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中药麻油制剂和滴鼻剂及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7595814发布日期:2024-04-18 12:33阅读: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中药麻油制剂和滴鼻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慢性鼻-鼻窦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临床疾病,临床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在中医学领域,该病应归属为“头风”、“鼻渊”等范畴。在《素问·气厥论》中就有关于该病的相关记载,其中有“胆移热于脑”的说法。慢性鼻窦炎多发于青少年群体,并且近年来患病人数明显增多,患者发病后会有明显的头痛、闭塞、流涕等症状,且患者易反复发作,不易完全治愈,患者病情进展严重时可能出现精神不佳、记忆力衰退等严重后果,给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传统西医治疗中一般采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等方式,严重者施手术治疗,但是治疗效果并不显著。中医治疗慢性鼻-鼻窦炎方法多样,疗效确切且副作用少,但多是口服制剂,因此,发明一种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中药外用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药物副作用大,服用不方便的缺点而提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中药麻油制剂和滴鼻剂及制备方法。

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中药麻油制剂的制备方法,将辛夷、白芷、鱼腥草、丝瓜络、皂角刺、鹅不食草、川芎、麻黄和黄芩一起浸泡在650~750ml麻油中48小时,再于文火中加热,待药材炸成黄褐色时捞出,静置,过滤后制得麻油,得到中药麻油制剂;

4、所述各组分的质量份数为:辛夷25~30份,白芷25~30份,鱼腥草15~20份,丝瓜络18~25份,皂角刺10~15份,鹅不食草18~25份,川芎10~15份,麻黄8~12份和黄芩10~15份。

5、本发明提供了上述方法制备得到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中药麻油制剂。

6、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中药滴鼻剂,所述中药滴鼻剂包含上述中药麻油制剂、薄荷脑和乳香;以所述中药麻油制剂的总质量分数计,薄荷脑3~6份和乳香6~8份。

7、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中药滴鼻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8、(ⅰ)制备得到上述中药麻油制剂;

9、(ⅱ)将薄荷脑和乳香一起研磨,使之液化,加入液体石蜡500~600ml,搅匀,过滤,得到混液;

10、(ⅲ)将步骤(ⅰ)所得中药麻油制剂和步骤(ⅱ)所得混液混合均匀,即得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中药滴鼻剂。

1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中药麻油制剂和滴鼻剂及制备方法,滴鼻剂纯中药配制,组份科学、合理配伍,具有疏风清热、利水消肿、芳香通窍、活血止痛之功效;制备方法简单,副作用小,价格便宜,疗效显著,总有效率达到92.98%。



技术特征:

1.一种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中药麻油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辛夷、白芷、鱼腥草、丝瓜络、皂角刺、鹅不食草、川芎、麻黄和黄芩一起浸泡在650~750ml麻油中48小时,再于文火中加热,待药材炸成黄褐色时捞出,静置,过滤后制得麻油,得到中药麻油制剂;

2.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制备得到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中药麻油制剂。

3.一种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中药滴鼻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滴鼻剂包含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药麻油制剂、薄荷脑和乳香;以制备所述中药麻油制剂的辛夷的25~30质量份数为基准,所述薄荷脑3~6份和乳香6~8份。

4.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中药滴鼻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中药麻油制剂和滴鼻剂及制备方法,所述中药麻油制剂的制备方法为将辛夷、白芷、鱼腥草、丝瓜络、皂角刺、鹅不食草、川芎、麻黄、黄芩一起浸泡在麻油中,再于文火中加热,待药材炸成黄褐色时捞出,静置,过滤,将薄荷脑和乳香共研,加入液体石蜡,搅匀,过滤后与前步麻油混合均匀即得。本发明滴鼻剂纯中药配制,组份科学、合理配伍,具有疏风清热、利水消肿、芳香通窍、活血止痛之功效;制备方法简单,副作用小,价格便宜,疗效显著,总有效率达到92.98%。

技术研发人员:张治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