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囊草在用于乙醇诱导的胃损伤保护方面的应用

文档序号:36732925发布日期:2024-01-16 12:45阅读:23来源:国知局
泡囊草在用于乙醇诱导的胃损伤保护方面的应用

本发明属于医药,涉及泡囊草在乙醇诱导的胃损伤保护方面的应用,具体涉及泡囊草不同极性部位的活性筛选及泡囊草正丁醇部位的有效性验证。


背景技术:

1、大量或长期酗酒是引起胃损伤的重要原因。乙醇及其代谢产物乙醛与胃粘膜直接接触损伤胃粘膜;乙醇通过提高胃粘膜内脂质过氧化水平,使活性氧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等含量上升,破坏胃粘膜屏障,引起胃粘膜血管通透性增加。同时,乙醇会刺激胃酸分泌,从而加重损伤,最终表现为胃粘膜糜烂和溃疡等炎性反应,直接导致如急慢性胃炎、胃溃疡、胃十二指肠复合溃疡、胃的良恶性肿瘤等许多胃部疾病的发生发展。临床上,经常采用胃粘膜保护的药物促进组织修复和溃疡愈合。各种消化道并发症的出现等原因导致胃病原因复杂,易得易复发难根治。可见,胃病作为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不容小觑。因此,从民族药物资源中筛选治疗胃病的药材至关重要。

2、泡囊草为茄科植物泡囊草( physochlaina physaloides(l)g.don)的干燥根或全草,作为蒙药始载于蒙医药经典著作《无误蒙药鉴》。蒙药名为混-浩日素、查干-汤普荣,具有杀粘、消肿、杀虫、解痉、镇痛、清协日乌素、壮阳之功能。泡囊草为中国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全草有毒,不宜多服、久服。全草清热解毒、祛湿杀虫。主治中耳炎、鼻窦炎、咽喉肿痛、中毒、头痛等。民间用全草作消毒剂。根补肾温中安神定喘,主治虚寒泄泻、劳伤、咳嗽痰喘、心慌不安等。花和茎可作止血药。

3、本发明将传统蒙药与现代科学的新技术、新方法相结合,为胃损伤的保护提供了新思路,促进蒙医药现代化开发与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2、本发明首先公开了泡囊草在乙醇诱导的胃损伤保护方面的应用;所述的泡囊草指的是泡囊草正丁醇部位。本发明首先明确泡囊草总提物的胃保护作用,然后通过体外实验筛选泡囊草不同极性部位的效果,进一步通过建立乙醇诱导大鼠慢性胃炎模型和乙醇诱导大鼠急性胃溃疡模型,评估泡囊草正丁醇部位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证明:泡囊草(根)正丁醇部位有治疗乙醇所致慢性胃炎和预防乙醇所致胃溃疡的作用。

3、本发明同时也公开了所述蒙药泡囊草总提物及不同极性部位的制备方法如下:

4、(1)称取泡囊草根440g,粉碎过四号筛,加入4400ml的70%乙醇(料液比1:10),浸泡30min后回流提取2次,各1.5h;用旋转蒸发仪减压浓缩滤液,将浓缩后的总提物挥干溶剂,干燥。得浸膏160.5695g,出膏率为36.4930%。

5、(2)取111.4059g醇提物,加水溶解,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分别挥干溶剂,得不同极性部位的浸膏。石油醚部位浸膏2.2751g,萃取率为2.04%;乙酸乙酯部位浸膏0.6124g,萃取率为0.55%;正丁醇部位浸膏7.6747g,萃取率为6.89%;水部位浸膏47.7118g,萃取率为42.83%。

6、本发明建立了乙醇诱导大鼠急性胃溃疡模型,评估泡囊草总提物的有效性。选择sd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总提给药组。空白组和模型组每天灌胃0.5%羧甲基纤维素钠1ml,给药组按照古籍记载人用量换算大鼠用量及出膏率计算,按人用剂量的9倍进行给药,每只灌胃1ml,连续给药4周,最后一天给予5ml/kg无水乙醇,建立乙醇诱导的急性胃溃疡模型,1h后模型建立,解剖取血、取胃组织,测定sod、cat和gsh。血液离心取上清,测定tnf-α、il-10和il-6;胃组织沿胃大弯剪开清洗后摊开拍照,并制作病理切片观察。同时,每周称量体重并记录。

7、选择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四个极性部位的浸膏,在25-400μg/ml范围内设置5个浓度,在人胃上皮细胞ges-1上通过cck-8筛选无毒剂量。选择无毒剂量进行活性检测。用四个极性部位的无毒剂量处理细胞后,用乙醇诱导ges-1细胞损伤,根据细胞存活率、sod、mda、cat和gsh的变化筛选效果最好的部位。

8、选择效果最好的部位,在体内验证有效性。首先建立乙醇诱导大鼠慢性胃炎模型。选择sd大鼠,适应性喂养一周后,灌胃56%乙醇8g/kg,一周两次(周二、周五),灌胃四周。模型建立后灌胃泡囊草正丁醇部位和阳性药替普瑞酮(100mg/kg),泡囊草正丁醇部位按照古籍记载(《中华本草蒙药卷》)剂量及提取率和萃取率进行换算,按照1:3:9分别设置成低、中、高剂量组,即1.28 mg/kg(pl)、3.84 mg/kg(pm)、11.53 mg/kg(ph)。灌胃给药2周后,取血、取胃液、取胃组织。胃液使用ph计测定ph值变化;血液离心取上清,测定tnf-α、il-8、il-6和no;胃组织沿胃大弯剪开清洗后摊开拍照,并进行he和pas染色;胃组织匀浆测定vegfa表达。同时,每周称量体重并记录。接下来建立乙醇诱导大鼠急性胃溃疡模型。sd大鼠分为6组,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组(雷尼替丁)、泡囊草正丁醇部位低、中、高组。适应性喂养一周后分别给药,泡囊草正丁醇部位按前述剂量给药,阳性药组给予雷尼替丁30mg/kg,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0.5%羧甲基纤维素钠,共给药4周。最后一天给予5ml/kg无水乙醇,建立乙醇诱导的急性胃溃疡模型,1h后模型建立,解剖取血、取胃液;取胃组织。血液部分离心取上清,测定tnf-α、il-10、pge2和il-6,部分裂红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巨噬细胞表达;胃液使用ph计测定ph值变化;胃组织沿胃大弯剪开清洗后摊开拍照,并进行he和pas染色;胃组织匀浆测定h+/k+atpase、cat、sod和gsh表达。同时,每周称量体重并记录。



技术特征:

1.泡囊草在制备治疗/预防胃损伤保护方面的应用;所述的胃损伤指的是乙醇诱导引起的慢性胃炎和乙醇所致胃溃疡;所述的泡囊草指的是泡囊草正丁醇提取部位。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中所述蒙药泡囊草总提物及不同极性部位的制备方法如下: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泡囊草在乙醇诱导的胃损伤保护方面的应用,为蒙药泡囊草在医药等领域开发胃损伤保护产品提供了新的资源。本发明首先明确泡囊草总提物的有效性,接下来通过建立GES‑1细胞体外模型,筛选泡囊草不同极性部位的活性,然后建立乙醇诱导大鼠急性胃溃疡模型和乙醇诱导大鼠慢性胃炎模型,评估泡囊草正丁醇部位的有效性。本发明通过体外及体内实验证明泡囊草在乙醇诱导的胃损伤保护方面的应用。因此,本发明研究结果为利用泡囊草预防和治疗胃损伤提供了新的机制和应用前景。

技术研发人员:李旻辉,李思琪,陈冬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