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止血弹性伤口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7084066发布日期:2024-02-20 21:39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菌止血弹性伤口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具体涉及一种抗菌止血弹性伤口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保护体内器官组织不受外界环境影响,阻止组织内各种物质的丢失,作为人体的第一道天然屏障,它可以抵御外界细菌、灰尘等的入侵,从而达到保护人体的作用。然后,在日常生活中,无法避免地会因为一些物理冲击、化学侵蚀或者细菌感染等原因而造成皮肤受到伤害。由于没有皮肤保护,机体微生物感染加上体液丢失,很容易危及生命。

2、皮肤伤口的愈合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在伤口愈合过程中,细菌感染或炎症是难以避免的。常用的伤口敷料为创可贴或纱布,但功能单一,缺乏理想的伤口敷料性能,如抗菌性、透气性、生物相容性、促进止血、促进组织生长等性能。而现有技术中大多数具有抗菌性的伤口敷料多以采用物理共混的金属纳米颗粒或者抗生素药物的方式加入在纱布中,在伤口环境中药物直接与体液接触,透气性差,容易引起蛋白质变性积累,加剧接触部位的炎症反应。同时,这类抗菌敷料的长期使用还会引起银离子渗入人体的累积毒性、抗菌持久性低、材料不可降解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止血弹性伤口敷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伤口敷料功能性单一、抗菌效果不佳、延展性不强、无法降解、积累毒性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制备的抗菌止血弹性伤口敷料具有功能性强、抗菌、止血、可完全降解、天然无毒害的性能,并且弹性好、透气性强。

2、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抗菌止血弹性伤口敷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4、1)将多元酸、多元醇和蒽醌衍生物混合,加入第一催化剂,在氮气氛围下,搅拌升温至150~170℃进行脱水缩合反应;抽真空,在密封条件下,加热至200~210℃进行聚合反应,加入小分子二元醇进行改性,得到羟基封端的可降解型抗菌止血聚酯;

5、2)将羟基封端的可降解型抗菌止血聚酯、异氰酸酯、第二催化剂、硅油、腐植酸盐和水混合均匀,在50~60℃下静置,以进行发泡、固化,得到抗菌止血弹性伤口敷料。

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止血弹性伤口敷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蒽醌衍生物的结构如式1或式2:

7、

8、其中:r1=h、oh、och3、ch2oh或cooh;r2=ch3或h;r3=h或oh。

9、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多元酸、多元醇、蒽醌衍生物的摩尔比为1:1:(0.2~0.3)。

10、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多元酸为乙二酸、丙二酸、丁二酸、己二酸、辛二酸、酒石酸、苹果酸、柠檬酸和抗坏血酸的一种或多种;

11、以及/或,所述多元醇为乙二醇、丁二醇、己二醇、辛二醇、对苯二酚、甘油、三羟甲基乙烷、三羟甲基丙烷、季戊四醇、木糖醇和山梨醇的一种或多种。

12、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第一催化剂为钛酸四丁酯、二氧化锗、二氧化钛、丁二醇钛、三氧化锑、醋酸锌、氯化锌和醋酸锰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第一催化剂使用量为多元醇总质量的0.1%~0.15%;

13、以及/或,所述小分子二元醇为1,2-乙二醇、1,6-己二醇和1,8-辛二醇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小分子二元醇用量为多元醇总质量的10%~20%。

14、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羟基封端的可降解型抗菌止血聚酯、异氰酸酯、催化剂、硅油、腐植酸盐、水的质量比为100:(80~140):(1.5~2.5):(1.5~2.0):(0.01~0.015):(3.0~4.5)。

15、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异氰酸酯为甲苯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或赖氨酸二异氰酸酯。

16、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第二催化剂包括胺类催化剂和有机锡类催化剂,胺类催化剂包括33%三乙烯二胺的乙二醇溶液或70%双(二甲胺基乙基)醚的乙二胺溶液,有机锡催化剂为异辛酸亚锡或二月桂酸二丁基锡,胺类催化剂与有机锡类催化剂的质量比为1:(0.5~2)。

17、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硅油为硅油l-580、硅油dc5933和硅油ak-158的一种或多种;

18、以及/或,所述腐植酸盐为黄腐酸钾和黄腐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19、采用所述的制备方法得到的抗菌止血弹性伤口敷料。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21、本发明抗菌止血弹性伤口敷料,将多元醇、多元酸和蒽醌衍生物合成羟基封端的可降解型抗菌止血聚酯,将羟基封端的可降解型抗菌止血聚酯与腐植酸盐、异氰酸酯等聚合形成抗菌止血弹性伤口敷料。选用的蒽醌衍生物是大黄、虎杖、何首乌、决明子、丹参、番泻叶、芦荟、紫草等中药的有效成分,天然无毒无害,并且可以从植物中提取,属于天然产物;将蒽醌衍生物引入到可降解聚酯合成链上,赋予了弹性伤口敷料在使用过程中可以长效的起到杀菌、止血的作用;腐植酸作为一种高生物活性的天然高分子材料,具备很好的生物刺激素作用,具有止血、消炎及活血化淤作用;蒽醌衍生物与腐植酸盐两种生物大分子相辅相成对促进伤口愈合有更好的作用,单独用的效果没有两者联用效果好。因此,本发明的伤口敷料将天然的抗菌性物质引入到材料中,在材料使用过程中缓慢发挥作用,不用担心毒性累积的问题;并且抗菌止血弹性伤口敷料在发泡阶段会形成较大的网络孔道,形成多孔、透气、富有弹性的抗菌、止血伤口敷料,延展性好、可以降解,可广泛应用于伤口治疗中,具有很大的潜力。

22、进一步的,本发明可降解型抗菌止血聚酯的原料使用均无毒无害,属于脂肪族聚酯,其中多元醇、多元酸与天然蒽醌衍生物的官能团形成易水解的酯键,最终可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是生物降解聚合物材料。

23、进一步的,本发明采用腐植酸中活性最强、分子量最小的黄腐酸。



技术特征:

1.一种抗菌止血弹性伤口敷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止血弹性伤口敷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蒽醌衍生物的结构如式1或式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止血弹性伤口敷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多元酸、多元醇、蒽醌衍生物的摩尔比为1:1:(0.2~0.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止血弹性伤口敷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多元酸为乙二酸、丙二酸、丁二酸、己二酸、辛二酸、酒石酸、苹果酸、柠檬酸和抗坏血酸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止血弹性伤口敷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第一催化剂为钛酸四丁酯、二氧化锗、二氧化钛、丁二醇钛、三氧化锑、醋酸锌、氯化锌和醋酸锰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第一催化剂使用量为多元醇总质量的0.1%~0.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止血弹性伤口敷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羟基封端的可降解型抗菌止血聚酯、异氰酸酯、催化剂、硅油、腐植酸盐、水的质量比为100:(80~140):(1.5~2.5):(1.5~2.0):(0.01~0.015):(3.0~4.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止血弹性伤口敷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异氰酸酯为甲苯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或赖氨酸二异氰酸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止血弹性伤口敷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第二催化剂包括胺类催化剂和有机锡类催化剂,胺类催化剂包括33%三乙烯二胺的乙二醇溶液或70%双(二甲胺基乙基)醚的乙二胺溶液,有机锡催化剂为异辛酸亚锡或二月桂酸二丁基锡,胺类催化剂与有机锡类催化剂的质量比为1:(0.5~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止血弹性伤口敷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硅油为硅油l-580、硅油dc5933和硅油ak-158的一种或多种;

10.采用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得到的抗菌止血弹性伤口敷料。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抗菌止血弹性伤口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1)将多元酸、多元醇和蒽醌衍生物混合,加入第一催化剂,在氮气氛围下,搅拌升温至150~170℃进行脱水缩合反应;抽真空,在密封条件下,加热至200~210℃进行聚合反应,加入小分子二元醇进行改性,得到羟基封端的可降解型抗菌止血聚酯;2)将羟基封端的可降解型抗菌止血聚酯、异氰酸酯、第二催化剂、硅油、腐植酸盐和水混合均匀,在50~60℃下静置,以进行发泡、固化,得到抗菌止血弹性伤口敷料。本发明伤口敷料具有功能性强、抗菌、止血、可完全降解、天然无毒害的性能,并且弹性好、透气性强。

技术研发人员:宋洁,吴昊地,牛育华,王有乾,惠宝利,余双,李一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陕西科技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