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负压吸引功能的胃管

文档序号:35653729发布日期:2023-10-06 12:48阅读: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负压吸引功能的胃管

本技术属于胃管,尤其涉及一种带负压吸引功能的胃管。


背景技术:

1、在医院临床术后,常常需要为肠胃出现异常病症的患者进行胃部减压以减轻腹胀,引出胃肠道内部积液及积气,从而起到利于患者肠胃功能恢复的目的,现在普通医院的常规操作多是经鼻腔放置胃管(引流管和套管两个管体所组成)以插入胃部,同时另一端连接到负压引流装置(负压球)上,借由负压引流装置产生负压吸引患者胃肠积物,致使通过对胃肠积物的记录,分析患者的身体情况。目前,由于胃管需要置入到患者狭小的食道内,所以胃管整体的直径较小,而胃管又必须与负压装置相连通,从而会出现胃管因为负压而造成扁平的情况,致使提高胃管堵塞的几率,胃管承受负压能力有待提升。

2、因此,发明一种带负压吸引功能的胃管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负压吸引功能的胃管,包括负压胃管、减压进气件、胃管中腔和胃管引流孔,所述负压胃管的下端两侧等距开设有若干个胃管引流孔,负压胃管内开设有胃管中腔,负压胃管的一端与负压球固定相连,并相互连通在一起,胃管中腔内等距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减压进气件;

2、减压进气件包括单向胃片、防堵底片、防阻引流孔和减压气孔,单向胃片的一端固定安装在负压胃管开设的胃管中腔内部,单向胃片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防堵底片,单向胃片上等距开设有至少四个防阻引流孔,单向胃片的内侧等距开设有至少三个减压气孔,减压气孔开设在负压胃管上,减压气孔与负压胃管开设的胃管中腔相通。

3、优选的,所述单向胃片是采用凸轮型制成的薄片,单向胃片的内侧表面与胃管中腔的表面贴合接触,胃管中腔是采用横截面为六棱型制成的中腔。

4、优选的,所述防堵底片是采用‘√’型制成的底片,防堵底片上开设有通孔。

5、优选的,所述防阻引流孔和减压气孔呈对错式开设,减压气孔自上而下倾斜开设在负压胃管上。

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7、本实用新型负压胃管内等距安装的若干个减压进气件,为一个简易的单向阀结构,负压胃管通过负压将积液及抽取的过程中,减压进气件会让外部的气体适当的进入,避免负压胃管的胃管中腔因为承受不住负压而造成扁平的情况,降低后续引发的一系列堵塞和积液抽取不理想。



技术特征:

1.一种带负压吸引功能的胃管,其特征在于,包括负压胃管(1)、减压进气件(2)、胃管中腔(3)和胃管引流孔(4),所述负压胃管(1)的下端两侧等距开设有若干个胃管引流孔(4),负压胃管(1)内开设有胃管中腔(3),负压胃管(1)的一端与负压球固定相连,并相互连通在一起,胃管中腔(3)内等距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减压进气件(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负压吸引功能的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胃片(21)是采用凸轮型制成的薄片,单向胃片(21)的内侧表面与胃管中腔(3)的表面贴合接触,胃管中腔(3)是采用横截面为六棱型制成的中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负压吸引功能的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堵底片(22)是采用‘√’型制成的底片,防堵底片(22)上开设有通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负压吸引功能的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阻引流孔(23)和减压气孔(24)呈对错式开设,减压气孔(24)自上而下倾斜开设在负压胃管(1)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带负压吸引功能的胃管,包括负压胃管、减压进气件、胃管中腔和胃管引流孔,所述负压胃管的下端两侧等距开设有若干个胃管引流孔,负压胃管内开设有胃管中腔,负压胃管的一端与负压球固定相连,并相互连通在一起,胃管中腔内等距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减压进气件。本技术负压胃管通过负压将积液及抽取的过程中,减压进气件会让外部的气体适当的进入,避免负压胃管的胃管中腔因为承受不住负压而造成扁平的情况,降低后续引发的一系列堵塞和积液抽取不理想。

技术研发人员:李柳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41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