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偏瘫用行走辅助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25259发布日期:2023-09-04 11:26阅读: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偏瘫用行走辅助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医疗辅助工具,尤其涉及一种偏瘫用行走辅助器。


背景技术:

1、偏瘫又叫半身不遂,其主要为神经系统病变,主要见于脑外伤、脑肿瘤、颅内感染等脑部病变,亦可见于脊髓外伤、脊髓压迫、多发性硬化以及运动神经元病等疾患。偏瘫表现为同一侧上下肢、面肌和舌肌下部的运动障碍。偏瘫病人虽然尚能活动,但走起路来,往往上肢屈曲,下肢伸直,瘫痪的下肢抬腿无力,无法正常行走。

2、现有的辅助行走设备一般通过医护人员捉握其辅助腰带外侧所缝制的提手带对病人起到保护作用,防止病人行走时意外摔倒,但却对病人的自主移动起到阻碍作用,不利于病人的行走康复训练。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偏瘫用行走辅助器,以解决现在辅助行走设备无法自主移动从而导致不利于行走康复训练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偏瘫用行走辅助器,包括脚部固定件,肩部固定件和项圈,所述脚部固定件和肩部固定件通过第一牵引带相连接,所述脚部固定件和项圈通过第二牵引带相连接,所述项圈和肩部固定件相连接。

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牵引带和第二牵引带两端均连接有挂钩,所述第一牵引带通过挂钩与脚部固定件和肩部固定件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牵引带通过挂钩与脚部固定件和项圈可拆卸连接。

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牵引带和第二牵引带上都设有可调节的牵引扣。

5、进一步的,所述项圈上固定有若干吊环,所述吊环上可拆卸的连接有挂绳。

6、进一步的,所述肩部固定件和项圈之间可拆卸的连接有第三牵引带。

7、通过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8、1.使用时,将病人的脚部放入脚部固定件中,脚部固定件能够支撑病人的足底,然后将肩部固定件套入与放入脚部固定件中脚部相反的肩部,如左脚放入脚部固定件时,便将肩部固定件套入右肩,使第一牵引带呈一斜线,此时活动右肩通过右肩发力便能由第一牵引带带动左脚,从而能够做前进的动作;使用时,还能将项圈套设在肩部,并配合脚部固定件和肩部固定件,项圈通过第二牵引带连接脚部固定件,第二牵引带呈垂直状态作用于脚部固定件和项圈,项圈两端有固定两侧肩部的部分,使用时,将左脚放入脚部固定件中,并将肩部固定件套设在右肩上,然后套上项圈,使项圈的固定在肩膀上,通过右肩发力,需要掉头时,转动右肩,右肩会带动其上的项圈并由项圈将右肩的力作用于左肩上,从而带动左肩转动,再通过设置在左肩这一侧的第二牵引带带动左脚旋转,从而完成掉头的过程。

9、2.项圈上设置有若干的吊环,通过吊环可以在其上挂设绑带,从而能达到固定手臂的作用。

10、3.第一牵引带和第二牵引带均为可拆卸的连接,能够根据不同左右不同的偏瘫,来进行不同方位的调节,达到所有功能可左右变换。

11、通过上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现有现在辅助行走设备无法自主移动从而导致不利于行走康复训练的技术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偏瘫用行走辅助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脚部固定件(1),肩部固定件(2)和项圈(3),所述脚部固定件(1)和肩部固定件(2)通过第一牵引带(4)相连接,所述脚部固定件(1)和项圈(3)通过第二牵引带(5)相连接,所述项圈(3)和肩部固定件(2)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偏瘫用行走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牵引带(4)和第二牵引带(5)两端均连接有挂钩(6),所述第一牵引带(4)通过挂钩(6)与脚部固定件(1)和肩部固定件(2)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牵引带(5)通过挂钩(6)与脚部固定件(1)和项圈(3)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偏瘫用行走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牵引带(4)和第二牵引带(5)上都设有可调节的牵引扣(7)。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偏瘫用行走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项圈(3)上固定有若干吊环(8),所述吊环(8)上可拆卸的连接挂绳。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偏瘫用行走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肩部固定件(2)和项圈(3)之间可拆卸的连接有第三牵引带(9)。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偏瘫用行走辅助器,包括脚部固定件,肩部固定件和项圈,脚部固定件和肩部固定件通过第一牵引带相连接,所述脚部固定件和项圈通过第二牵引带相连接,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利于自主移动的偏瘫用行走辅助器,以解决现在辅助行走设备无法自主移动从而导致不利于行走康复训练的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葛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葛彪
技术研发日:20230323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