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泵组件、导管泵和心室辅助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06582发布日期:2024-03-05 14:42阅读:12来源:国知局
导管泵组件、导管泵和心室辅助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尤指一种导管泵组件、导管泵和心室辅助设备。


背景技术:

1、介入式心室辅助装置是一种经皮临时心脏支持装置,通过向心衰患者体内植入微型泵,帮助其降低心脏负担,满足供血需求。但在微型泵长期运行过程中,极易生成致命的血栓,血栓会影响血流的正常流动,严重时会导致血管的栓塞,引起心梗、脑梗等血栓并发症,影响病人的生存。因此,在微型泵在体运行过程中,实时监测并检测血栓是十分重要的。

2、目前,在体血栓检测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基于ct等影像的检测方法,二是基于光学oct的检测方法,三是基于多普勒超声的检测方法。基于ct等影像的检测方法成像分辨率较低,无法分辨体积较小的血凝块,不能在早期就检测出血凝块,预防血栓发生。基于光学oct的检测方法所采用的探头结构复杂,体积较大,与微型泵结构无法兼容,且无法做到实时成像。基于多普勒超声的检测方法对于红细胞和纤维蛋白的分辨率低,易受到血液微泡的干扰。

3、因此,如何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进行改进,一直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导管泵组件、导管泵和心室辅助设备,能实时监测人体内血液流动,并及时检测出血液中的血凝块,以便医务人员提前介入治疗,从而预防血栓发生。

2、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导管泵组件,包括:

4、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具有开口的第一腔室,且所述第一腔室侧壁沿周向开设有若干流体出口;其中,若干所述流体出口中至少一所述流体出口为检测口;

5、血栓监测器,与所述检测口一一对应设置,且每一所述血栓监测器均包括第一探头和第二探头,所述第一探头和所述第二探头均装设于所述壳体侧壁并位于所述检测口的周侧;

6、所述第一探头具有激光发射窗口,所述第二探头具有激光接收窗口,且所述激光发射窗口和所述激光接收窗口相对设置,用以监测所述检测口流体中的固态成分变化。

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激光发射窗口用于发射红外波段激光,及所述激光接收窗口用于接收所述红外波段激光。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外侧壁设有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位于所述检测口朝向所述壳体远端的一侧,且所述第一安装座上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探头穿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孔;及

9、所述壳体外侧壁设有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二安装座位于所述检测口朝向所述壳体近端的一侧,且所述第二安装座上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探头穿设于所述第二固定孔。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固定孔的孔径大小大于所述第一探头外部轮廓尺寸的大小,所述第一探头通过胶粘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座;及

11、所述第二固定孔的孔径大小大于所述第二探头外部轮廓尺寸的大小,所述第二探头通过胶粘固定于所述第二安装座。

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探头背离所述第二探头的一端连接有光纤,所述光纤用以连接激光发生器;及,所述第二探头背离所述第一探头的一端连接有导电线缆,所述导电线缆用以连接控制设备;

13、其中,每相邻两所述流体出口之间均形成有一支柱,所述光纤固定于一相邻于所述检测口的支柱上,并朝所述壳体近端延伸,且所述光纤位于所述检测口朝向所述壳体近端的一侧的部位与所述导电线缆并排设置。

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探头包括第一外壳、第一聚焦透镜和准直镜;

15、所述第一外壳远端开设有光纤导入窗口,用以对接所述光纤,所述激光发射窗口设于所述第一外壳近端;及

16、所述第一聚焦透镜和所述准直镜均设于所述第一外壳内部,且所述第一聚焦透镜靠近所述光纤导入窗口设置,所述准直镜靠近所述激光发射窗口设置;

17、所述第一聚焦透镜和所述准直镜用以放大经所述光纤导入窗口进入所述第一外壳内部的激光束的截面积。

1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侧壁设有穿孔,且所述壳体近端设有连通于所述穿孔的开孔;

19、所述光纤远离所述第一探头的一端和所述导电线缆远离所述第二探头的一端,经所述穿孔穿设于所述壳体内部并经所述开孔自所述壳体内部穿出。

2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外侧壁设有第一安装槽,适于安装所述光纤,且所述第一安装槽至少部分位于一相邻于所述检测口的支柱上;及所述第一安装槽槽口大小大于所述光纤的外径大小,所述光纤通过胶粘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槽;

21、所述壳体外侧壁设有第二安装槽,适于安装所述光纤和所述导电线缆,且所述第二安装槽槽口大小大于所述光纤的外径大小和所述导电线缆的外径大小之和,所述光纤和所述导电线缆通过胶粘固定于所述第二安装槽。

22、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导管泵,包括:

23、叶轮、驱动所述叶轮转动的电机,以及上述任一项所提供的导管泵组件;

24、所述壳体内形成有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沿所述壳体长度方向自远端至近端依次排布;

25、所述叶轮设于所述第一腔室,所述电机设于所述第二腔室,所述叶轮在所述电机的驱动下,将流体经所述第一腔室的开口抽取至所述第一腔室内部后,再将流体经所述流体出口排出。

26、本申请又提供一种心室辅助设备,包括:

27、电缆导管和上述所提供的导管泵;

28、所述壳体远端设有第一对接部,适于对接管体;所述壳体近端设有第二对接部,适于对接所述电缆导管。

29、本申请的技术效果在于:

30、1、本申请在检测口周侧设置了具有激光发射窗口的第一探头和具有激光接收窗口的第二探头,以在检测口处形成一段激光检测段。因血液内不同物质成分对激光吸收和反向/侧向散射的能力均有所不同,所以,当血液经检测口流出时,具有激光接收窗口的第二探头的电信号也会发生波动,尤其是血液内含有较多微小颗粒或血凝块时,第二探头的电信号会明显减弱。如此,医务人员便能及时发现血凝块,从而提前介入治疗,以避免血凝块进一步聚合形成血栓,有效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实用性强。

31、2、本申请中,第一探头发射的激光为600-800nm波长的红外波段激光。正常情况下,血液中90%的成分为水,剩下10%为蛋白质和细胞等,因此密度较低,主要吸收600nm以下的蓝紫光,对600~800nm波长的光吸收较少,而血凝块为大量蛋白质、红细胞和白细胞等的聚合体,密度较大,能吸收大量600-800nm波长光。因此,本申请所采用的600-800nm波长的红外波段激光能有效检测到血液中的血凝块成分变化,从而辅助医务人员快速识别到血凝块的出现,及时介入治疗,以预防血栓的形成。

32、3、本申请中,光纤经一相邻于检测口的支柱朝向壳体近端延伸,一方面,避开了检测口,既不影响流体的流出,又不会对血栓监测器的监测造成影响;另一方面,支柱可对光纤起到一定的支撑、固定作用,更有利于光纤的固定,防止其窜动。



技术特征:

1.一种导管泵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泵组件,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所述1或2的导管泵组件,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管泵组件,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管泵组件,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管泵组件,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管泵组件,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管泵组件,其特征在于,

9.一种导管泵,其特征在于,包括:

10.一种心室辅助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总结
一种导管泵组件、导管泵和心室辅助设备,导管泵组件包括壳体和血栓监测器。壳体内形成有具有开口的第一腔室,第一腔室侧壁沿周向开设有若干流体出口,若干流体出口中至少一流体出口为检测口。血栓监测器与检测口一一对应设置,每一血栓监测器均包括第一探头和第二探头,第一探头和第二探头均装设于壳体侧壁并位于检测口的周侧。第一探头具有激光发射窗口,第二探头具有激光接收窗口,激光发射窗口和激光接收窗口相对设置,用以监测检测口流体中的固态成分变化。本申请通过激光探测,利用血液内不同物质成分对激光吸收和反向/侧向散射的能力不同,使医务人员能及时根据激光探测的结果获取血液的成分变化,有效预防血栓发生。

技术研发人员:吴泽静,丁凝,杨云骢,刘曦,杨夏燕,虞奇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焕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