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口咽通气道。
背景技术:
1、口咽通气道常用于麻醉诱导后有完全性或部分上呼吸道梗阻或意识不清的患者,也可以用于保留自主呼吸的静脉麻醉患者。口咽通气道通常由硅胶或塑料制成,表面光滑,置入口腔后容易脱出,造成通气不畅甚至堵塞气道;另外患者在口咽通气道置入口腔后由于紧张或是不适会咬住管体,导致管体堵塞甚至被咬断,也增加了口咽通气道的损耗。
2、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发明人提出一种带有咬垫的口咽通气道;当将口咽通气道置入口腔后使咬垫正好卡在上下牙齿咬合位置,放松下颌骨髁部,缓解患者紧张,既可以避免管体移动,又可以避免患者咬合时损毁管体,从而实现气道通畅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口咽通气道,可以有效解决以上问题,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2、一种口咽通气道,包括管体和挡圈。所述管体由口腔部分和咽喉部分组成,所述挡圈设置在所述口腔部分的前端;还包括咬垫,所述咬垫设置在所述口腔部分的前部,使用时所述咬垫与人体牙齿的咬合位置相配合。
3、优选地,所述咬垫为凹槽咬垫,所述凹槽咬垫为圈形,所述凹槽咬垫围绕设置在所述管体外,所述凹槽咬垫的外圈设置有凹槽。
4、优选地,所述咬垫为牙托咬垫,所述牙托咬垫包括上下两个咬合面,所述两个咬合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5、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两个咬合面之间的夹角为30°至60°之间。
6、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两个咬合面上均设置有牙托槽。
7、进一步优选地,每个所述牙托槽内均设置有16个牙形槽。
8、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牙形槽包括大牙形槽和小牙形槽。
9、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牙托咬垫为内部空心结构,所述牙托咬垫的前端设置有充气口和排气口。
10、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口咽通气道,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1、1.患者在使用口咽通气道时上下门牙卡入凹槽内,既可以避免管体移动。
12、2.当凹槽咬垫被多次咬合损坏时,只需更换凹槽咬垫即可继续使用,无需丢弃整个口咽通气道,进而减少了口咽通气道的损耗。
13、3.使用牙托咬垫支撑牙齿时增大了支撑面积,可进一步缓解患者张开口腔的压力,提高患者舒适度。
14、4.牙托咬垫采用空心结构,通过充气和放气调节患者口腔打开角度,进一步提高舒适性。
1.一种口咽通气道,包括管体和挡圈,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咽通气道,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咽通气道,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口咽通气道,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咽通气道,其特征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