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束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74363发布日期:2023-06-15 13:05阅读:30来源:国知局
医用束带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具体地,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用束带。


背景技术:

1、在预防接种门诊,经常会遇到一个家长带着孩子前来接种,而大部分小孩需要一次进行两针次的疫苗接种,一个家长对儿童进行约束和固定就会有一定的困难,同时还要耗费一定的时间按压,待没有出血后才能进行另外一针的接种,此种容易导致接种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医用束带,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接种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医用束带,包括:第一带体,所述第一带体能够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在所述第一带体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带体与患者的腰部分离,在所述第一带体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带体穿戴在患者的腰部上;两个第二带体,两个所述第二带体间隔开设于所述第一带体的外侧,每个所述第二带体能够在第三状态和第四状态之间切换,在所述第二带体处于所述第三状态时,所述第二带体与患者的上肢分离,在所述第二带体处于所述第四状态时,所述第二带体穿戴在患者的上肢上。

3、可选地,所述第一带体和/或所述第二带体为柔性件。

4、可选地,所述第一带体沿自身长度方向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可拆卸地连接。

5、可选地,所述第一带体包括第一片体和第二片体,所述第一片体沿自身长度方向具有第三端和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二片体沿自身长度方向具有第四端和所述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三端与所述第四端和所述第二端中的一个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四端和所述第二端中的另一个可拆卸地连接。

6、可选地,所述第一带体上可拆卸的两个端部通过磁吸件可拆卸地连接,或通过魔术贴可拆卸地连接。

7、可选地,处于所述第二状态的所述第一带体形成第一中空环形空间,处于所述第四状态的所述第二带体形成第二中空环形空间,所述第一中空环形空间和/或所述第二中空环形空间的径向尺寸可调。

8、可选地,所述第二带体在所述第一带体的高度方向上的位置可调。

9、可选地,所述第二带体为啪啪尺。

10、可选地,所述第二带体内部嵌设有沿自身长度方向延伸的金属塑形条。

11、可选地,所述第一带体沿自身高度方向包括:上带体、中间带体和下带体,所述上带体位于所述中间带体的高度方向的一端,所述下带体位于所述中间带体的高度方向的另一端,所述上带体的长度方向的一端和所述上带体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可拆卸地连接,所述下带体的长度方向的一端和所述下带体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可拆卸地连接,所述中间带体的弹性大于所述上带体和所述下带体的弹性。

12、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医用束带采用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相结合的结构,有利于接种过程中对于患者的固定,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13、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技术特征:

1.一种医用束带,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带体和/或所述第二带体为柔性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带体沿自身长度方向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可拆卸地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用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带体包括第一片体和第二片体,所述第一片体沿自身长度方向具有第三端和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二片体沿自身长度方向具有第四端和所述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三端与所述第四端和所述第二端中的一个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四端和所述第二端中的另一个可拆卸地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医用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带体上可拆卸的两个端部通过磁吸件可拆卸地连接,或通过魔术贴可拆卸地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束带,其特征在于,处于所述第二状态的所述第一带体形成第一中空环形空间,处于所述第四状态的所述第二带体形成第二中空环形空间,所述第一中空环形空间和/或所述第二中空环形空间的径向尺寸可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带体在所述第一带体的高度方向上的位置可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带体为啪啪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带体内部嵌设有沿自身长度方向延伸的金属塑形条。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带体沿自身高度方向包括: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医用束带,包括:第一带体,所述第一带体能够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在所述第一带体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带体与患者的腰部分离,在所述所述第一带体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带体穿戴在患者的腰部上;两个第二带体,两个所述第二带体间隔开设于所述第一带体的外侧,每个所述第二带体能够在第三状态和第四状态之间切换,在所述第二带体处于所述第三状态时,所述第二带体与患者的上肢分离,在所述第二带体处于所述第四状态时,所述第二带体穿戴在患者的上肢上。本技术的医用束带能够提高预防接种的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江琼辉,王方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琼辉
技术研发日:20230216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