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组织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46495发布日期:2023-11-17 18:44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组织钳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新型组织钳。


背景技术:

1、肛肠科是专业研究治疗便秘等为主的科室,其研究疾病范围主要在消化末端的器官所发生的疾病,在需要对肛肠进行手术的过程中,需要用到组织钳,组织钳又叫鼠齿钳,对组织的压榨较血管钳轻,故一般用以夹持软组织,不易滑脱,如夹持牵引被切除的病变部位,以利于手术进行,钳夹纱布垫于切口边缘的皮下组织,避免切口内组织被污染。

2、现有的阻止钳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在术前和术后都需要对其进行消毒,然而嵌体通过定位销进行连接固定,方便进行偏转夹持,在进行消毒过程中,其连接处存在死角,消毒较为困难,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组织钳。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组织钳,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组织钳,包括作用臂,所述作用臂的顶端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侧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定位柱,所固定定位柱的表面外侧活动套接有活动转块,所述活动转块的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活动夹臂和活动作用杆,所述作用臂和活动作用杆的内部均开设有固定限位槽,所述固定限位槽的内侧活动连接有活动导向限位杆,所述活动导向限位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连接限位盘;

3、进一步的,所述作用臂和活动作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安装板,所述固定安装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弹簧,所述连接弹簧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安装块,所述连接安装块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活动限位板,所述活动限位板的侧面端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转轴,所述连接转轴的表面外侧活动套接有固定定位块,所述固定定位块的底端分别与作用臂和活动作用杆的顶部相互固定连接。

4、进一步的,所述作用臂和活动夹臂的端部内侧均开设有防滑凹槽,通过防滑凹槽能够保证在对病灶夹持时的稳定性,防止发生脱离。

5、进一步的,所述活动转块的表面外侧与安装槽的内侧表面相互贴合,通过活动转块与安装槽之间的相互贴合能够使得活动转块稳定地在安装槽的内侧进行偏转。

6、进一步的,所述活动限位板的底端分别与作用臂和活动作用杆的顶部相互贴合,通过活动限位板能够与作用臂和活动作用杆之间相互贴合能够稳定地进行配合使用。

7、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限位槽的剖面形状为l形,所述活动导向限位杆的表面外侧与固定限位槽的内侧相互贴合,通过固定限位槽和活动导向限位杆之间的相互贴合能够使得活动导向限位杆稳定地位于固定限位槽的内侧,对作用臂和活动作用杆之间进行限制,始终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

8、进一步的,所述活动限位板位于固定限位槽的端部正上方,通过活动限位板位于固定限位槽的端部正上方能够对固定限位槽进行封堵,防止活动导向限位杆从固定限位槽的内侧脱离。

9、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0、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活动导向限位杆沿着固定限位槽的横截面进行移动,使得活动导向限位杆能够从固定限位槽的内侧脱离,不再位于固定限位槽的内侧,从而不再对作用臂和活动作用杆之间进行连接限制,接着将作用臂和活动作用杆之间分别向上和下进行移动,使得活动转块能够从安装槽的内侧和固定定位柱的表面外侧脱离,从而能够快速地进行拆卸消毒,使用方便。

11、2.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弹簧能够对连接安装块提供推力,使得能够对连接安装块和活动限位板的位置进行限制,从而使得活动限位板能够对固定限位槽的端部进行封堵,防止活动导向限位杆从固定限位槽的内侧脱离,使得作用臂和活动作用杆始终处于同一水平面上,防止作用臂、活动转块、活动夹臂和活动作用杆之间相互脱离,提高使用稳定性,操作方便。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组织钳,包括作用臂(1),其特征在于:所述作用臂(1)的顶端开设有安装槽(2),所述安装槽(2)的内侧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定位柱(3),所固定定位柱(3)的表面外侧活动套接有活动转块(4),所述活动转块(4)的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活动夹臂(5)和活动作用杆(6),所述作用臂(1)和活动作用杆(6)的内部均开设有固定限位槽(7),所述固定限位槽(7)的内侧活动连接有活动导向限位杆(8),所述活动导向限位杆(8)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连接限位盘(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组织钳,其特征在于:所述作用臂(1)和活动作用杆(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安装板(11),所述固定安装板(1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弹簧(12),所述连接弹簧(12)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安装块(13),所述连接安装块(1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活动限位板(14),所述活动限位板(14)的侧面端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转轴(15),所述连接转轴(15)的表面外侧活动套接有固定定位块(16),所述固定定位块(16)的底端分别与作用臂(1)和活动作用杆(6)的顶部相互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组织钳,其特征在于:所述作用臂(1)和活动夹臂(5)的端部内侧均开设有防滑凹槽(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组织钳,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转块(4)的表面外侧与安装槽(2)的内侧表面相互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组织钳,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限位板(14)的底端分别与作用臂(1)和活动作用杆(6)的顶部相互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组织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限位槽(7)的剖面形状为l形,所述活动导向限位杆(8)的表面外侧与固定限位槽(7)的内侧相互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组织钳,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限位板(14)位于固定限位槽(7)的端部正上方。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新型组织钳,包括作用臂,所述作用臂的顶端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侧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定位柱,所固定定位柱的表面外侧活动套接有活动转块,所述活动转块的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活动夹臂和活动作用杆;本技术通过将活动导向限位杆沿着固定限位槽的横截面进行移动,使得活动导向限位杆能够从固定限位槽的内侧脱离,不再位于固定限位槽的内侧,从而不再对作用臂和活动作用杆之间进行连接限制,接着将作用臂和活动作用杆之间分别向上和下进行移动,使得活动转块能够从安装槽的内侧和固定定位柱的表面外侧脱离,从而能够快速地进行拆卸消毒,使用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许乙威,贾举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龙岗区第二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31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