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主动降噪的ECG检测设备

文档序号:37151966发布日期:2024-02-26 17:07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便携式主动降噪的ECG检测设备

本发明属于心电监测,涉及一种便携式主动降噪的ecg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1、

2、现有的ecg(心电图)监测设备,使用门槛高,需要专业医护人员才能使用,而且体积较大、不便携,导联线和终端的降噪效果差,不能实现对人体心电信号的稳定采集,因此,需要提供一种便携式主动降噪的ecg检测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式主动降噪的ecg检测设备,解决了现有ecg监测装置携带不便及信号采集不稳定的问题。

2、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便携式主动降噪的ecg检测设备,包括采集端和心律失常检测端,采集端将采集到的心电信号经过处理后,通过无线信号发送给心律失常检测端。

3、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4、采集端包括扣接在一起的盒体和盖体,盒体内安装有监测组件,监测组件连接导联线。

5、监测组件包括集成电路板,集成电路板的一侧表面上分别集成有接口母座、差分信号提取模块、降噪模块、主控模块、隔离电源模块接口及心电信号发送模块;

6、集成电路板一侧表面的相对两端分别安装有自定义降噪短接排针;

7、集成电路板的另一侧表面上集成有信号发送模块,心电信号发送模块上设有pcb板载天线。

8、导联线包括三根导联子线,每根导联子线的一端通过按扣连接电极贴,三根导联子线的另一端与公头上的三个镀金触点a连接。

9、心律失常检测端通过信号接收器接收信号发送模块发送的心电信号。

10、每一根导联子线上从内至外依次包裹有内层绝缘层、金属屏蔽网、绝缘层,其中金属屏蔽网与公头上的镀金触点b连接。

11、信号接收器包括蓝牙接收模块,蓝牙接收模块接收采集端发送的心电数据,然后传输给uart模块。

12、信号接收器的侧边设有usb公头。

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将ecg采集端与心律失常检测端分离开来,提高了适用性;采集端与导联线、信号接收器均可拆卸,体积小巧,十分便携;并且了为导联线添加了屏蔽层,加上集成电路板的降噪模块,能够对采集的信号进行初步降噪;数据发送采用蓝牙无线发送再加上电源的独立供电,能够完全隔离工频干扰,提高采集信号的纯净度;心律失常检测能够对心电信号进行ecg绘制并自动学习波形特征进行分析诊断,进而得出测量人员的心跳速度以及心律是否失常,如果失常的话,能够给出具体的失常类别供医护人员参考。



技术特征:

1.便携式主动降噪的ecg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采集端,采集端将采集到的心电信号经过处理后,通过无线信号发送给心律失常检测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主动降噪的ecg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端包括扣接在一起的盒体(2)和盖体(1),盒体(2)内安装有监组件,监测组件连接导联线(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主动降噪的ecg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组件包括集成电路板(16),集成电路板(16)的一侧表面上分别集成有接口母座(17)、差分信号提取模块(18)、降噪模块(19)、主控模块(20)、隔离电源模块接口(21)及心电信号发送模块(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主动降噪的ecg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联线(8)包括三根导联子线,每根导联子线的一端通过按扣(9)连接电极贴,三根导联子线的另一端与公头(10)上的三个镀金触点a(1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主动降噪的ecg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心律失常检测端通过信号接收器(26)接收信号发送模块(22)发送的心电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主动降噪的ecg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一根所述导联子线上从内至外依次包裹有内层绝缘层(12)、金属屏蔽网(13)、绝缘层(14),其中金属屏蔽网(13)与公头(10)上的镀金触点b(15)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主动降噪的ecg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接收器(26)包括蓝牙接收模块(27),蓝牙接收模块(27)接收采集端发送的心电数据,然后传输给uart模块(2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式主动降噪的ecg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接收器(26)的侧边设有usb公头(29)。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便携式主动降噪的ECG检测设备,包括采集端、心律失常检测端;采集端包括采集端、导联线、信号接收器,采用模块化设计,均可拆卸,采集端盒体内设有心电监测组件,监测组件上集成有自定义降噪等级模块,能调节降噪强度;采集端侧面设有插孔,能够连接导联线,导联线内部设有金属屏蔽网,用于隔离采集过程中的噪声干扰;心律失常端能够绘制ECG波形、计算心跳速度并自动分析波形,给出心律失常的具体类别。本发明解决了现有ECG监测装置及系统存在的体积大不便携、导联线干扰严重、采集端降噪等级无法调节、无法诊断出具体心律失常类别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张艳玲,韩丽明,李宁,杨正强,赵瑶,杨婉婷,王毓,李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工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