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负压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31872发布日期:2024-02-20 20:22阅读:17来源:国知局
微负压舱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疗家居辅助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微负压舱。


背景技术:

1、现有收治呼吸道传染病人的医用隔离设施主要是负压隔离病房,但是负压隔离病房建设运营成本高,而且不易于随着病情变化转移,针对这一问题,人们借鉴氧气舱的结构开发了隔离舱,例如公告号为cn112237521b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了一种充气式负压隔离转运舱,包括:舱体、功能模块;所述舱体具有进气口、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上连接有排气管;所述功能模块包括电路控制板、负压压力传感器、充气排气电机驱动电路;所述电路控制板、负压压力传感器、充气排气电机驱动电路形成一个控制回路;所述负压压力传感器设置于舱体内;所述充气排气电机驱动电路控制排气管通断。空气过滤与灭菌模块可对导入舱体空气进行高效过滤,排出舱体外空气高效过滤并紫外线灭菌达到相关排除标准。本实用新型可在体积上压缩折叠成一个较小的尺寸,重量控制在25kg内,便于配置在救护车、门急诊和icu等,专门用于转运烈性传染病患者,尤其适合野战场景下生化防护的大批量受污染人员快速转运。

2、集中隔离费用高昂,性价比低,若是居家隔离则对于患者周围健康人群带来巨大地风险,为了适应居家隔离康复治疗,需要提供适用于家庭或者社区环境的隔离舱,有效地避免传染源外溢。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微负压舱,能够在密闭舱体内安全地提供微负压隔离环境。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负压舱,包括密闭舱体、制氧设备,所述密闭舱体上设置有负压进气平衡装置、抽气接口和氧气接口,所述制氧设备的进气端与所述抽气接口连接,所述制氧设备的供气端与所述氧气接口连接,通过所述制氧设备从所述密闭舱体内抽取气体制取氧气后输入到所述密闭舱体,使得所述密闭舱体内形成微负压状态并且所述密闭舱体的氧气浓度大于等于21%。

4、进一步的,所述负压进气平衡装置是多层单向过滤网、单向过滤膜或者蜂窝状过滤组件。

5、可选的,所述抽气接口和/或所述负压进气平衡装置内集成设置有空气过滤器组件和/或消毒杀菌组件。

6、进一步的,所述微负压舱还包括抽气管道、氧气管道,所述制氧设备的进气端通过所述抽气管道与所述抽气接口连接,所述制氧设备的供气端通过所述氧气管道与所述氧气接口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密闭舱体的其中一个侧面设置有密闭安全门,所述密闭安全门用于人员进出。

8、可选的,所述密闭舱体内还集成设置有传感器组,所述传感器组包括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氧气浓度传感器、血氧传感器、血压传感器和脉搏传感器,所述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所述氧气浓度传感器用于监测舱内二氧化碳、氧气的浓度,所述血氧传感器、血压传感器和脉搏传感器用于监测人体血氧、血压和脉搏的数据。

9、进一步的,所述制氧设备是分子筛制氧机,包括设备机体,设置在所述设备机体内的控制电路板、电源器件、压缩机、储氧罐以及若干分子筛组件,所述密闭舱体的抽气接口连接到所述压缩机的输入端,所述压缩机的输出端通过一控制阀将压缩气体的其中一路通过一电磁换向阀连接到所述分子筛组件,所述分子筛组件将氧气输入到所述储氧罐,所述储氧罐与所述密闭舱体的氧气接口连接。

10、进一步的,所述控制阀是三通切换阀,所述压缩机的输出端通过所述三通切换阀将压缩气体通过所述电磁换向阀连接到所述分子筛组件,或者通过所述三通切换阀将压缩气体排出到所述密闭舱体外部。

11、进一步的,所述密闭舱体内还设置有负离子发生器,所述负离子发生器用于向所述密闭舱体内提供负氧离子。

12、进一步的,所述密闭舱体还设置有人体感应装置,所述人体感应装置用于感知所述密闭舱体是否存在人员活动。

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微负压舱,通过同一制氧设备使得密闭舱体处于微负压状态,微负压状态避免密闭舱体内的气体直接与外部环境形成循环,从而实现隔离效果;并且通过设置该制氧设备的抽取气体量、氧气输入量以及氧气浓度使得密闭舱体内氧气浓度大于等于21%的富氧平衡状态,从而为用户提供了安静、负压隔离环境,避免内外病原体相互污染,并且提供有利于用户身体健康的安静、富氧环境状态。



技术特征:

1.一种微负压舱,其特征在于,包括密闭舱体、制氧设备,所述密闭舱体上设置有负压进气平衡装置、抽气接口和氧气接口,所述制氧设备的进气端与所述抽气接口连接,所述制氧设备的供气端与所述氧气接口连接,通过所述制氧设备从所述密闭舱体内抽取气体制取氧气后输入到所述密闭舱体,使得所述密闭舱体内形成微负压状态并且所述密闭舱体的氧气浓度大于等于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负压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进气平衡装置是多层单向过滤网、单向过滤膜或者蜂窝状过滤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负压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接口和/或所述负压进气平衡装置内集成设置有空气过滤器组件和/或消毒杀菌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负压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负压舱还包括抽气管道、氧气管道,所述制氧设备的进气端通过所述抽气管道与所述抽气接口连接,所述制氧设备的供气端通过所述氧气管道与所述氧气接口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负压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密闭舱体的其中一个侧面设置有密闭安全门,所述密闭安全门用于人员进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负压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密闭舱体内还集成设置有传感器组,所述传感器组包括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氧气浓度传感器、血氧传感器、血压传感器和脉搏传感器,所述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所述氧气浓度传感器用于监测舱内二氧化碳、氧气的浓度,所述血氧传感器、血压传感器和脉搏传感器用于监测人体血氧、血压和脉搏的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负压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氧设备是分子筛制氧机,包括设备机体,设置在所述设备机体内的控制电路板、电源器件、压缩机、储氧罐以及若干分子筛组件,所述密闭舱体的抽气接口连接到所述压缩机的输入端,所述压缩机的输出端通过一控制阀将压缩气体的其中一路通过一电磁换向阀连接到所述分子筛组件,所述分子筛组件将氧气输入到所述储氧罐,所述储氧罐与所述密闭舱体的氧气接口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负压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是三通切换阀,所述压缩机的输出端通过所述三通切换阀将压缩气体通过所述电磁换向阀连接到所述分子筛组件,或者通过所述三通切换阀将压缩气体排出到所述密闭舱体外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负压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密闭舱体内还设置有负离子发生器,所述负离子发生器用于向所述密闭舱体内提供负氧离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负压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密闭舱体还设置有人体感应装置,所述人体感应装置用于感知所述密闭舱体是否存在人员活动。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微负压舱,包括密闭舱体、制氧设备,所述密闭舱体上设置有负压进气平衡装置、抽气接口和氧气接口,所述制氧设备的进气端与所述抽气接口连接,所述制氧设备的供气端与所述氧气接口连接,通过所述制氧设备从所述密闭舱体内抽取气体制取氧气后输入到所述密闭舱体,使得所述密闭舱体内形成微负压状态并且所述密闭舱体的氧气浓度大于等于21%。本申请技术方案为用户提供了安静、负压隔离环境,避免内外病原体相互污染,并且提供有利于用户身体健康的安静、富氧环境状态。

技术研发人员:林杰,林楼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三爱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5
技术公布日:2024/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