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肺结节定位装置及定位方法

文档序号:37000859发布日期:2024-02-09 12:44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肺结节定位装置及定位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的,尤其是一种肺结节定位装置及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1、随着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ct)的普及,肺结节的患者也日益增多,伴有肺癌高发因素的患者进行ct检查时尤为明显。而随着胸外科的发展,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为肺结节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一种微创的方式。

2、目前,已报道的肺结节术前定位方法繁多,其中应用最为广泛、成功率最高的是hookwire定位法,医生通过穿刺针将定位丝固定在肺结节上,此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缩短手术时间、减小手术创伤的优点,但是,当定位丝上的钩刺不牢靠的情况下,容易引起定位丝脱落的风险,进而使得在手术时无法精确查找肺结节的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能够精确地对肺结节进行定位,本发明提供一种肺结节定位装置及定位方法。

2、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肺结节定位装置及定位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肺结节定位装置及定位方法,包括穿刺针管、定位机构以及推动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定位块、定位弹簧、拉绳、第一固定组件以及第二固定组件,所述定位块滑动连接在穿刺针管中,所述推动机构用于推动定位块在穿刺针管中滑动,所述定位弹簧的一端活动设置在定位块上,所述定位块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拉绳的一端穿过定位弹簧与定位块连接,所述拉绳的另一端穿过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固定组件设置在定位块中,用于对拉绳进行固定,所述第二固定组件用于对定位块进行固定。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肺结节进行定位时,通过ct机对肺结节的位置进行确定,选择合适的角度将穿刺针管的尖端部刺入患者体内,使穿刺针管的尖端部移动到距离肺结节1.5cm处,推动机构将定位块推动至穿刺针管尖端位置处,第二固定组件将定位块固定在穿刺针管的尖端位置处,此时定位弹簧从穿刺针管中伸出,当定位弹簧推出穿刺针管后,拉动拉绳使得定位弹簧形成弧形圈形状,转动穿刺针管的方向,将定位弹簧套在肺结节上,继续拉动拉绳,使得定位弹簧固定在肺结节上,第一固定组件将拉绳进行固定,防止定位弹簧恢复竖直状态;由于定位机构的设置,使得定位弹簧牢靠的固定在肺结节上,进而减小定位弹簧掉落的概率,进而使得在做肺结节手术时能根据定位弹簧的位置精确找到肺结节的位置,且定位弹簧套设在肺结节上,减小肺结节破损的概率,进而减小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的概率。

5、可选的,所述定位机构还包括连接座以及连接头,所述连接座设置在定位块上,所述连接座上开设有内螺纹,所述连接头设置在定位弹簧靠近定位块的一端上,所述连接头上开设有外螺纹,所述拉绳穿过定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头固定连接。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头上设置有不同长度尺寸的定位弹簧,当ct机拍摄肺结节后,根据ct机显示的肺结节大小选择合适的定位弹簧尺寸,将带有不同尺寸定位弹簧的连接头螺纹连接在连接座上,使得对不同大小的肺结节选用不同尺寸的定位弹簧,进而减小由于定位弹簧过长,导致定位弹簧松动从肺结节上掉落的概率,或减小由于定位弹簧尺寸过小无法套设在肺结节上的概率。

7、可选的,所述第二固定组件包括阻挡块,所述阻挡块设置在靠近穿刺针管尖端的内周面上,所述定位块上开设有第一凹槽以及第二凹槽,所述阻挡块与定位块抵接,所述推动机构上设置有转动块,所述定位块上还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转动块可滑动在第三凹槽中。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定位块推动至穿刺针管的尖端处时,阻挡块进入到第一凹槽中且与定位块抵接,使得推动机构无法再推动定位块,此时定位弹簧已被推出穿刺针管,拉动拉绳使得定位弹簧形成弧形圈形状,转动穿刺针管的方向,将定位弹簧套在肺结节上,继续拉动拉绳,使得定位弹簧固定在肺结节上,当定位弹簧固定在肺结节上后,转动穿刺针管,直到阻挡块的位置与第二凹槽对应,推动第二推杆将阻挡块推出穿刺针管,由于在拉动拉绳时拉绳对定位块施加一个拉力,阻挡块的设置,使得拉绳无法拉动定位块,进而减小定位弹簧未套设在肺结节上定位块脱离穿刺针管的概率。

9、可选的,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包括拉簧、转动轴以及转动杆,所述转动轴设置在定位块内部,所述转动杆转动连接在转动轴上,所述拉簧的一端与定位块连接,所述拉簧的另一端与所述转动杆连接,所述转动杆靠近拉绳的一端与所述拉绳抵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定位弹簧套设在肺结节上后,拉簧对转动杆施加一个拉力,使得转动杆靠近拉绳的一端将拉绳抵接在定位块上,使得拉绳固定,进而减小因拉绳松动导致定位弹簧从肺结节上掉落的概率。

11、可选的,所述转动杆靠近拉绳的一端设置有倒斜面,所述转动杆靠近拉绳一端的高度大于远离拉绳一端的高度。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杆靠近拉绳的一端开设有倒斜面,减小转动杆靠近拉绳的一端与拉绳的接触面积,使得转动杆将拉绳更紧的将拉绳压覆在定位块上,转动杆靠近拉绳一端的高度大于远离拉绳一端的高度,减小转动杆将拉绳卡死的概率,使得需要拉动拉绳的拉力更小,进而可更轻松的拉动拉绳,进而减小由于转动杆向穿刺针管尖端方向转动过大无法将拉绳抵接在定位块上的概率。

13、可选的,所述第一固定组件还包括第一推杆以及第一把手,所述第一推杆滑动连接在推动机构中,所述定位块上还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把手设置在第一推杆上,所述第一推杆远离第一把手的一端与所述转动杆远离拉绳的一端抵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对肺结节第一次定位没有将定位弹簧套设在肺结节上时,通过第一把手推动第一推杆,使得第一推杆远离第一把手的一端推动转动杆转动,使得转动杆靠近拉绳的一端向远离穿刺针管尖端的方向移动,使得转动杆开设有倒斜面的一端脱离对拉绳的固定,在定位弹簧自身的弹力作用下,定位弹簧恢复伸直状态,之后重新将定位弹簧固定在肺结节上,由于设置了对拉绳的固定解除装置,进而使得穿刺针管能够重新对肺结节定位,进而无需对患者进行二次穿刺,进而减轻对患者的伤害,且减少穿刺针管的使用数量。

15、可选的,所述推动机构包括第二推杆以及第二把手,所述第二把手设置在第二推杆上,所述转动块设置在第二推杆远离第二把手的一端上。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把手推动第二推杆,使得第二推杆上的转动块插入到定位块上开设的第三凹槽中,当定位弹簧套设在肺结节上后,转动穿刺针管,由于转动块对定位块的位置进行固定,穿刺针管在转动时,定位块不会跟随转动,进而使得套设在肺结节上的定位弹簧不会转动,进而减小定位弹簧脱落得概率。

17、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定位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18、一种定位方法,包括一下步骤:

19、s1:通过ct机确定肺结节的位置,根据ct机显示的肺结节大小旋转合适的定位弹簧尺寸,将穿刺针管的尖端部刺入患者体内,使穿刺针管的尖端部距离肺结节1.5cm处;

20、s2:通过第二把手推动第二推杆,使得第二推杆推动转动块插入第三凹槽中,并推动定位块以及定位弹簧移动,使得定位块移动至穿刺针管的尖端处,使得阻挡块插入第一凹槽中对定外块进行阻挡,持续压紧第二推杆,使得定位块的位置固定,此时定位弹簧已被推出穿刺针管;

21、s3:当定位弹簧推出穿刺针管后,拉动拉绳使得定位弹簧形成弧形圈形状,转动穿刺针管的方向,将定位弹簧套在肺结节上,继续拉动拉绳,使得定位弹簧固定在肺结节上;

22、s4:当定位弹簧固定在肺结节上后,转动穿刺针管,直到阻挡块与定位块抵接,此时阻挡块的位置与第二凹槽对应,推动第二推杆将阻挡块推出穿刺针管;

23、s5:将穿刺针管以及第二推杆从患者体内取出,将多余的拉绳剪断。

24、可选的,所述s3步骤中还包括s31步骤;

25、s31:当定位弹簧未套中肺结节时,推动第一推杆,使得第一推杆推动转动杆转动,使得转动杆远离拉绳,解除对拉绳的固定,定位弹簧恢复到伸直状态,重新对肺结节进行定位。

26、综上所述,本发明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7、1. 由于定位机构的设置,使得定位弹簧牢靠的固定在肺结节上,进而减小定位弹簧掉落的概率,进而使得在做肺结节手术是能根据定位弹簧的位置精确找到肺结节的位置,且定位弹簧套设在肺结节上,减小肺结节破损的概率进而减小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的概率。

28、2. 连接头上设置有不同长度尺寸的定位弹簧,当ct机拍摄肺结节后,根据ct机显示的肺结节大小选择合适的定位弹簧尺寸,将带有不同尺寸定位弹簧的连接头螺纹连接在连接座上,使得对不同大小的肺结节选用不同尺寸的定位弹簧,进而减小由于定位弹簧过长,导致定位弹簧松动从肺结节上掉落的概率,或减小由于定位弹簧尺寸过小无法套设在肺结节上的概率。

29、3. 通过第一把手推动第一推杆,使得第一推杆远离第一把手的一端推动转动杆转动,使得转动杆靠近拉绳的一端向远离穿刺针管尖端的方向移动,使得转动杆开设有倒斜面的一端脱离对拉绳的固定,在定位弹簧自身的弹力作用下,定位弹簧恢复伸直状态,之后重新将定位弹簧固定在肺结节上,由于设置了对拉绳的固定解除装置,进而使得穿刺针管能够重新对肺结节定位,进而无需对患者进行二次穿刺,进而减轻对患者的伤害,且减少穿刺针管的使用数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