步的,还包括小腿架和第三驱动机构,所述小腿架铰接于所述座架前端,所述第三驱动机构的一端铰接于所述座架,另一端可伸缩地推动所述小腿架,以驱使小腿架相对所述座架翻转;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为座架推杆,该座架推杆的活动部铰接于所述座架;所述第三驱动机构为小腿推杆。

12、本发明另提供一种按摩椅,包括如上所述的按摩椅椅架,

13、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1、由于靠背架底部铰接于座架,第一驱动机构的一端与所述座架铰接,另一端可伸缩地推动所述靠背架,以驱使所述靠背架相对座架翻转,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位于所述铰接点及所述靠背部的下方,使得所述靠背架可以绕所述铰接点转动到低于所述铰接点所在水平面的角度;底架设置有导轨结构,所述导轨结构沿前后方向延伸;座架对应导轨结构设置有滚轮组,该滚轮组滑动配合于导轨结构;底架上设置有第二驱动机构,该第二驱动机构连接所述座架,以驱使所述座架在所述导轨上往复移动,使得本发明不仅可以调节靠背架和座架之间的夹角,还可以使靠背架向后倒放至负角度的状态,从而便于人体进行拉筋动作。

15、2、本发明的座架可以实现前后移动、翻转功能,从而可以实现零靠墙或零重力等功能。因而,本发明的椅架可以实现多姿态调节,以适应适应多元化的使用场景。

16、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一种按摩椅椅架及按摩椅不局限于实施例。



技术特征:

1.一种按摩椅椅架,包括底架、座架、靠背架、第一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架上设有铰接点,所述靠背架包括靠背部及设置在靠背部底部的凸出部,所述凸出部延伸的方向与所述靠背部延伸的方向相交,所述凸出部的末端与座架的铰接点铰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一端与所述座架铰接,另一端可伸缩地推动所述靠背架,以驱使所述靠背架相对座架翻转,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位于所述铰接点及所述靠背部的下方,使得所述靠背架可以绕所述铰接点转动到低于所述铰接点所在水平面的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椅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架的后部顶部对应设有靠背转轴座,所述凸出部的末端铰接于该靠背转轴座,以使所述靠背部可以转动到与所述座架水平或负角度的位置;所述座架的前端底部设有靠背定端耳座,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一端铰接于该靠背定端耳座;所述靠背架的底部设有靠背动端耳座,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另一端铰接于该靠背动端耳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摩椅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架包括上架体和下架体,下架体包括横杆和沿左右方向分布在该横杆上的多个连接部,各连接部分别具有向上延伸的第一边,该第一边与所述上架体相连接,以构成所述靠背部,各连接部分别具有向前延伸的第二边,该第二边构成所述凸出部;所述靠背动端耳座设置于所述横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摩椅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架体底部对应各连接部的第一边分别连接有插销盒,各插销盒分别与对应的连接部的第一边插装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椅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结构包括前导轨和后导轨,前导轨包括前高后低的上升段,后导轨位于所述上升段后方,并低于所述上升段的前端;所述滚轮组包括沿前后方向依次分布的前滚轮和后滚轮,前滚轮滑动配合于所述前导轨,后滚轮滑动配合于所述后导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摩椅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导轨还包括自所述上升段后端向后延伸的第一延伸段,所述后导轨包括前低后高的下降段和自所述下降段的后端向上延伸的第二延伸段,所述下降段位于所述第一延伸段上方;所述下降段呈倾斜状态,所述上升段呈弧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椅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结构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导轨结构沿左右方向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椅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架相对于水平面的翻转角度为112°~188.5°;所述座架相对于水平面的角度可达到4°~36.5°。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按摩椅椅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小腿架和第三驱动机构,所述小腿架铰接于所述座架前端,所述第三驱动机构的一端铰接于所述座架,另一端可伸缩地推动所述小腿架,以驱使小腿架相对所述座架翻转;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为靠背推杆,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为座架推杆,该座架推杆的活动部铰接于所述座架;所述第三驱动机构为小腿推杆。

10.一种按摩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按摩椅椅架。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按摩椅椅架及按摩椅,椅架包括底架、座架、靠背架、第一驱动机构,座架上设有铰接点,靠背架包括靠背部及设置在靠背部底部的凸出部,凸出部的末端与座架的铰接点铰接;第一驱动机构的一端与座架铰接,另一端可伸缩地推动靠背架,以驱使靠背架相对座架翻转,第一驱动机构位于所述铰接点及靠背部的下方,使得靠背架可以绕铰接点转动到低于铰接点所在水平面的角度;底架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导轨结构,座架对应导轨结构设置有滚轮组,该滚轮组滑动配合于导轨结构;底架上设置有第二驱动机构,该第二驱动机构连接座架,以驱使座架在所述导轨结构上往复移动。本发明可使靠背架向后倒放至负角度的状态,从而便于人体进行拉筋动作。

技术研发人员:潘志灿,游仁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奥佳华智能健康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