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牙齿位置终印模咬合记录仪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688031发布日期:2024-04-18 21:03阅读:41来源:国知局
一种牙齿位置终印模咬合记录仪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牙齿位置终印模咬合记录仪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1、目前,为单牙弓或双牙弓的无牙颌使用者或某些部分无牙颌颌的使用者制作义齿,通常需要进行多个步骤,包括获取初印模,终印模或进行口腔组织扫描,然后制作蜡制咬合环、打印咬合环,或预估义齿。咬合环或预估义齿用于记录重要的牙齿信息,如牙齿中线、咬合平面、切牙边缘定位、唇部支撑以及上下颌关系(包括正中关系和咬合垂直距离)。这些信息对于义齿的功能和美观至关重要。

2、在没有口腔扫描仪的牙科诊所或医院中,传统义齿制作方法是:初次就诊时,使用库存口腔托盘进行印模,以生成初模型。然后,实验室技术人员为牙医制作个性托盘。在第二次就诊时,牙医使用这些个性托盘来获得更精确的终印模。实验室技术人员再根据这些印模制作石膏模型及蜡制咬合环。第三次就诊时,牙医使用蜡制咬合环获取必要牙齿位置及咬合信息。带有信息的蜡制咬合环寄到实验室,技术人员根据信息将牙齿排到蜡环里,寄回给牙医。第四次就诊时进行义齿试戴和调整,确定最终牙齿位置后寄回实验室制作成义齿,第五次就诊时使用者可以拿到义齿。

3、在配备口腔内扫描仪的牙科诊所或医院,通常会在第一次就诊时扫描使用者牙床表面及牙齿信息。然后,实验室技术人员设计数字咬合环或预估义齿,进行3d打印,并发送给牙医。第二次就诊时,使用3d打印的咬合环或预估义齿获取必要牙齿位置及咬合信息。寄到实验室,技术人员根据信息将牙齿排好,打印出试戴义齿,寄回给牙医。第三次就诊时进行试戴和调整,确定最终牙齿位置后,实验室制作成义齿,第四次就诊时使用者才可以拿到义齿。

4、目前为止,不论是传统的义齿制作方法还是口腔扫描数字化制作方法通常都需要进行2-3次就诊以及与牙科实验室的多次协作,才能得到口腔内粘膜组织,牙齿位置及咬合信息。使用者再有两次门诊,义齿试戴及调节,最终得到义齿。使用者不能第一时间拿到义齿进行使用,存在很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简化义齿制作步骤,提高牙齿信息获取精度的牙齿位置终印模咬合记录仪及其使用方法。

2、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牙齿位置终印模咬合记录仪,包括:托盘、可塑材料,其特征在于:

4、托盘分为上托盘和下托盘,由牙齿及支撑牙齿的托盘托组成,托盘包括面向牙弓的组织面以及牙齿伸出的咬合面;

5、可塑材料位于所述组织面上,用于记录牙齿位置与口腔形状。

6、优选的,所述托盘的组织面上有一个或多个固定结构,用于将可塑材料固定在托盘上。

7、优选的,所述牙齿位置终印模咬合记录仪还包括:

8、托盘上相邻牙齿之间、牙齿与托盘托之间以及托盘托内部有可折断条带连接,可折断条带能够进行折断,对托盘进行分割,将托盘从用于全口义齿改造成用于局部义齿。

9、优选的,所述可塑材料为光固化、化学固化或热固化树脂复合材料。

10、优选的,所述牙齿位置终印模咬合记录仪还包括:

11、印模材料或义齿重衬材料,位于固化后的可塑材料表面上,用于获取带有牙齿位置及粘膜表面信息的终印模。

12、优选的,所述牙齿位置终印模咬合记录仪还包括:

13、咬合记录材料位于带有牙齿位置信息的上下托盘牙齿之间,或托盘的牙齿与使用者对侧牙弓的牙齿之间,用于记录使用者的上下颌咬合信息。

14、优选的,所述牙齿位置终印模咬合记录仪还包括:

15、义齿重衬材料,位于固化后的可塑材料表面上,用于制作成义齿。

16、优选的,所述牙齿位置终印模咬合记录仪还包括:

17、追踪标签,固定在上下托盘上并延伸到使用者口腔外部,用于记录上下颌的运动轨迹。

18、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牙齿位置终印模咬合记录仪的使用方法,用于记录牙齿位置信息,获取终印模及上下颌咬合信息,所述方法为前述一种牙齿位置终印模咬合记录仪的使用方法,包括:

19、当使用者为双牙弓无牙颌的情况下:

20、步骤1:将第一部分可塑材料铺在上托盘的组织面上,放入使用者口中,推动上托盘移动,将其咬合面上的牙齿移动至使用者正确的牙齿位置,所述正确牙齿位置的评判标准包括牙齿中线、咬合平面、切牙边缘和唇部支撑,对第一部分可塑材料进行固化,获得带有牙齿位置信息的上托盘;

21、步骤2:在带有牙齿位置信息的上托盘边缘添加第二部分可塑材料,通过使用者的唇部运动塑形托盘边缘,对第二部分可塑材料进行固化,获得带有牙齿位置及口腔形状信息的上颌个性托盘;

22、步骤3:印模材料或义齿重衬材料覆盖在上颌个性托盘内,在使用者口内重新印制粘膜表面模型,印模材料或义齿重衬材料固化后获得上颌带有牙齿位置及粘膜表面信息的上颌终印模托盘;

23、步骤4,将上颌终印模托盘放入使用者口中,将第三部分可塑材料铺在下托盘的组织面上,放入使用者口中,推动下托盘移动,将其咬合面上的牙齿移动至使用者正确的牙齿位置,所述正确的牙齿位置的评判标准包括在下颌位于正中关系及咬合垂直距离时的牙齿中线,切牙边缘和咬合平面于上颌对应,对第三部分可塑材料进行固化,获得带有牙齿位置信息的下托盘;

24、步骤5,在带有牙齿位置信息的下托盘边缘添加第四部分可塑材料,通过使用者的唇和舌的运动塑形托盘边缘,对第四部分可塑材料进行固化,获得带有牙齿位置及口腔形状信息的下颌个性托盘;

25、步骤6,将印模材料或义齿重衬材料覆盖在下颌个性托盘内,在使用者口内重新印制粘膜表面模型,印模材料或义齿重衬材料固化后获得下颌带有牙齿位置及粘膜表面信息的下颌终印模托盘;

26、步骤7,将上、下颌带有牙齿位置信息的个性托盘或带有牙齿位置及粘膜表面信息的终印模托盘放回使用者口中,将咬合记录材料放置在上托盘与下托盘的牙齿之间,记录使用者上下颌咬合关系;

27、当使用者为单牙弓无牙颌的情况下:

28、步骤a1:将可塑材料铺在无牙颌一侧托盘的组织面上,放入使用者口中,推动托盘移动,将其咬合面上的牙齿移动至使用者正确的牙齿位置,所述正确的牙齿位置的评判标准包括在下颌位于正中关系及咬合垂直距离时的牙齿中线、切牙边缘、咬合平面和唇部支撑,对第一部分可塑材料进行固化,获得带有牙齿位置信息的托盘;

29、步骤a2:在带有牙齿位置信息的托盘边缘添加第二部分可塑材料,通过使用者的唇和舌部运动塑形托盘边缘,对第二部分可塑材料进行固化,获得带有牙齿位置及口腔形状信息的个性托盘;

30、步骤a3:将印模材料或义齿重衬材料覆盖在个性托盘内,在使用者口内重新印制粘膜表面模型,印模材料或义齿重衬材料固化后,获得带有牙齿位置及粘膜表面信息的终印模托盘;

31、步骤a4,将带有牙齿位置及口腔形状信息的个性托盘或带有牙齿位置及粘膜表面信息的终印模托盘放回使用者口中,将咬合记录材料放置在托盘上的牙齿与使用者对侧牙弓的牙齿之间,记录使用者上下颌咬合关系。

32、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牙齿位置终印模咬合记录仪的使用方法,用于制造出义齿,所述方法为前述一种牙齿位置终印模咬合记录仪的使用方法,包括:

33、步骤b1:将可塑材料铺在无牙颌一侧托盘的组织面上,放入使用者口中,推动托盘移动,将其咬合面上的牙齿移动至使用者正确的牙齿位置,所述正确的牙齿位置的评判标准包括在下颌位于正中关系及咬合垂直距离时的牙齿中线、切牙边缘、咬合平面与唇部支撑,对第一部分可塑材料进行固化,获得带有牙齿位置信息的托盘;

34、步骤b2:在带有牙齿位置信息的托盘边缘添加第二部分可塑材料,通过使用者的唇和舌部运动塑形托盘边缘,对第二部分可塑材料进行固化,获得带有牙齿位置及口腔形状信息的个性托盘;

35、步骤b3:将义齿重衬材料覆盖在个性托盘内,在使用者口内重新印制粘膜表面模型,义齿重衬材料固化后,修理和抛光表面后可直接获得义齿。

3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

37、1、本发明简化了利用实验室制作义齿的操作步骤,本发明能够帮助牙医在使用者第一次就诊期间获得终印模,牙齿位置及咬合信息,送到实验室,从而可以直接进入义齿试戴,消除了前期多次就诊的需要。

38、2、本发明进一步简化义齿的制作过程,可以在第一次就诊直接在诊所或医院制造出做出义齿,使用者能第一时间拿到义齿进行使用,给使用者带来很大的方便;所做出的义齿也能帮助制造植牙导板;

39、3、本发明能够配合口腔扫描获得更准确的支撑义齿基托的口腔粘膜组织信息,口腔扫描与传统的口腔模型取模相比,虽然在扫描支撑义齿基托的角化组织区更加准确,但当涉及到扫描支撑义齿基托边缘的可移动粘膜组织时,通常难以精确捕捉到细节。然而,这一发明可以帮助克服口腔扫描仪在这个方面的局限性。通过将扫描信息与取模信息相结合,获得更全面、更准确的口腔粘膜组织信息,从而提高义齿的质量和适配度;

40、4、本发明简化了下颌运动追踪步骤,追踪标签可以固定在上下托盘上,用于收集下颌运动信息,无需额外的设备。结合面部扫描,可以形成虚拟咬合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