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眼表引流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17349发布日期:2024-03-05 15:08阅读:12来源:国知局
一种眼表引流物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眼部植入物,尤其涉及一种眼表引流物。


背景技术:

1、青光眼是全球首位不可逆性致盲眼病,主要累及女性和亚洲人群。随着人口老龄化,青光眼的患病率逐年增加。

2、眼压(iop)是青光眼的独立危险因素,导致青光眼视神经进一步损伤,控制眼压是一种经济的做法。在发展中国家,手术治疗青光眼可作为较好的青光眼治疗方式。目前的治疗青光眼手术类别较多,如激光治疗、小梁切除术、引流装置和migs。各种手术术式或设备均存在一定局限,例如激光治疗的有效时间短,小梁切除术的术后并发症较多,引流装置的创口较大,migs的降眼压效果有限。

3、以下引流方式也存在各自的缺点:

4、前房-小梁migs引流:使用引流管或引流钉穿透小梁网,连通前房和schlemm管,在前房压力作用下,将房水通过引流装置导入schlemm管,schlemm管中的房水经集合管和巩膜静脉完成房水循环。经过以上过程,前房房水减少,眼压降低。但是该引流方法的降压能力有限,适合治疗中早期青光眼患者。并且部分患者存在schlemm管堵塞或粘黏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连通前房和小梁网不能很好的起到降低眼压的效果。

5、滤过泡migs引流:使用外科手术或其他方式分离结膜或巩膜,形成滤过泡空间。使用引流管经巩膜穿透小梁网,连通前房和滤过泡。在前房压力作用下,将房水通过引流管导入滤过泡空间,房水经有巩膜吸收,完成房水循环。经过以上过程,前房房水减少,眼压降低。该引流方法的引流效果与滤过泡形态有直接关系。巩膜和结膜的再生能力较强,在手术造滤过泡后,有瘢痕化风险,降低引流效果。并且滤过泡位于眼表,对患者的外貌有一定影响,部分患者对该手术有抵触情绪。

6、另外,干眼症是一种常见疾病,当眼泪不能为眼睛提供足够的润滑时就会发生。由于多种原因,眼泪可能不充足且不稳定。例如,如果眼泪分泌不足或质量不高,就会出现干眼症。这种泪液的不稳定性会导致眼睛表面的炎症和损伤。目前治疗干眼症的主流方法为滴眼药水,但是眼药水依从性差,病人难以长期使用而不遗漏。

7、现有技术中也披露了将房水引流至眼表既能治疗青光眼疾病,同时还能治疗干眼病的眼表引流物,除引流管道的管壁材料及光滑度外,眼表引流物中引流管道的形态设计、长度及弯曲数、管道内径等都会影响引流效果和植入体积,例如当眼表引流物的管道植入长度太长或弯曲太多时,长久之后容易使得房水中的少量蛋白质大分子逐渐沉积,使管道阻塞而影响引流效果,同时还会使引流物植入体积增大,而同时引流管道还需要保持具体一定的阻力,避免引流太快而引起低眼压。因此,现有的眼表引流物在解决上述问题方面还需提升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眼表引流物,包括引流入口和引流出口,以及连通所述引流入口和引流出口的引流通道本体;所述引流入口用于插入眼内的前房,所述引流出口用于露出眼表;所述引流通道本体整体形态呈j形,包括呈直线形的近端引流通道和呈弧线形的远端引流通道;所述引流通道本体还连接有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用于与眼内组织相结合。

2、优选的,所述远端引流通道的末端设置有引流部,所述引流部呈锥形结构或者所述引流部的横截面呈圆形、半圆形、矩形、梯形、跑道形。

3、优选的,所述引流部上形成有与所述远端引流通道连通的引流出口,所述引流出口位于所述引流部的外端面;优选地,所述引流部呈锥形结构,所述引流出口位于所述锥形结构的锥尖一端。

4、优选的,所述远端引流通道的末端连接有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用于固定在结膜下;所述远端引流通道靠近所述第二固定部的部分露出眼表形成引流部,所述露出眼表部分的引流部上设有引流出口;或者所述远端引流通道的末端作为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用于固定在结膜下,所述远端引流通道靠近所述第二固定部的部分露出眼表形成引流部,沿所述引流部的轴线方向,所述远端引流通道上自所述引流部至所述末端的至少靠近引流部的部分被轴向切除,所述远端引流通道被轴向切除后的露出眼表的部分形成有引流出口。

5、优选的,所述远端引流通道包括第一弯曲引流通道和第二弯曲引流通道,所述第一弯曲引流通道与所述近端引流通道连接。

6、优选的,所述第一弯曲引流通道的曲率为0.09~0.11,所述第二弯曲引流通道的曲率为0.05~0.07。

7、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相对于所述引流通道本体对称设置的固定翼,所述固定翼上具有缝合孔;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引流通道本体一体成型。

8、优选的,所述引流入口具有斜截面,所述斜截面与所述近端引流通道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30°~45°;优选地,所述引流通道本体的横截面为圆环形,其内径范围为0.04mm~0.1mm,外径范围为0.25mm~0.35mm。

9、优选的,所述近端引流通道包括第一近端引流通道和第二近端引流通道,所述第二近端引流通道与所述第一弯曲引流通道连接。

10、优选的,所述近端引流通道的长度为5mm~15mm,所述远端引流通道的长度为25mm~35mm,所述引流通道的总长度为30mm~50mm。

1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公开的眼表引流物,包括引流入口和引流出口,以及连通引流入口和引流出口的引流通道本体;引流入口用于插入眼内的前房,引流出口用于露出眼表;引流通道整体形态呈j形,包括呈直线形的近端引流通道和呈弧线形的远端引流通道;引流通道本体还连接有第一固定部,第一固定部用于与眼内组织相结合。在本发明中,眼表引流物能够建立前房至眼表的人工引流通道,引流眼内房水,降低眼压,治疗青光眼;同时还能够将前房的液体引流至眼表,治疗干眼症。第一固定部与眼内组织结合固定,当眼睛受到外力挤压或碰撞时,眼表引流物不会产生移位;本申请的眼表引流物结构简单,体积小,对眼部造成的创伤小,引流效果佳,不容易造成管道堵塞,同时也避免引流太快而引起低眼压,引流出口与原结膜创口较远,不会发生堵管。



技术特征:

1.一种眼表引流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流入口和引流出口,以及连通所述引流入口和引流出口的引流通道本体;所述引流入口用于插入眼内的前房,所述引流出口用于露出眼表;所述引流通道本体整体形态呈j形,包括呈直线形的近端引流通道和呈弧线形的远端引流通道;所述引流通道本体还连接有用于对所述引流通道本体靠近引流入口的一端进行固定的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用于与眼内组织相结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表引流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端引流通道的末端设置有引流部,所述引流部呈锥形结构或者所述引流部的横截面呈圆形、半圆形、矩形、梯形、跑道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眼表引流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部上形成有与所述远端引流通道连通的引流出口,所述引流出口位于所述引流部的外端面;优选地,所述引流部呈锥形结构,所述引流出口位于所述锥形结构的锥尖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表引流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端引流通道的末端连接有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用于固定在结膜下,所述远端引流通道靠近所述第二固定部的部分露出眼表形成引流部,所述露出眼表部分的引流部上设有引流出口;或者,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眼表引流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端引流通道包括第一弯曲引流通道和第二弯曲引流通道,所述第一弯曲引流通道与所述近端引流通道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眼表引流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曲引流通道的曲率为0.09~0.11,所述第二弯曲引流通道的曲率为0.05~0.07。

7.根据权利要求1~4或6任一项所述的眼表引流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相对于所述引流通道本体对称设置的固定翼,所述固定翼上具有缝合孔;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引流通道本体一体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眼表引流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入口具有斜截面,所述斜截面与所述近端引流通道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30°~45°;优选地,所述引流通道本体的横截面为圆环形,其内径范围为0.04mm~0.1mm,外径范围为0.25mm~0.35mm。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眼表引流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端引流通道包括第一近端引流通道和第二近端引流通道,所述第二近端引流通道与所述第一弯曲引流通道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4、6或8~9任一项所述的眼表引流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端引流通道的长度为5mm~15mm,所述远端引流通道的长度为25mm~35mm,所述引流通道的总长度为30mm~50mm。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眼表引流物,包括引流入口和引流出口,以及连通引流入口和引流出口的引流通道本体;引流入口用于插入眼内的前房,引流出口用于露出眼表;引流通道整体形态呈J形,包括呈直线形的近端引流通道和呈弧线形的远端引流通道;引流通道本体还连接有用于对所述引流通道本体靠近引流入口的一端进行固定的第一固定部,第一固定部用于与眼内组织相结合。在本发明中,眼表引流物能够建立前房至眼表的人工引流通道,引流眼内房水,降低眼压,治疗青光眼;同时还能够将前房的液体引流至眼表,治疗干眼症。本申请的眼表引流物结构简单,体积小,对眼部造成的创伤小,引流效果佳,不容易造成管道堵塞,同时也避免引流太快而引起低眼压。

技术研发人员:阚敏,王佳玉,国良,王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朗目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