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急诊科医生用心肺复苏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92346发布日期:2024-04-18 12:26阅读:8来源:国知局
一种急诊科医生用心肺复苏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急救设备,具体为一种急诊科医生用心肺复苏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1、cpr(心肺复苏)是紧急医疗服务领域中必要的技术,并且被救者(患者)的生死取决于该技术的恰当性,当要进行cpr时,急诊医生会按压胸部的上侧的胸骨代替患者的心脏,能够引起含氧血在整个生命体中循环,病人发生心脏骤停后能否得到及时有效的胸外按压对病人救治成功率有重要影响。

2、急诊科在进行患者急诊处理时,一些患者往往出现呼吸停止的状况,医护人员通常会先将患者送到重症监护室或急诊抢救室,然后对患者进行固定,固定完成后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现有的固定装置通常是使用固定带或约束带用于将患者的身体部位固定在医疗床上,对患者进行固定,但现有的固定装置在进行固定时,难以保证固定后的松紧度,过紧时则会在固定后会给患者带来束缚感,增加患者的焦虑和不适感,过松的话则会导致患者在心肺复苏时出现移动、滑脱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急诊科医生用心肺复苏辅助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本发明为一种急诊科医生用心肺复苏辅助装置,包括主体,主体的顶部外壁开设有凹槽,主体的左侧和右侧内部开设有空腔,主体的底部外壁四角处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腿,主体的左侧和右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两个固定块以主体为中心对称分布,固定块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滑槽,主体的背面外壁固定连接有平台,还包括:移动机构,移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主体外壁左侧和右侧的支撑块,支撑块远离主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推杆一,电推杆一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凹形滑动块,凹形滑动块的滑动连接在固定块的凹槽内部,凹形滑动块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电推杆二,电推杆二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横板一;阻挡机构,阻挡机构包括滑动连接在凹槽内部的床板,床板的顶部外壁开设有通槽,床板的底部外壁通过转动座转动连接有四个移动杆,四个移动杆两两一组对称分布,移动杆远离床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有齿条一,齿条一贯穿主体的左侧内壁并延伸至空腔内部,空腔内部固定连接有两个隔板,空腔内部固定连接有立板,立板的背面开设有通槽,立板的正面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齿轮,齿轮与齿条一相互啮合,立板的正面固定连接有两个隔板,两个隔板以转轴为中心对称分布,空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柱。

4、进一步地,固定柱的外壁滑动连接有齿条二,齿条二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弹簧,弹簧远离齿条二的一端与空腔的右侧是固定连接,齿条二与齿轮相互啮合,齿条二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一,连接板一贯穿至主体的顶部外壁,连接板一远离齿条二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阻挡板,空腔的内部设置有抬升机构。

5、进一步地,抬升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齿条一右侧外壁的l形滑动块,l形滑动块远离齿条一的一侧通过转动座转动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远离l形滑动块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移动块,移动块的背面外壁固定连接有梯形滑动块,空腔的背面开设有梯形滑道,梯形滑动块滑动连接在梯形滑道的内部,移动块远离连接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推杆,空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两个l形固定板,两个l形固定板之间滑动连接有推板一,推杆远离移动块的一端与推板一的背面是转动连接,主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出气管一,出气管一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导气管,导气管贯穿至床板的顶部外壁,导气管远离出气管一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充气垫,充气垫的底部外壁与床板的顶部外壁是固定连接,床板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机构。

6、进一步地,支撑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床板底部外壁的防护壳,防护壳的左侧和右侧内壁开设有弧形槽,防护壳的左侧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管,连接管原理防护壳的一端与导气管的外壁是固定连接,防护壳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竖板,两个竖板之间固定连接有气囊,气囊的右侧设置有活动板,活动板滑动连接在两个竖板之间,活动板远离气囊的一侧通过转动座转动连接有两个转动杆,另个转动杆远离活动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矩形框架,矩形框架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动杆一。

7、进一步地,活动杆一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两个矩形块,两个矩形块以活动杆一的中部为中心对称分布,矩形块的右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弹簧,弹簧远离矩形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防护套,连接管的内部套接有转动轴,转动轴转动连接在床板顶部的通槽内部,防护套内壁远离转动轴的一端套接有连接柱,连接柱滑动连接在防护壳内壁的弧形槽内部,转动轴和连接柱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板二,两个连接板二之间固定连接有海绵垫,两个横板一之间设置有按压机构。

8、进一步地,按压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两个横板一之间的按压盒,按压盒的内部开设有梯形槽,按压盒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托板,托板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微型电机,微型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轴,主动轴远离微型电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凸轮一,凸轮一远离主动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圆杆,梯形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一,连接块一的左侧开设有梯形槽,梯形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梯形块,梯形块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斜块,斜块远离梯形块的一侧开设有直槽,圆杆滑动连接在直槽的内部,斜块远离圆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圆柱,圆柱远离斜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凸轮二,凸轮二远离圆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轴,转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齿轮杆一,齿轮杆一通过齿轮啮合连接有齿轮杆二。

9、进一步地,齿轮杆二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转轴,转轴远离齿轮杆二的一端与按压盒的右侧内壁是转动连接,齿轮杆一远离转轴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压杆,齿轮杆二远离转轴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压杆,两个压杆远离齿轮杆一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压板,压板远离压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挤压柱,压板靠近挤压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顶杆,挤压柱远离压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挤压头,按压盒的底部开设有矩形槽,矩形槽与按压盒内部的梯形槽相互连通,矩形槽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弹簧远离矩形槽底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一,按压盒的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排气管,按压盒的左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氧气连接管,平台的顶部外壁设置有供氧机构。

10、进一步地,供氧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平台顶部外壁的外壳,外壳的右侧开设有两个凹槽,两个凹槽呈上下设置,外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挡板,挡板的底部外壁与外壳的底部内壁之间滑动连接有滑动板,滑动板的右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弹簧,弹簧远离滑动板的一端与外壳的右侧内壁是固定连接,外壳的右侧与排气管远离按压盒的一端是固定连接,滑动板远离弹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直板,两个直板的正面开设有直槽,直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圆杆,两个圆杆之间固定连接有转动板。

11、进一步地,外壳的左侧外壁固定连接有两个横板二,两个所横板二之间固定连接有圆柱,圆柱的外壁与转动板的内部是套接,转动板远离直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推板二,推板二的左侧和右侧外壁开设有卡槽,推板二滑动连接在上方凹槽的内部,凹槽的左侧和右侧均开设有圆孔,圆孔内部固定连接有弹簧,弹簧远离圆孔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二,推板二远离转动板的一端通过转动座转动连接有活动杆二,外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二,连接块二的右侧开设有滑道。

12、进一步地,滑道内部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动块,活动杆二远离推板二的一端与滑动块的左侧外壁是转动连接,滑动块远离活动杆二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拉杆,拉杆远离滑动块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堵塞板,挡板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储气盒,储气盒的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管,连接管贯穿至挡板的底部内壁,储气盒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框架,堵塞板滑动连接在两个固定框架之间,储气盒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出气管二,出气管二远离储气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呼吸面罩。

13、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1)、本发明,使用时,将患者放置在床板上,使患者的颈部与充气垫接触,当患者躺在床板上使,床板受到患者自身的重量是床板向下进行移动,在床板下移的同时则会推动移动杆使其向外侧进行移动,移动杆在向外侧进行移动的同时则会带动齿进行转动,齿轮在转动的同时则会带动齿条二向内侧进行移动,齿条二在向内侧进行移动的同时则会通过齿条二顶部的连接板一带动阻挡板一起向内侧进行移动,对患者进行固定和阻挡,避免患者在心肺复苏过程中发生移动或滑脱,从而导致患者在心肺复苏的过程中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和并发症。

15、(2)、本发明,在齿条一向内侧进行移动的同时则会带动l形滑动块一起进行移动,l形滑动块在移动的同时则会推动连接杆使其发生转动,连接杆在转动的过程中则会推动移动块使其向内侧进行移动,移动块在移动的过程中则会带动推杆进行转动,推杆在转动的同时则会推动推板一,使推板一向主体内侧进行移动,对两个l形固定板之间的空气进行挤压,空气在收到挤压后则会顺着出气管一进入到导气管内部,其中一部分的空气最终会从导气管内部排出并进入到充气垫内,使充气垫发生膨胀,将患者的颈部顶起,使患者保持头部仰起的姿势,保持呼吸道的畅通,避免患者在心肺复苏的过程中因头部未仰起,从而导致患者的呼吸道受压或扭曲,影响通气效果。

16、(3)、本发明,而导气管内部另一部分空气则会圆杆连接管进入到气囊内部,使气囊发生膨胀,气囊在膨胀的过程中则会推动活动板使其向右侧进行移动,活动板在向右侧移动的同时则会通过转动杆推动矩形框架,使起一起向右侧进行移动,矩形框架在移动的同时则会带动活动杆一进行移动,活动杆一在移动的时候则会顺着防护壳内部的弧形槽进行弧线运动,活动杆一在移动的同时则会带动矩形块一起进行弧线运动,并挤压弹簧,对防护套进行造成,当患者的颈部被充气垫顶起使,患者的头部则会后仰,患者头部后仰的力则会对防护套进行挤压,使防护套发生转动,连接管在转动的时候则会通过连接板二带动连接柱一起进行转动,连接柱在转动的时候则会通过防护套推动活动杆一使其向后进行移动,活动杆一在后移的过程中则会瑞东矩形框架使起向两侧进行移动,并通过两个转动杆之间的弹簧来进行限位,对患者的头部进行支撑,避免患者的头部在心肺复苏的过程中仰起不够充分,从而使呼吸道受到挤压导致呼吸不通畅,患者头部仰起不充分也会使患者的颈椎在心肺复苏的时候受到损伤,影响心肺复苏的效果。

17、(4)、本发明,在压板向下移动的时候则会带动顶杆使其向下移动对下方的卡块一进行挤压,并对梯形槽内部的氧气进行挤压,使氧气从矩形槽内部排出,进入排气管中,最终进入到外壳内部,随着挤压头的上下移动,外壳内部的氧气变多,压力变大,气体则会推动滑动板使其向左侧进行移动,当挤压头按压到一定次数时,滑动板则会通过直板推动转动板使其发生转动,转动板在转动的同时则会推动推板二使其向外壳的内部进行移动,当推板二移动到极限时,凹槽两侧的卡块二则会卡在推板二两侧的卡槽内部,对推板二就西宁固定,推板二在向内侧进行移动的时候则会推动活动杆二,使活动杆二发生转动,活动杆二在转动的同时则会带动滑动块向两侧进行移动,滑动块在移动的同时则会拉动拉杆,并通过拉杆将堵塞板拉出,使外壳内部的氧气通过连接管进入到储气盒内部并经过出气管二进入到呼吸面罩内部,自动对患者提供氧气,使用时,将呼吸面罩拿下,放置在患者的嘴唇部位,避免了救治者与患者有疾病传染的风险,有效的提高了装置使用的卫生性。

18、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