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丝递送装置

文档序号:37491806发布日期:2024-04-01 14:00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导丝递送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是涉及一种导丝递送装置。


背景技术:

1、微创手术是一种通过小切口或自然腔道进入体内进行手术操作的技术,相比传统开放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疼痛少等优点。导丝作为微创手术中的辅助工具,能够帮助医生进行准确定位、引导手术器械的进入以及进行特定治疗,而导丝的介入通常需要使用导丝递送装置。

2、相关技术中,一种导丝递送装置包括安装台、第一递送组件、第一伺服电机、第二递送组件和第二伺服电机。第一递送组件、第一伺服电机、第二递送组件和第二伺服电机均安装在安装台,第一伺服电机用于驱动第一递送组件,第二伺服电机用于驱动第二递送组件。其中,第一递送组件包括第一夹持轮和第二夹持轮,第一夹持轮和第二夹持轮能够对导丝进行夹持,第一伺服电机驱动第一夹持轮转动。第二夹持组件包括第三夹持轮和第四夹持轮,第三夹持轮和第四夹持轮能够对导丝进行夹持,第二伺服电机驱动第三夹持轮转动。当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二伺服电机转动时,第一夹持轮、第二夹持轮、第三夹持轮和第四夹持轮转动,导丝被递送。

3、但是,由于导丝的递送需要通过经过第一夹持轮和第二夹持轮的夹持以及第三夹持轮和第四夹持轮的夹持,如果任意一个夹持轮存在一定的污染,导丝会随着存在一定的污染,对后续的微创手术造成不良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减少导丝在递送过程中的污染,本技术提供一种导丝递送装置。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导丝递送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导丝递送装置,包括基座,其设置有安装座;四组设置于安装座的驱动轮,其中两组驱动轮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且轮面相对,另外两组驱动轮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且轮面相对,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互垂直,导丝悬浮设置于四组驱动轮围成的间隙;每组驱动轮沿导丝的轴向间隔有多个,每组内相邻的两个驱动轮之间设置有用于使两者同步旋转的同步组件,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两组驱动轮之间设置有用于使该两组驱动轮的转向相反的反向组件,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两组驱动轮之间设置有用于使该两组驱动轮的转向相反的反向组件;驱动组件,其设置有两个、并分别和两个反向组件对应,驱动组件的一侧连接于安装座,另一侧连接于反向组件,用于驱动驱动轮转动;驱动轮沿其圆周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磁块,导丝和驱动轮相对的一侧沿其轴向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磁块,第一磁块和第二磁块相互排斥。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使用导丝递送装置对导丝进行递送时,将导丝伸入四组驱动轮所围成的间隙内,在四组驱动轮上的第一磁块和导丝上的第二磁块之间的斥力作用下,导丝的上下左右四个方向均被排斥,从而使导丝悬浮设置于四组驱动轮所围成的间隙。当驱动组件工作后,在同步组件的作用下,所有驱动轮转动,同时在反向组件的作用下,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两组驱动轮的转向相反,从而使得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两组驱动轮靠近导丝一侧的线速度方向相同。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两组驱动轮的运动原理同理。由于驱动轮上的第一磁块和导丝上的第二磁块之间存在斥力,因此,当驱动轮转动时,驱动轮上的第一磁块会在导丝轴向方向上产生线速度,会推动导丝上导丝移动,从而完成导丝的递送。在导丝递送的过程中,导丝由于处于悬浮状态,不和驱动轮产生接触,因此避免了驱动轮的污染,从而减少了导丝在递送过程中的污染。

5、可选的,所述驱动轮包括转动杆和轮体,转动杆转动设置于所述安装座,轮体同轴固定于转动杆;所述同步组件包括皮带和两个带轮,皮带的两端分别套设在两个带轮上,两个带轮分别同轴固定于同一组内相邻的两个转动杆。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其中一个转动杆转动时,转动杆上的带轮同步转动,然后通过皮带带动另外一个带轮同向转动,从而实现相邻的两个转动杆同步同向转动,每两个相邻的驱动轮之间均设置同步组件,从而保证同一组内所有轮体转动的一致性,使得同一组内的第一磁块的线速度的方向相同,对导丝的驱动力方向相同,实现导丝的稳定递送。

7、可选的,所述驱动轮包括转动杆和轮体,转动杆转动设置于所述安装座,轮体同轴固定于转动杆;所述同步组件包括换向轮和两个同步齿轮,两个同步齿轮分别同轴固定在同一组内相邻的两个转动杆,换向轮转动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且分别和两个同步齿轮啮合。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其中一个转动杆转动时,带动其上的同步齿轮转动,同步齿轮转动后带动换向轮沿相反方向转动,然后换向轮带动另外一个同步齿轮转动且两者转向相反,因此,两个同步齿轮的转向相同,最终实现相邻的两个转动杆转动方向相同。每两个相邻的驱动轮之间均设置同步组件,从而保证同一组内所有轮体转动的一致性,实现导丝的稳定递送。

9、可选的,所述反向组件包括两个相互啮合的驱动齿轮,两个驱动齿轮分别和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两组驱动轮对应,或者两个驱动齿轮分别和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两组驱动轮对应,其中一个驱动齿轮同轴固定于其中一组的一个转动杆,另外一个驱动齿轮同轴固定于另外一组的一个转动杆。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其中一个转动杆带动其上的驱动齿轮转动时,该驱动齿轮带动另外一个驱动齿轮沿反方向转动,从而使两个转动杆的转向相反。

11、可选的,所述反向组件包括一个反向带和两个驱动带轮,两个驱动带轮分别和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两组驱动轮对应,或者两个驱动齿轮分别和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两组驱动轮对应,其中一个驱动带轮同轴固定于其中一组的一个转动杆,另外一个驱动带轮同轴固定于另外一组的一个转动杆;反向带的一端套设在其中一个驱动带轮,另一端旋转180°后套设在另外一个驱动带轮。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其中一个驱动带轮转动时,通过反向带带动另外一个驱动带轮转动。由于反向带被扭转180°,所以两个驱动带轮的转向相反,从而使得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两组驱动轮的转向相反,或者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两组驱动轮的转向相反,使得导丝相对的两侧的第一磁块的线速度方向相同。

13、可选的,其中一个所述转动杆伸出所述安装座,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和传动件,驱动电机固定于安装座,传动件的一端连接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另一端连接于伸出于所述安装座的所述转动杆。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电机的输出端转动时,传动件将电机的动力传动至转动杆,从而带动转动杆转动,转动杆通过反向组件带动另外一个转动杆转动。

15、可选的,所述传动件包括传动带和两个动力传动轮,其中一个动力传动轮固定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另外一个动力传动轮同轴固定于伸出于所述安装座的所述转动杆,传动带的两端分别套设于两个动力传动轮。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转动时,固定于其上的动力传动轮转动,经过传动带的传动,另一个动力传动轮转动,从而带动转动杆转动。

17、可选的,所述轮体的轮面沿其圆周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用于容纳第一磁块的第一安装孔;每两个相邻的第一安装孔之间设置有第二安装孔,第二安装孔位于所述轮体的侧面。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磁块为购买的标准件,如果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均沿轮体的轮面间隔设置,当轮体的直径欲进一步减小时,相邻的两个第一磁块就会产生干涉。通过本技术实施例的设置方式,相对于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都设置于轮面上,可使得轮体的直径进一步减小,从而减小了导丝递送装置整体的尺寸。

19、可选的,所述安装座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第三本体和第四本体,四者围成容纳所述轮体的空腔,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相互固定,第二本体和第三本体相互固定,第三本体和第四本体相互固定,第四本体和第一本体相互固定;第一组驱动轮的两端分别安装于第一本体和第四本体,第二组驱动轮的两端分别安装于第二本体和第三本体,第三组驱动轮的两端分别安装于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第四驱动轮的两端分别安装于第三本体和第四本体。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这样的设置,由于安装座分体设置,更加方便四组驱动轮的安装,除此之外,当同步组件采用皮带和带轮的方式时,通过在相邻的两个本体之间垫垫片即可调节皮带的张紧度,从而保证同步组件的良好运行。

21、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2、当工作人员使用导丝递送装置对导丝进行递送时,将导丝伸入四组驱动轮所围成的间隙内,在四组驱动轮上的第一磁块和导丝上的第二磁块之间的斥力作用下,导丝的上下左右四个方向均被排斥,从而使导丝悬浮设置于四组驱动轮所围成的间隙。当驱动组件工作后,在同步组件的作用下,所有驱动轮转动,同时在反向组件的作用下,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两组驱动轮的转向相反,从而使得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两组驱动轮靠近导丝一侧的线速度方向相同。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两组驱动轮的运动原理同理。由于驱动轮上的第一磁块和导丝上的第二磁块之间存在斥力,因此,当驱动轮转动时,驱动轮上的第一磁块会在导丝轴向方向上产生线速度,会推动导丝上导丝移动,从而完成导丝的递送。在导丝递送的过程中,导丝由于处于悬浮状态,不和驱动轮产生接触,因此避免了驱动轮的污染,从而减少了导丝在递送过程中的污染。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