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针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86669发布日期:2023-06-17 10:23阅读:24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针刀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多功能针刀。


背景技术:

1、针刀可以刺入皮下深部到病变处进行切割、剥离及松解等刺激,是在中医“九针”基础上有机结合现代医学外科手术刀与手术的治疗器具,其主要适应症是软组织损伤性疾病和骨关节疾病。

2、目前临床应用常规直型针刀在治疗需要注射药物的病损须反复进行拔出针刀插入注射器针头等操作,不仅极大增添患者痛苦,更易对周围健康组织造成额外损伤。在切割病损腱鞘或者卡压神经的韧带时易偏离、滑脱进而损伤肌腱或神经血管。在治疗骨关节病变时,由于骨与关节的特殊结构,其病损软组织常不处于同一平面,用现有的直型针刀或单纯勾刀难以进入关节及调整角度等对病损点进行精确的治疗。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针刀的结构设计不完善、治疗精确度需提升的不足,提供一种可调整多角度进行勾割及注射药物的多功能针刀,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多功能针刀,包括:

3、手柄,所述手柄下端设置有针管,所述针管下端设置有刀刃;

4、所述刀刃上端设置有调节机构;

5、所述手柄一侧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内部活动连接有推动杆,所述刀刃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件,连接件上端固定连接有活动件,所述针管与连接件通过活动件活动连接,所述活动件设置有两个,右侧所述活动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推动杆内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尾端固定连接有延伸竖杆,所述延伸竖杆下端一侧固定连接有齿牙,右侧所述活动件固定的齿轮与齿牙啮合连接。

6、优选的,所述针管内部开设为空腔,所述延伸竖杆位于空腔内壁一侧。

7、优选的,所述推动杆呈矩形状,所述推动杆外部套设有橡胶层。

8、优选的,所述手柄顶部开设有连接槽,所述针管顶部与手柄底部固定穿插,所述手柄中心处开设有圆孔槽,所述圆孔槽位于连接槽与针管之间。

9、优选的,所述手柄内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连接杆与限位槽活动穿插。

10、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1、本实用新型利用针管前端的刀刃纵向刺入皮肤肌腱层后,手动向下推动手持柄处的推动杆,推动杆受力向下移动时带着连接杆和延伸竖杆同步向下移动,当延伸竖杆向下运动时下端固定的齿牙通过与活动件处的齿轮啮合连接,带着齿轮转动,当齿轮转动时带着连接件和刀刃进行角度倾斜的转动,使刀刃远端弯曲,勾住鞘管后进行勾割,向上推动推动杆,使刀刃远端伸直后拔出整个针刀即可,同时手柄上端开设的连接槽用于和针筒的接口连接,针管内部开设为空腔中空状态类似注射器针头,可在刀刃刺入病灶处后直接外接针筒注射药物直达患处。



技术特征:

1.多功能针刀,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针刀,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管(7)内部开设为空腔,所述延伸竖杆(5)位于空腔内壁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针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杆(2)呈矩形状,所述推动杆(2)外部套设有橡胶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针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1)顶部开设有连接槽(12),所述针管(7)顶部与手柄(1)底部固定穿插,所述手柄(1)中心处开设有圆孔槽,所述圆孔槽位于连接槽(12)与针管(7)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针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1)内部开设有限位槽(11),所述连接杆(4)与限位槽(11)活动穿插。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多功能针刀,包括手柄,所述手柄下端设置有针管,所述针管下端设置有刀刃。本技术利用针管前端的刀刃纵向刺入皮肤肌腱层后,手动向下推动手持柄处的推动杆,推动杆受力向下移动时带着连接杆和延伸竖杆同步向下移动,当延伸竖杆向下运动时下端固定的齿牙通过与活动件处的齿轮啮合连接,带着齿轮转动,当齿轮转动时带着连接件和刀刃进行角度倾斜的转动,使刀刃远端弯曲,勾住鞘管后进行勾割,向上推动推动杆,使刀刃远端伸直后拔出整个针刀即可,同时手柄上端开设的连接槽用于和针筒的接口连接,针管内部开设为空腔中空状态类似注射器针头,可在刀刃刺入病灶处后直接外接针筒注射药物直达患处,若患处存在积液也可直接进行抽取。

技术研发人员:王诗奡,滕居赞,车思锦,陈志鹏,叶红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王诗奡
技术研发日:20230221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