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72206发布日期:2023-11-17 23:27阅读:24来源:国知局
按摩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按摩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按摩器。


背景技术:

1、相关技术中,按摩器常具有能够实现气动按摩功能的气动按摩模组。然而,这样的按摩器通常仅具有一个气动按摩模组,只能按摩用户的一个部位,或者具有多个气动按摩模组,但多个气动按摩模组仅能通过开关进行简单控制,即控制多个气动按摩模组同时进入充气状态或放气状态,难以满足用户不同部位的多样化的需求,如按摩器为腰部按摩器时,脊椎部位主要为骨骼组织,而脊椎部位的周围主要为肌肉组织,对按摩力度与效果等具有有不同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按摩器,通过按摩器主体上的控制模组能够分别控制第一按摩模组、动力模组与第二按摩模组的工作状态,从而使得第一按摩模组与第二按摩模组能够独立执行相同或不同的功能,功能较为丰富,能够满足用户不同部位的多样化需求。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按摩器,包括:

3、按摩器主体,所述按摩器主体内设有柔性电路板;

4、第一按摩模组;

5、动力模组;

6、第二按摩模组;以及

7、控制模组,所述第一按摩模组、所述动力模组、所述第二按摩模组及所述控制模组沿所述第三方向所在的直线间隔地安装于所述按摩器主体,所述柔性电路板电连接于所述控制模组、所述动力模组、所述第二按摩模组以及所述第一按摩模组。

8、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动力模组包括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电连接于所述柔性电路板。

9、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按摩模组包括第一按摩头及气囊装置,所述控制模组、所述气囊装置、所述动力模组及所述第二按摩模组沿所述第三方向所在的直线间隔地安装于所述按摩器主体,所述第一按摩头连接于所述气囊装置背离所述按摩器主体的一侧,所述气囊装置可收缩或膨胀以带动所述第一按摩头沿第一方向或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移动,所述动力模组管道连接于所述气囊装置,所述动力模组用于为所述气囊装置的收缩或膨胀提供动力,所述动力模组电连接于所述柔性电路板,所述控制模组用于控制所述动力模组的工作状态以使得所述气囊装置收缩或膨胀。

10、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按摩模组还包括第一壳体、震动组件及延展件,所述第一壳体安装于所述按摩器主体,所述第一壳体具有第一容纳腔,所述气囊装置设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内,所述震动组件安装于所述气囊装置背离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延展件连接于所述震动组件背离所述气囊装置的一侧且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一按摩头连接于所述延展件背离所述震动组件的一侧;当所述气囊装置膨胀时,所述气囊装置推动所述震动组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所述震动组件带动所述延展件展开至展开状态并带动所述第一按摩头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当所述气囊装置收缩时,所述延展件复位至折叠状态,所述延展件带动所述第一按摩头与所述震动组件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所述震动组件用于产生震动以带动所述第一按摩头震动,所述震动组件电连接于所述柔性电路板,所述控制模组还用于控制所述震动组件的工作状态。

11、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动力模组包括壳体结构、气泵及电磁阀,所述壳体结构安装于所述按摩器主体,所述气泵与所述电磁阀设于所述壳体结构内,所述气泵管道连接于所述电磁阀,所述电磁阀管道连接于所述气囊装置,所述气泵与所述电磁阀电连接于所述柔性电路板,所述控制模组用于控制所述气泵与所述电磁阀的工作状态以使得所述气囊装置收缩或膨胀。

12、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结构包括第三部分与第四部分,所述第三部分与所述第四部分均安装于所述按摩器主体,且所述第四部分连接于所述第三部分背离所述按摩器主体的一侧,所述气泵、电磁阀设于所述第三部分内,所述动力模组还包括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设于所述第四部分内且连接于所述第三部分,所述第一电路板电连接于所述气泵、所述电磁阀及所述柔性电路板。

13、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动力模组还包括发热装置,所述发热装置设于所述第四部分内且电连接于所述第一电路板,所述发热装置用于为用户加热。

14、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按摩头、所述气囊装置与所述第二按摩模组的数量均为两个,其中一所述第二按摩模组、其中一所述气囊装置、所述动力模组、另一所述气囊装置、另一所述按摩模组延所述第三方向所在的直线依次间隔地安装于所述按摩器主体。

15、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按摩模组包括第二按摩头及震动件,所述第二按摩头相对所述第一按摩头沿所述第三方向所在的直线间隔地安装于所述按摩器主体,所述震动件设于所述第二按摩头内,所述震动件用于产生震动以带动所述第二按摩头震动,所述柔性电路板电连接于所述震动件,所述控制模组用于控制所述震动件的工作状态。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按摩器,通过设置控制模组,能够分别控制第一按摩模组、动力模组与第二按摩模组的工作状态,从而使得第一按摩模组与第二按摩模组能够独立执行相同或不同的功能(如开启、关闭、调节按摩频率、调节按摩力度等),使得按摩器具有多种功能组合,能够满足用户不同部位的多样化需求,且第二按摩模组与第一按摩模组在第三方向所在的直线上间隔设置,从而能够满足用户的不同部位的多样化需求,将第一按摩模组、动力模组、第二按摩模组及控制模组间隔地安装于按摩器主体,能够合理利用按摩器主体第三方向上的空间,避免各模组之间叠设而增加按摩器主体的厚度,有利于减薄按摩器的厚度,此外,通过设置柔性电路板,能够便于实现控制模组、动力模组、第二按摩模组及第一按摩模组之间的电连接,便于电路布置的同时便于按摩器的组装,有利于提高按摩器的生产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按摩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模组包括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电连接于所述柔性电路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按摩模组包括第一按摩头及气囊装置,所述控制模组、所述气囊装置、所述动力模组及所述第二按摩模组沿所述第三方向所在的直线间隔地安装于所述按摩器主体,所述第一按摩头连接于所述气囊装置背离所述按摩器主体的一侧,所述气囊装置可收缩或膨胀以带动所述第一按摩头沿第一方向或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移动,所述动力模组管道连接于所述气囊装置,所述动力模组用于为所述气囊装置的收缩或膨胀提供动力,所述动力模组电连接于所述柔性电路板,所述控制模组用于控制所述动力模组的工作状态以使得所述气囊装置收缩或膨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按摩模组还包括第一壳体、震动组件及延展件,所述第一壳体安装于所述按摩器主体,所述第一壳体具有第一容纳腔,所述气囊装置设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内,所述震动组件安装于所述气囊装置背离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延展件连接于所述震动组件背离所述气囊装置的一侧且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一按摩头连接于所述延展件背离所述震动组件的一侧;当所述气囊装置膨胀时,所述气囊装置推动所述震动组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所述震动组件带动所述延展件展开至展开状态并带动所述第一按摩头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当所述气囊装置收缩时,所述延展件复位至折叠状态,所述延展件带动所述第一按摩头与所述震动组件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所述震动组件用于产生震动以带动所述第一按摩头震动,所述震动组件电连接于所述柔性电路板,所述控制模组还用于控制所述震动组件的工作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模组包括壳体结构、气泵及电磁阀,所述壳体结构安装于所述按摩器主体,所述气泵与所述电磁阀设于所述壳体结构内,所述气泵管道连接于所述电磁阀,所述电磁阀管道连接于所述气囊装置,所述气泵与所述电磁阀电连接于所述柔性电路板,所述控制模组用于控制所述气泵与所述电磁阀的工作状态以使得所述气囊装置收缩或膨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结构包括第三部分与第四部分,所述第三部分与所述第四部分均安装于所述按摩器主体,且所述第四部分连接于所述第三部分背离所述按摩器主体的一侧,所述气泵、电磁阀设于所述第三部分内,所述动力模组还包括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设于所述第四部分内且连接于所述第三部分,所述第一电路板电连接于所述气泵、所述电磁阀及所述柔性电路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模组还包括发热装置,所述发热装置设于所述第四部分内且电连接于所述第一电路板,所述发热装置用于为用户加热。

8.根据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按摩头、所述气囊装置与所述第二按摩模组的数量均为两个,其中一所述第二按摩模组、其中一所述气囊装置、所述动力模组、另一所述气囊装置、另一所述按摩模组延所述第三方向所在的直线依次间隔地安装于所述按摩器主体。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按摩模组包括第二按摩头及震动件,所述第二按摩头相对所述第一按摩头沿所述第三方向所在的直线间隔地安装于所述按摩器主体,所述震动件设于所述第二按摩头内,所述震动件用于产生震动以带动所述第二按摩头震动,所述柔性电路板电连接于所述震动件,所述控制模组用于控制所述震动件的工作状态。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按摩器,包括按摩器主体及按摩模组,按摩模组包括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按摩器,包括按摩器主体、第一按摩模组、动力模组、第二按摩模组及控制模组,按摩器主体内设有柔性电路板,第一按摩模组、动力模组、第二按摩模组及控制模组沿第三方向所在的直线间隔地安装于按摩器主体,柔性电路板电连接于控制模组、动力模组、第二按摩模组以及第一按摩模组。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方案,通过按摩器主体上的控制模组能够分别控制第一按摩模组、动力模组与第二按摩模组的工作状态,从而使得第一按摩模组与第二按摩模组能够独立执行相同或不同的功能,功能较为丰富,能够满足用户不同部位的多样化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林凯雄,肖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摩法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1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