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换向式鼻导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16619发布日期:2023-10-22 07:34阅读:25来源:国知局
可换向式鼻导管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材,具体地涉及一种可换向式鼻导管。


背景技术:

1、鼻导管是使用氧疗仪器过程中常用的用于与患者鼻腔连通的医疗器材。常见的鼻导管多如公告号cn 209405437 u所示,具有用于与鼻腔连接的鼻管和与鼻管相连通的用于进气的进气管件。为了和使用者的面部贴合,通常鼻管设置于翼状延伸片上,同时为了使用方便,用于进气的进气管会与翼状延伸片平行延伸,来便于限定进气管的延伸方向,使得进气管不易折弯,保证进气管的内部流通流畅性。但此种鼻导管的进气管的延伸方向是单一方向,其不可变换与鼻管之间的连接方向,使得患者仅可靠一边卧躺,无法随意换向,这给长期使用带来极大不便,给患者造成额外的痛苦。

2、如公告号cn 216963238 u揭示了一种可换向的鼻导管,但该鼻导管的换向是通过用压装工具重新拆卸组装支撑架和鼻导管实现的,十分繁琐不便,并且需要使用胶体来粘接保证内部连接的密封性,不便于实际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换向式鼻导管。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3、可换向式鼻导管,包括具有中空腔的本体,所述本体的上端面上设有一对鼻插管,所述本体的两侧设有与面颊相匹配的连接翼部,所述本体的前端面上设置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枢轴连接有一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中空腔和鼻插管三者相连通,所述连接管的第一连接端与所述进气口枢轴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接端的外壁套设有密封圈来密封其与所述进气口的连接处;所述连接管的管体内端面上设置有卡块,所述本体至少在其前端面的左右两侧边上分别设置有一个与所述卡块相匹配的卡口,所述连接管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端相对所述本体旋转,并通过所述卡块与卡口卡接来限定其相对所述本体的位置。

4、优选的,所述本体包括壳体、连接框架和盖体,所述盖体盖设于所述壳体的开口上,所述连接框架套设于所述壳体的背面,所述连接框架具有一组卡爪,所述卡爪穿过所述壳体与所述盖体卡接,使得所述盖体密封所述开口,所述进气口位于所述盖体上。

5、优选的,所述连接管 的第一连接端与其管体之间呈l型,所述连接管的管体的内端面为平面并与所述盖体平行,所述第一连接端的端口上均布有一组弹性卡爪,所述弹性卡爪与所述进气口的内端口卡接,以使得所述第一连接端相对所述进气口枢转。

6、优选的,所述进气口的外端口外设置有台阶面,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盖体滑动抵接,所述密封圈卡设于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台阶面之间,以密封所述第一连接端和进气口的连接处。

7、优选的,所述卡口位于所述盖体的左右两侧边,且所述盖体的左右两侧边上设置有与所述卡块相匹配的导向滑槽,所述卡口位于所述导向滑槽的末端。

8、优选的,所述盖体的内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壳体的内腔相匹配的凸部,所述盖体与所述壳体紧配合时,所述凸部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形成面接触,所述盖体和壳体共同限定所述中空腔。

9、优选的,所述壳体、鼻插管和连接翼部三者一体成型。

10、优选的,两个所述连接翼部的外端之间连接有与头部相匹配的弹力带,所述弹力带的中间部具有环状支撑部,所述连接翼部的外端上设置有调节扣,所述弹力带的端部穿设于所述调节扣内,并通过移动来调节两个所述连接翼部的外端之间的弹力带的长度。

11、优选的,所述连接管的第二连接端连接有波纹管,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波纹管的连接处套设有保护套。

12、优选的,所述波纹管上套设有一卡扣,所述卡扣具有定位销和与所述定位销相卡接或相分离的连接片,所述卡扣与所述弹力带卡接以将所述波纹管锁定于所述弹力带上。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

14、1、将连接管与本体之间枢轴连接,使得连接管不用拆卸即可实现相对所述本体进行换向,来便于适配使用者的睡姿,便捷使用,同时在连接管与本体之间设置卡块和卡口,来限定所述连接管与本体之间的相对位置,保证所述连接管与本体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且方便快捷;

15、2、连接管和波纹管之间设置有保护套来保护二者的连接处,可以提高二者连接的稳定性和有效性,避免二者连接处断裂并提高二者连接处的刚性,保证内部流动的流畅性;

16、3、在波纹管上设置可与弹力带连接的卡扣,使得使用过程中可以将波纹管锁定于弹力带上,使得可以分担一部分波纹管的重量,提高波纹管的稳定性,便捷使用。



技术特征:

1.可换向式鼻导管,包括具有中空腔(100)的本体(1),所述本体(1)的上端面上设有一对鼻插管(2),所述本体(1)的两侧设有与面颊相匹配的连接翼部(3),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的前端面上设置有进气口(101),所述进气口(101)枢轴连接有一连接管(4),所述连接管(4)、中空腔(100)和鼻插管(2)三者相连通,所述连接管(4)的第一连接端(401)与所述进气口(101)枢轴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接端(401)的外壁套设有密封圈(5)来密封其与所述进气口(101)的连接处;所述连接管(4)的管体内端面上设置有卡块(6),所述本体(1)至少在其前端面的左右两侧边上分别设置有一个与所述卡块(6)相匹配的卡口(7),所述连接管(4)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端(401)相对所述本体(1)旋转,并通过所述卡块(6)与卡口(7)卡接来限定其相对所述本体(1)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换向式鼻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包括壳体(103)、连接框架(104)和盖体(102),所述盖体(102)盖设于所述壳体(103)的开口(1031)上,所述连接框架(104)套设于所述壳体(103)的背面,所述连接框架(104)具有一组卡爪(1041),所述卡爪(1041)穿过所述壳体(103)与所述盖体(102)卡接,使得所述盖体(102)密封所述开口(1031),所述进气口(101)位于所述盖体(10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换向式鼻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 (4)的第一连接端(401)与其管体之间呈l型,所述连接管(4)的管体的内端面为平面并与所述盖体(102)平行,所述第一连接端(401)的端口上均布有一组弹性卡爪(4011),所述弹性卡爪(4011)与所述进气口(101)的内端口卡接,以使得所述第一连接端(401)相对所述进气口(101)枢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换向式鼻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101)的外端口外设置有台阶面,所述第一连接端(401)与所述盖体(102)滑动抵接,所述密封圈(5)卡设于所述第一连接端(401)与所述台阶面之间,以密封所述第一连接端(401)和进气口(101)的连接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换向式鼻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口(7)位于所述盖体(102)的左右两侧边,且所述盖体(102)的左右两侧边上设置有与所述卡块(6)相匹配的导向滑槽(1021),所述卡口(7)位于所述导向滑槽(1021)的末端。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换向式鼻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102)的内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壳体(103)的内腔相匹配的凸部(1022),所述盖体(102)与所述壳体(103)紧配合时,所述凸部(1022)与所述壳体(103)的内壁之间形成面接触,所述盖体(102)和壳体(103)共同限定所述中空腔(100)。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换向式鼻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3)、鼻插管(2)和连接翼部(3)三者一体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换向式鼻导管,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接翼部(3)的外端之间连接有与头部相匹配的弹力带(8),所述弹力带(8)的中间部具有环状支撑部(801),所述连接翼部(3)的外端上设置有调节扣(301),所述弹力带(8)的端部穿设于所述调节扣(301)内,并通过移动来调节两个所述连接翼部(3)的外端之间的弹力带(8)的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换向式鼻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4)的第二连接端(402)连接有波纹管(9),所述第二连接端(402)与所述波纹管(9)的连接处套设有保护套(1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换向式鼻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波纹管(9)上套设有一卡扣(11),所述卡扣(11)具有定位销(1101)和与所述定位销(1101)相卡接或相分离的连接片(1102),所述卡扣(11)与所述弹力带(8)卡接以将所述波纹管(9)锁定于所述弹力带(8)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揭示了一种可换向式鼻导管,包括具有中空腔的本体,本体的上端面上设有一对鼻插管,本体的两侧设有连接翼部,本体的前端面上设置有进气口,进气口枢轴连接有一连接管,连接管、中空腔和鼻插管三者相连通,连接管的第一连接端与进气口枢轴连接,且第一连接端的外壁套设有密封圈来密封其与进气口的连接处;连接管的管体内端面上设置有卡块,本体至少在其前端面的左右两侧边上分别设置有一个与卡块相匹配的卡口,连接管通过第一连接端相对本体旋转,并通过卡块与卡口卡接来限定其相对本体的位置。本技术实现连接管的便捷换向,并有效保证连接管与本体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方便快捷。

技术研发人员:吴以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海宁市绿健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