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湿热灭菌的引流板、托盘和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50536发布日期:2023-12-30 03:32阅读:17来源:国知局
用于湿热灭菌的引流板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总体上涉及湿热灭菌技术,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湿热灭菌的引流板、托盘以及湿热灭菌系统。


背景技术:

1、在现有技术中,医疗溶液被预存储在医疗容器中,随后在治疗时将医疗容器中的医疗溶液施用至患者。医疗溶液可以是任何类型的医疗流体,例如置换液、透析液和含有药剂(药物)的溶液。在医疗容器中灌满医疗溶液后,通常应该在包装前对该灌装后的医疗容器进行灭菌。

2、在一种现有的灭菌方法中,多个完成灌装的医疗容器放置在灭菌托盘上,一个或多个装有医疗容器的托盘沿竖直方向被支承在加热架上,将加热架连同其上支承的医疗容器放入加热灭菌系统(例如,高压灭菌器、通过热蒸汽或热水进行灭菌的湿热灭菌设备)中。在进行采用热蒸汽/水加热灭菌的湿热灭菌处理时,通过向托盘的两个相对边缘供应热蒸汽/水,将医疗容器和医疗容器内的医疗溶液一起灭菌。然而,离托盘边缘的距离越远,能够到达该处的热蒸汽/水的量越低,这意味着用于加热容器的热蒸汽/水的量会随之下降,托盘上各个医疗容器无法被均匀加热,放置在托盘中间区域的医疗容器比边缘区域的医疗容器需要更长的时间加热到灭菌温度。

3、因此,需要改进湿热灭菌系统的加热管理,使得该系统可以实现均匀、快速的加热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湿热灭菌的引流板、托盘和湿热加热灭菌系统,其能够改进加热管理,实现更均匀、迅速的湿热灭菌效果。

2、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湿热灭菌的引流板。所述引流板具有允许流体通过的多个开孔,并且包括:第一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具有第一开孔率;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具有第二开孔率;以及第三区域,所述第三区域具有第三开孔率;其中,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沿所述引流板的横向方向依次设置,并且所述第二开孔率大于所述第一开孔率和所述第三开孔率。

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开孔率的范围为20%至80%,和/或所述第一开孔率和所述第三开孔率小于等于10%。

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孔率和所述第三开孔率为0。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相对于所述第二区域以预定角度倾斜。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定角度的范围为0.3°至10°。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区域沿所述横向方向依次划分为第一子区域、第二子区域和第三子区域,其中,所述第一子区域具有第四开孔率,所述第四开孔率大于所述第一开孔率;所述第二子区域具有第五开孔率,所述第五开孔率大于所述第四开孔率;以及所述第三子区域具有第六开孔率,所述第六开孔率小于所述第五开孔率但大于所述第三开孔率。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孔率等于所述第三开孔率,和/或所述第四开孔率等于所述第六开孔率。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孔率和所述第三开孔率小于等于10%,和/或所述第四开孔率和所述第六开孔率的范围为5%至50%,和/或所述第五开孔率的范围为25%至85%。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孔率和所述第三开孔率为0,和/或所述第五开孔率为所述第四开孔率或所述第六开孔率的两倍。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区域、所述第二子区域和所述第三子区域的开孔具有相同的形状和尺寸。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内的开孔各自均匀分布。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区域、所述第二子区域、所述第三子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内的开孔各自均匀分布。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引流板还包括:一对中空支撑导轨,所述支撑导轨沿所述横向方向延伸,每个所述支撑导轨由所述引流板的相应边缘向下弯曲而形成;其中每个支撑导轨具有:外壁,所述外壁限定通道;多个孔,所述多个孔形成于所述外壁顶部并被配置为允许流体流入所述通道;以及至少一个切口,所述至少一个切口形成于所述外壁底部并指向所述第二区域。

15、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湿热灭菌的托盘。所述托盘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用于支撑被湿热灭菌的物品;引流板,所述引流板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下方并与所述支撑板连接,其中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引流板相互间隔开以在所述支撑板和所述引流板之间形成间隙,所述支撑板被穿孔以用于使流体排入所述间隙;以及其中,所述引流板具有允许流体通过的多个开孔,并且所述引流板包括:第一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具有第一开孔率;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具有第二开孔率;以及第三区域,所述第三区域具有第三开孔率。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沿所述引流板的横向方向依次设置,并且所述第二开孔率大于所述第一开孔率和所述第三开孔率。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引流板经由下列连接方式中的至少一种连接到所述支撑板:焊接、粘合剂、螺钉、卡扣、螺栓、铆钉。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引流板和/或所述支撑板涂覆有防垢层。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包括沿所述横向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侧边区域、中间区域和第二侧边区域,并且所述支撑板仅在所述第一侧边区域和所述第二侧边区域被穿孔。

19、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湿热灭菌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加热腔室,所述加热腔室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内壁和第二内壁;多个根据前面一个方面的托盘,所述托盘用于支撑被湿热灭菌的物品;至少一个支架,所述至少一个支架沿所述第一内壁或所述第二内壁设置在所述加热腔室内,以及多个喷嘴。所述支架具有多对导轨,其中所述多对导轨沿竖直方向间隔排列;每对导轨被配置用于引导和支撑至少一个托盘的相对的纵向边缘,并且所述至少一个支架中的每个支架上的引流板的横向方向与所述第一内壁或所述第二内壁大体垂直。所述多个喷嘴设置在所述第一内壁和所述第二内壁上,并且被配置用于大致沿所述托盘的引流板的横向方向将用于湿热灭菌的流体喷到对应的托盘上。

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被沿水平面设置,以使所述托盘与所述水平面平行。

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被设置在不同水平高度,以使所述托盘的两个相对的横向边缘相对于水平面倾斜。

2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中的每一个导轨的两个相对的端被设置在不同水平高度,以使所述托盘的第一纵向边缘和第二纵向边缘相对于水平面倾斜。

23、应当理解,前面的一般描述和下面的详细描述都只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并入并构成本说明书一部分的附图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湿热灭菌的引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板具有允许流体通过的多个开孔,并且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孔率的范围为20%至80%,和/或所述第一开孔率和所述第三开孔率小于等于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孔率和所述第三开孔率为0。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引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相对于所述第二区域以预定角度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引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角度的范围为0.3°至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区域沿所述横向方向依次划分为第一子区域、第二子区域和第三子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引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孔率等于所述第三开孔率,和/或所述第四开孔率等于所述第六开孔率。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引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孔率和所述第三开孔率小于等于10%,和/或所述第四开孔率和所述第六开孔率的范围为5%至50%,和/或所述第五开孔率的范围为25%至85%。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引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孔率和所述第三开孔率为0,和/或所述第五开孔率为所述第四开孔率或所述第六开孔率的两倍。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引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区域、所述第二子区域和所述第三子区域的开孔具有相同的形状和尺寸。

11.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引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内的开孔各自均匀分布。

12.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引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区域、所述第二子区域、所述第三子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内的开孔各自均匀分布。

13.根据权利要求1-3,6和7中任一项所述的引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板还包括:

14.一种用于湿热灭菌的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包括: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板经由下列连接方式中的至少一种连接到所述支撑板:焊接、粘合剂、螺钉、卡扣、螺栓、铆钉。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板和/或所述支撑板涂覆有防垢层。

17.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包括沿所述横向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侧边区域、中间区域和第二侧边区域,并且所述支撑板仅在所述第一侧边区域和所述第二侧边区域被穿孔。

18.一种湿热灭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湿热灭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被沿水平面设置,以使所述托盘与所述水平面平行。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湿热灭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被设置在不同水平高度,以使所述托盘的两个相对的横向边缘相对于水平面倾斜。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湿热灭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中的每一个导轨的两个相对的端被设置在不同水平高度,以使所述托盘的第一纵向边缘和第二纵向边缘相对于水平面倾斜。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湿热灭菌的引流板、托盘,以及湿热灭菌系统。所述引流板具有允许流体通过的多个开孔,并且包括:第一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具有第一开孔率;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具有第二开孔率;以及第三区域,所述第三区域具有第三开孔率;其中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沿所述引流板的横向方向依次设置,并且所述第二开孔率大于所述第一开孔率和所述第三开孔率。

技术研发人员:M·卡德纳斯卡蒙娜,A·M·所罗门,林有略,M·E·帕斯莫尔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百特国际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2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