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辅助肺部发育的仿生子宫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16887发布日期:2023-11-30 09:1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可辅助肺部发育的仿生子宫系统,其包括生物袋,其特征在于,生物袋设置能够使球囊引导结构进入且不漏液的防漏进入器械;所述生物袋外部连接微流控氧合器动静脉回路、羊水输入结构和防漏液结构;所述微流控氧合器动静脉回路与生物袋可拆卸连接,所述羊水输入结构与生物袋可拆卸连接;所述羊水输入结构包括蠕动泵、流量传感器和过滤器;蠕动泵、流量传感器和过滤器通过管路固定连接,过滤器后端管路连接在生物袋第一端的液体入口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辅助肺部发育的仿生子宫系统,其特征在于,防漏进入器械设置在生物袋对应早产儿头部的区域;防漏进入器械为设有实现球囊引导结构进入的引导通道及防漏液单向阀的器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辅助肺部发育的仿生子宫系统,其特征在于,防漏进入器械包括第一防漏结构与第二防漏结构;第一防漏结构与第二防漏结构组合设置在生物袋上;第一防漏结构结构与第二防漏结构上设置实现球囊引导结构进入的引导通道;且生物袋上设置保证球囊引导结构进入的手术器械置入孔;所述第一防漏结构与生物袋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防漏结构设置在第一防漏结构上;第一防漏结构与第二防漏结构组合后为密封的组合方式,第一防漏结构与第二防漏结构通过对应的螺纹结构组合或者通过套接胶粘的方式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辅助肺部发育的仿生子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术器械置入孔的直径大于球囊引导结构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辅助肺部发育的仿生子宫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防漏结构包括第一圆柱块和挡板,所述挡板设置在第一圆柱块上,挡板与第一圆柱块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圆柱块第一侧设置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为圆形,第一凹槽的直径小于第一圆孔的直径;在所述第一圆柱块第一凹槽上部设置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形状为矩形,所述第二凹槽长度小于第一凹槽的直径,第二凹槽与第一凹槽深度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辅助肺部发育的仿生子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两侧分别设置第二圆孔,挡板可设置在第二圆孔内,挡板沿着第二圆孔活动;所述第一圆柱块中间设置第三圆孔,所述第三圆孔为通孔,所述第三圆孔的直径小于第一凹槽的直径;所述第一圆柱块第二侧设置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直径大于第三圆孔;所述第一圆柱块外侧设置螺纹;所述挡板主体为圆板,所述圆板直径大于第三圆孔,所述圆板上部设置矩形板,所述矩形板厚度与圆板的厚度相同,所述矩形板顶部中心设置第四凹槽,所述第四凹槽内设置一连接杆;所述矩形板的两侧分别设置圆柱杆,所述圆柱杆直径与第二圆孔直径相同,圆柱杆可安装在第二圆孔内部;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扭转弹簧,所述扭转弹簧第一端压在挡片上,扭转弹簧第二端压在第一圆柱块上,扭转弹簧将挡板和第一圆柱块压紧,挡板压在第一圆柱块第三圆孔上;所述挡板与第一圆柱块接触的一侧设置密封垫,所述密封垫直径大于第三圆孔,所述密封垫为软质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辅助肺部发育的仿生子宫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防漏结构底部设置固定片,固定片固定在生物袋上;所述固定片为任意形状,固定片中间设置第一圆孔,所述第一圆孔直径大于手术器械置入孔;所述固定片上设有黏胶,固定片可直接粘附在生物袋上;所述固定片与第一圆柱块为可拆卸连接,且固定片上的第一圆孔与第一圆柱块的第三圆孔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辅助肺部发育的仿生子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漏结构包括第二圆柱块、圆杆和防漏块;所述圆杆第一端与第二圆柱块固定连接,圆杆第二端与防漏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圆柱块底部设置第四凹槽,所述第四凹槽内部设有与第一圆柱块外侧螺纹适配的螺纹;所述圆杆内部设置供支气管镜进入的通道;所述防漏块为圆柱形,顶部设置第五凹槽,所述第五凹槽内固定一防漏片,所述防漏片中间设置十字开口,可阻断液体流出并且可以伸入支气管镜。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辅助肺部发育的仿生子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袋第一端设置液体入口,生物袋第二端设置液体出口;早产儿置入生物袋中后,头部放置在液体出口,尾部放置在液体入口。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辅助肺部发育仿生子宫系统,其包括生物袋;生物袋设置能够使球囊引导结构进入且不漏液的防漏进入器械;防漏进入器械设置在生物袋对应早产儿头部的区域;防漏进入结构为设有实现球囊引导结构进入的引导通道及防漏液单向阀的器械;防漏进入器械包括第一防漏结构与第二防漏结构;第一防漏结构与第二防漏结构组合设置在生物袋上;第一防漏结构结构与第二防漏结构上设置实现球囊引导结构进入的引导通道,且生物袋上设置保证球囊引导结构进入的手术器械置入孔。通过设置双层防漏液结构的设置保证了在胎儿支气管镜通过套管针穿过生物袋进入胎儿气道时,生物袋不会出现漏液的现象,不会造成生物袋内感染。

技术研发人员:马立霜,魏延栋,刘超,李景娜,王莹,祝夕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10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