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腔中心静脉导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91306发布日期:2023-10-21 20:52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单腔中心静脉导管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单腔中心静脉导管。


背景技术:

1、中心静脉导管是一种常见的医疗器械,属于血管内管的一种,放置于大静脉中。其通过穿刺技术插入患者的静脉,例如颈内静脉,对患者进行输液。临床很多外周血管条件很差的病人如常出现在失血量可能较大的手术,或者是急救时维持血压,需要留置中心静脉导管作为静脉输液通路,由于其痛苦小、留置时间长的优点在临床上得到推广。例如公布号为cn203507279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包括导管,所述导管前段套有前硬质套管,后段套有后硬质套管。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提高穿刺成功率、能保持导管长期通畅。又例如公布号为cn217286703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具有亲水涂层的中心静脉导管》,包括:导管管体,其近端具有柔性锥形尖端,导管管体的外径为1-4mm,长度为7-30cm,导管管体内具有至少一个内腔;连接柄,其与导管管体的末端连接,连接柄内具有与导管管体的内腔连接的至少一个连接腔;至少一根延长管,其通过连接柄的连接腔与导管管体的内腔连接,延长管的数量与导管管体的内腔数量、连接柄的连接腔数量相同;导管管体的柔性锥形尖端和外表面设置有亲水涂层。

2、上述实用新型存在不足之处:(1)中心静脉导管在临床使用时,药液应从管体输进人体内,当管体上缺少止流配件时,在完成输液后无法封闭管体,人体内血液可能通过管体逆向流出,会影响治疗效果并造成患者情绪不安;(2)中心静脉导管缺少固定装置,导管可能会滑脱。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单腔中心静脉导管。

2、具体技术方案为:包括导管管体、连接柄、延长管和接头,所述导管管体的外部固定有气囊,所述气囊上连通有气囊管,所述导管管体内靠近所述连接柄的一端固定有控制液体仅可向体内单向流入的瓣膜机构,所述导管管体侧壁连通有导丝通管,所述导丝通管位于所述气囊与所述瓣膜机构之间,所述导丝通管上连接有密封盖,所述延长管上安装有流量控制结构。

3、优选地,所述瓣膜机构包括圆环形瓣环,所述圆环形瓣环的外壁面卡紧在所述导管管体的内壁面上,且所述圆环形瓣环与所述导管管体同轴设置;所述圆环形瓣环内避面上枢接有片状瓣叶,所述片状瓣叶与所述圆环形瓣环呈闭合状态;所述片状瓣叶能够随所述导管管体中向体内流入的液体流动而转动并外伸至所述圆环形瓣环之外。

4、优选地,所述片状瓣叶为三个;每一所述片状瓣叶上正相对的两端中的一端为三角形端,另一端为弧形端;每一所述片状瓣叶上的弧形端通过枢轴枢接在所述圆环形瓣环内侧,三个所述片状瓣叶中三角形端呈“人”字型排布,且相邻的三角形端的边缘处相互贴紧。

5、优选地,所述圆环形瓣环和所述片状瓣叶的材质为聚氨酯。

6、优选地,所述流量控制结构包括控制盒,所述延长管贯穿所述控制盒设置,所述控制盒顶面通过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调节手轮,所述控制盒内滑动连接有活动板,所述螺纹杆的底部与所述活动板顶面转动连接,所述活动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流量控制钳,所述控制盒内部底面正对着所述流量控制钳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弧形块。

7、优选地,所述控制盒内开设有滑槽,所述活动板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滑槽相配合滑动的滑块。

8、优选地,所述控制盒的侧壁设置有通孔,所述导管管体贯穿所述通孔设置,所述通孔边缘处设置有防护层。

9、优选地,所述导管管体由三层结构组成;所述导管管体最外层为亲水涂层,中间层为硅胶涂层,内层为聚氨酯。

10、优选地,所述导管管体远离所述连接柄的一端设置有锥形尖端。

11、优选地,所述延长管的材质为聚氨酯。

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单腔中心静脉导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为:

13、(1):本实用新型在导管管体内设置瓣膜机构,瓣膜机构可以有效防止人体内血液通过管体逆向流出;

14、(2):本实用新型在导管管体外部设置气囊,通过气囊管向气囊中充气,气囊被撑开,气囊贴于静脉内壁上,导管管体和静脉内壁之间的摩擦力变大,则导管管体不容易从静脉中脱出;

15、(3):本实用新型通过流量控制结构可以对输液流量进行调节,以防止因流量不同导致压强不同,从而令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此时医护人员只需转动调节手轮,螺纹杆带动活动板和流量控制钳向下滑动,流量控制钳挤压导管管体,导管管体流量会变小,同时压强会变小,反向转动调节手轮会增大流量,医护人员通过转动调节手轮即可进行输液流量的调节工作,从而提高了便捷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包括导管管体(1)、连接柄(2)、延长管(3)和接头(4),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管体(1)的外部固定有气囊(5),所述气囊(5)上连通有气囊管(6),所述导管管体(1)内靠近所述连接柄(2)的一端固定有控制液体仅可向体内单向流入的瓣膜机构,所述导管管体(1)侧壁连通有导丝通管(7),所述导丝通管(7)位于所述气囊(5)与所述瓣膜机构之间,所述导丝通管(7)上连接有密封盖(8),所述延长管(3)上安装有流量控制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瓣膜机构包括圆环形瓣环(9),所述圆环形瓣环(9)的外壁面卡紧在所述导管管体(1)的内壁面上,且所述圆环形瓣环(9)与所述导管管体(1)同轴设置;所述圆环形瓣环(9)内避面上枢接有片状瓣叶(10),所述片状瓣叶(10)与所述圆环形瓣环(9)呈闭合状态;所述片状瓣叶(10)能够随所述导管管体(1)中向体内流入的液体流动而转动并外伸至所述圆环形瓣环(9)之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状瓣叶(10)为三个;每一所述片状瓣叶(10)上正相对的两端中的一端为三角形端,另一端为弧形端;每一所述片状瓣叶(10)上的弧形端通过枢轴枢接在所述圆环形瓣环(9)内侧,三个所述片状瓣叶(10)中三角形端呈“人”字型排布,且相邻的三角形端的边缘处相互贴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形瓣环(9)和所述片状瓣叶(10)的材质为聚氨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控制结构包括控制盒(11),所述延长管(3)贯穿所述控制盒(11)设置,所述控制盒(11)顶面通过螺纹连接有螺纹杆(12),所述螺纹杆(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调节手轮(13),所述控制盒(11)内滑动连接有活动板(14),所述螺纹杆(12)的底部与所述活动板(14)顶面转动连接,所述活动板(14)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流量控制钳(15),所述控制盒(11)内部底面正对着所述流量控制钳(15)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弧形块(1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盒(11)内开设有滑槽(17),所述活动板(14)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滑槽(17)相配合滑动的滑块(18)。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盒(11)的侧壁设置有通孔(20),所述导管管体(1)贯穿所述通孔(20)设置,所述通孔(20)边缘处设置有防护层(2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管体(1)由三层结构组成;所述导管管体(1)最外层为亲水涂层,中间层为硅胶涂层,内层为聚氨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管体(1)远离所述连接柄(2)的一端设置有锥形尖端(19)。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延长管(3)的材质为聚氨酯。


技术总结
一种单腔中心静脉导管,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导管管体、连接柄、延长管和接头,导管管体的外部固定有气囊,气囊上连通有气囊管,导管管体内靠近连接柄的一端固定有控制液体仅可向体内单向流入的瓣膜机构,导管管体侧壁连通有导丝通管,延长管上安装有流量控制结构,本技术在导管管体内设置瓣膜机构,瓣膜机构可以有效防止人体内血液通过管体逆向流出;在导管管体外部设置气囊,通过气囊管向气囊中充气,气囊被撑开,气囊贴于静脉内壁上,导管管体和静脉内壁之间的摩擦力变大,则导管管体不容易从静脉中脱出。

技术研发人员:沈杰,龚玉珍,刘靖宇,尹日仙,谢亚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伊克莱贝森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0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