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开合式危重伤员救治转运舱

文档序号:37615990发布日期:2024-04-18 17:30阅读: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开合式危重伤员救治转运舱

本技术属于高原救援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全开合式危重伤员救治转运舱。


背景技术:

1、在高原应用的救援转运设备,需要进行加压,以使伤员恢复到准平原状态,进而防止伤员肺水肿、脑水肿病症进一步恶化。现有的、需要加压的医用伤员转运设备,基本上有陆上用的加压舱和潜水用的救援舱两种。现有的医疗救援舱或保健用的软体氧舱,基本都是小于180°开舱结构设计,舱口长度几乎都在1.6m左右,伤员治疗和进出舱十分不便。舱体不能大范围开合,主要是受到舱体材料性能和结构的限制。众所周知,常见加压舱体分为内外两层结构,内舱基布与密封拉链基布采用高频焊接或粘剂成型的,密封拉链的密封原理是:拉链齿头锁死在拉链基布上、拉链闭合时金属拉链齿头被扣紧、挤压金属头下部的密封条达到密封效果的,所以密封拉链一旦拉伸变形,拉链的金属齿头就会变形,挤压力松弛使密封失效。如何在保证结构稳定性的前提下,提高转运舱舱体开口,方便伤员进出舱,是个亟需解决的难题,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舱体结构进行优化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出一种全开合式危重伤员救治转运舱。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全开合式危重伤员救治转运舱,包括内舱单元和外舱单元,所述内舱单元包括内侧上舱体和内侧下舱体,内侧上舱体与内侧下舱体一侧铰接,另一侧由内侧密封拉链连接,所述外舱单元包括外侧上舱体和外侧下舱体,外侧上舱体与外侧下舱体一侧铰接,另一侧由外侧密封拉链连接;所述内侧上舱体与外侧上舱体之间、以及所述内侧下舱体与外侧下舱体之间,均设有保温隔热层;所述外侧上舱体以及外侧下舱体,均包括主体部及两侧的封头,外舱单元的主体部的拉伸率小于内舱单元主体部的拉伸率,处于同侧的两封头间通过封头拉链进行连接,使得封头拉链与外侧密封拉链同时拉开后,外侧上舱体相对于外侧下舱体转动角度大于等于270°,或是,所述外侧密封拉链延伸至封头位置,使得外侧密封拉链完全拉开后,外侧上舱体相对于外侧下舱体转动角度大于等于270°。

4、进一步,所述外侧上舱体上设有充气口和放气口,充气口上安装有单向阀,放气口上安装有放气阀。

5、进一步,所述外侧上舱体和内侧上舱体上对应的设有视窗开口,在视窗开口处安装有视窗。

6、进一步,所述内舱体采用针织结构的纤维材料制作,其材料拉伸率在15%以上,外舱体采用多股捻合织造的纤维材料制作,其材料拉伸率在5%以下。

7、进一步,所述外侧上舱体与外侧下舱体间,通过重叠覆盖层覆盖住外侧密封拉链。

8、进一步,所述保温隔热层采用高分子发泡材料制作或是采用气凝胶材料制作。

9、进一步,内侧密封拉链对应内舱单元轴线中心水平布置,外侧密封拉链对应外舱单元轴线中心水平布置,且二者处于转运舱的同侧。

10、进一步,所述外侧上舱体两侧或外侧下舱体两侧设有担架杆。

11、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12、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外舱单元的外侧上舱体可全部打开,更加方便医护人员对伤员的救治和转运。伤员救治时,舱体可以完全展开,伤员平躺在舱底气垫上、躯体可完全暴露在舱外,医护人员可以完全不受限的为伤员进行抢救,救治后完成后,可及时拉上密封拉链、关闭舱体,舱体内微环境进入调控状态,然后进行加压、升温等操作,以恢复到准平原状态,更利于伤员的恢复。之后即可利用本转运舱迅速将伤员转运到低海拔的后方医院。



技术特征:

1.一种全开合式危重伤员救治转运舱,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舱单元和外舱单元,所述内舱单元包括内侧上舱体和内侧下舱体,内侧上舱体与内侧下舱体一侧铰接,另一侧由内侧密封拉链连接,所述外舱单元包括外侧上舱体和外侧下舱体,外侧上舱体与外侧下舱体一侧铰接,另一侧由外侧密封拉链连接;所述内侧上舱体与外侧上舱体之间、以及所述内侧下舱体与外侧下舱体之间,均设有保温隔热层;所述外侧上舱体以及外侧下舱体,均包括主体部及两侧的封头,外舱单元的主体部的拉伸率小于内舱单元主体部的拉伸率,处于同侧的两封头间通过封头拉链进行连接,使得封头拉链与外侧密封拉链同时拉开后,外侧上舱体相对于外侧下舱体转动角度大于等于270°,或是,所述外侧密封拉链延伸至封头位置,使得外侧密封拉链完全拉开后,外侧上舱体相对于外侧下舱体转动角度大于等于27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开合式危重伤员救治转运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上舱体上设有充气口和放气口,充气口上安装有单向阀,放气口上安装有放气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开合式危重伤员救治转运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上舱体和内侧上舱体上对应的设有视窗开口,在视窗开口处安装有视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开合式危重伤员救治转运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舱单元采用针织结构的纤维材料制作,其材料拉伸率在15%以上,外舱单元采用多股捻合织造的纤维材料制作,其材料拉伸率在5%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开合式危重伤员救治转运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上舱体与外侧下舱体间,通过重叠覆盖层覆盖住外侧密封拉链。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开合式危重伤员救治转运舱,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隔热层采用高分子发泡材料制作或是采用气凝胶材料制作。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全开合式危重伤员救治转运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上舱体两侧或所述外侧下舱体两侧设有担架杆。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全开合式危重伤员救治转运舱,包括内舱单元和外舱单元,内侧上舱体与外侧上舱体之间、内侧下舱体与外侧下舱体之间,均设有保温隔热层;外舱单元的主体部的拉伸率小于内舱单元主体部的拉伸率,封头拉链与外侧密封拉链同时拉开后,外侧上舱体相对于外侧下舱体转动角度大于等于270°,或是,所述外侧密封拉链延伸至封头位置,使得外侧密封拉链完全拉开后,外侧上舱体相对于外侧下舱体转动角度大于等于270°。本技术外舱单元的外侧上舱体可全部打开,伤员可以平躺在舱底气垫上,医护人员可以无障碍的为伤员进行抢救、输液、体征数据监控操作,抢救工作结束后可以直接关舱、加压、转运。

技术研发人员:马其诚,宋文倩,林漫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30731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