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送注射液的管路装置及设备、系统和生成心输出量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812906发布日期:2024-01-26 16:15阅读:23来源:国知局
输送注射液的管路装置及设备、系统和生成心输出量方法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输送注射液的管路装置,一种包含该管路装置的设备,和使用该设备的系统以及一种生成心输出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1、漂浮导管是血流动力学检测的金标准,是临床医生评估和管理危重病人非常有用的工具,导管作为一种辅助诊断工具,用于测量血流动力学参数,如心输出量、中心静脉压、右房压、肺动脉压、肺动脉楔压等,提供数据用以正确治疗病人。

2、目前临床应用过程中,常见为利用漂浮导管通过热稀释法来测心输出量,通常会默认漂浮导管的冷注射液的温度为恒定值,然而冷注射液的温度会根据测量位置和时间发生变化,都会影响漂浮导管测量的准确性。此外,目前的漂浮导管设备,需要医护人员手动输入漂浮导管的各设备参数,在实际临床使用过程中,容易因未设定校正系数或者错误设定校正系数导致心输出量测量不准确,影响医生对患者体征的判断。而根据2021年的fda报道,swan-ganz公司所发生的漂浮导管不良事件中,不正确的心输出量占比21.62%。并且,在利用漂浮导管的现有技术中,缺乏一种装置可以辅助医务工作者获取相关变化参数以修正心输出量的校正系数,以及根据变化的参数自动生成适合的校正系数的设备和系统及生成心输出量的方法。

3、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一个或多个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输送注射液的管路装置及包含该管路装置的设备,该装置及设备配合漂浮导管,在临床使用时,可以获取实时的、更加准确的心输出量校正系数,并且可以通过读取参数信息,自动生成适用的校正系数,能够有效降低临床不良事件,提高器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在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输送注射液的管路装置,该管路装置包括: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管路本体,其中所述第一端口,被构造成用于接收注射液的流入口;所述第二端口,被构造成用于输出注射液的流出口;所述管路本体,被构造成连通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端口的注射液流通管体;温度传感器,用于实时检测流经所述管路本体的注射液的温度。

3、优选地,所述温度传感器被设置在所述管路本体靠近所述第一端口处。

4、备选地,所述温度传感器伸入所述管路本体内部的部分被包裹有防护套,所述防护套用于隔离注射液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直接接触。

5、进一步地,所述管路装置还包括检测端口和密封腔,所述检测端口,被构造成连通所述管路本体外表面与所述管路本体内部的开口;所述温度传感器被布置成由所述管路本体外表面经由所述检测端口伸入所述管路本体内部;所述密封腔,被构造成由所述管路本体的外表面经由所述检测端口伸入所述管路本体内部的中空腔体,所述中空腔体的内部与所述管路本体的内部相互独立。

6、优选地,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探测头部分被布置在所述密封腔的中空腔体的内部,所述探测头部分由所述管路本体的外表面通过所述密封腔经由所述检测端口伸入所述管路本体内部。

7、优选地,所述密封腔的中空腔体被设置成伸入到所述管路本体内部的中心处。

8、优选地,所述密封腔的中空腔体与注射液接触部分的表面部分被构造成圆滑流线型表面。

9、优选地,所述密封腔的中空腔体与注射液接触部分的腔壁由薄的导热金属材料构成。

10、进一步地,所述管路装置还包括导向腔,所述导向腔被构造成由所述检测端口朝向所述管路本体的外表面延伸的腔体,使得所述管路装置形成三通管路;

11、所述密封腔被设置在所述导向腔的内部,并且所述密封腔通过镶嵌注塑方式与导向腔连接。

12、在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检测心输出量的设备,该设备包括:如上述的输送注射液的管路装置。

13、在本技术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生成心输出量的系统,该系统包括:上述的检测心输出量的设备;上述设备还包括:设备参数模块,用于获取校正心输出量的设备参数,和/或注射参数模块,用于获取校正心输出量的注射参数;

14、所述系统还包括:系数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设备参数和/或所述注射参数修正心输出量的校正系数;输出模块,用于根据被修正的心输出量的校正系数生成心输出量。

15、进一步地,至少部分所述设备参数被存储在存储器中。

16、进一步地,所述设备参数和/或所述注射参数经由心输出量控制导线被传输到所述系数生成模块以修正心输出量校正系数。

17、进一步地,,所述系统还包括:信号采集模块,用于实时获取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数据;计算模块,用于将所述信号采集模块所获取的所述检测数据转化成温度参数以传递给所述注射参数模块。

18、在本技术的第四方面,提出了一种生成心输出量的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用于校正心输出量的设备参数,和/或获取用于校正心输出量的注射参数;根据所述设备参数和/或所述注射参数修正心输出量的校正系数;根据被修正的心输出量的校正系数生成心输出量。

19、进一步地,所述设备参数包括:漂浮导管的长度、直径、腔数中的一个或多个。

20、进一步地,所述注射参数包括实时测得的注射液温度和/或注射流量。

21、由此,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例如以下的有益效果:

22、(1)通过在与配合漂浮导管的管路装置中设置检测注射液的温度传感器,从而可以方便地从检测端口将温度传感器置于管路装置内部以实时获取流经管路装置内部的注射液的温度数据。

23、(2)将检测端口设置在靠近第一端口处,可以利于获取冷注射液被初始注射进入时的温度数据,注射液测温点越靠近注射点,通过漂浮导管生成的心输出量值跟真实值越接近。

24、(3)备选地,对温度传感器探入管路本体内部的区段设置防护套,可以防止冷注射液直接冲击测温探头,导致测温探头变形测量不准或长期浸泡溶液导致探头失效。

25、(4)备选地,通过设置额外的密封腔,通过密封腔作为温度传感器测温探头部分的防护结构,也可以防止冷注射液直接冲击测温探头,导致测温探头变形测量不准或长期浸泡溶液导致探头失效。

26、(5)进一步地,将密封腔伸入管路本体内部与注射液接触的部分布置在管路本体内部的中心处,可以获取更为准确的注射液温度数据信息,减少管壁外部对测温的干扰。

27、(6)进一步地,将密封腔伸入管路本体内部与注射液接触的表面部分设计成圆滑流线型表面,以减少伸入管路本体内部的突出部分对管路装置内部流动的注射液的阻碍影响。

28、(7)进一步地,将密封腔设计成由薄的导热金属材料构成,可以提高温度传感器对流经的注射液的探测精度。

29、(8)进一步地,通过设置嵌在检测端口的导向腔而使得原管路装置形成三通结构,可以利于医务人员将温度传感器更灵活地布置到密封腔的探测位置,并且将密封腔通过镶嵌注塑方式与导向腔连接,可以提高密封性,防止注射液通过检测端口或导向腔向外泄露。

30、(9)本公开还通过获取注射液的实时检测温度,及时识别到冷注射液温度的实时变化,从而及时修正心输出量的校正系数,继而测得更为精准的心输出量,预防临床不良事件发生。

31、(10)进一步地,通过设置设备参数模块将不同规格型号的漂浮导管的参数预设并存储于存储器中,设置注射参数模块实时获取注射液的温度数据和注射量数据,从而将设备参数与注射参数一起共同修正心输出量校正系数,继而更为自动地生成心输出量,减轻医务工作者操作仪器设备的负担和失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