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漏雾化组件和雾化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944069发布日期:2024-05-11 00:25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漏雾化组件和雾化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喷雾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漏雾化组件和雾化设备。


背景技术:

1、扩香机倾倒漏油是一个困扰本领域技术人员由来已久的问题,精油的持续泄露不仅仅会浪费精油,精油还会进入到电控组件中腐蚀电路板或损坏气泵,导致设备损坏,严重会引发火灾

2、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现有技术提出了如下解决方案:

3、现有技术1:cn116585517a公开了一种防漏油扩香机,其通过支架来挡住油瓶内的油泄漏。其公开了其至少包含一个回油管,通过附图可见,回油管的直径大于吸油管的直径。回油管里面藏有的液体很多,当防漏件里面的液体过多,稍微倾斜液体讲漏出到设备外面,不能完全杜绝只能起到减缓作用,特别是在固定的角度根本无法阻止杜绝,在特有的角度才会起到减缓的作用。

4、其存在的问题在于:支架仅仅能挡住一部分的精油,如果瓶内精油较多以至于瓶体倾倒时精油能够没住回油管时,且回油管直径较大,精油会随着回油管持续性泄露到雾化腔中。

5、现有技术2:cn114832965a公开了防倾倒漏精油扩香仪,其通过驱动组件在瓶体倾倒时密封喷雾位置,以防止漏油。

6、通过驱动组件来封堵喷雾口,其的确有效,但是需要增设一个需要外接动力或者通过弹性组件来密封的结构,其整体结构复杂性会明显增加。

7、现有技术3:cn112336903a公开了一种防漏无水精油扩香仪,其类似现有技术2,是通过以驱动组件来进行倾倒时的喷雾口封闭。

8、现有技术中,为了防止漏油,大多针对出雾口如何封闭做文章;但是这种努力的结果往往会导致设备结构过于复杂,以使注塑工艺难于实现产品生产。

9、所以,本案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在基本不改变现有设备的基本结构的情况下,实现喷雾设备的防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防漏雾化组件,该组件通过对回液孔进行优化,可避免瓶体在倾倒时液体持续性地经回液孔流出。

2、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雾化设备。

3、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漏雾化组件,包括用于与外设的瓶体连接的雾化头;所述雾化头上设有用于使瓶体内的液体雾化并产生喷雾的雾化芯;所述雾化头上设有与外设瓶体导通的回液孔;

4、除雾化芯外,所述回液孔为外设的瓶体与外界大气连通的唯一通道;

5、所述回液孔为一个或多个;

6、当所述回液孔为一个时,所述回液孔的直径为第一预设值,以使外设的瓶体在倾倒时,外设的瓶体内的液体无法持续性地从回液孔流出;

7、当所述回液孔为多个时,所述回液孔的直径为第二预设值,以使外设的瓶体在倾倒时,外设的瓶体内的液体在回液孔内由于液体张力存在而无法持续性地从回液孔流出。

8、在本领域中,雾化头是指与瓶体连接的一个惯用组件,其搭载有雾化芯,用于将瓶体内的液体在压缩气体的作用下抽吸、雾化;

9、在雾化头上设置回液孔(在一些现有技术中也称为回油孔)也是常规设计,设置回液孔的目的一般是用于使较大的液滴回落到雾化头内后能够顺利地进入到瓶体内,避免液体氧化,同时回液孔还扮演着平衡瓶体内外气压平衡的作用。

10、对于本领域现有研究来看,大家普遍认为回液孔应该设置较大,这样液体才能顺利地回流到瓶体内。

11、在持续性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如果将回液孔的直径控制到一定的尺寸且在特定的尺寸下设置回液孔的数量就可以减缓漏油,同时依然可以保证液体在负压作用下能够地回流到瓶体内;

12、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回油的基本原理是基于重力的因素而回油,作为本案的核心研究成果之一,我们发现,即使回液孔的直径很小,其依然也可能回油,因为如果要回油就意味着喷雾在进行,喷雾过程中瓶内液体会持续减少,如果液体封闭回液孔,那么瓶内必然会形成负压,进而将回液孔外的液体抽吸进入到瓶体内;基于该研究,本发明进行如下优化设计:

13、如,当回液孔为一个时,当回液孔的直径减小到一定的程度,回液孔内的无法形成液体通道、气体通道并存的状态,同时液体在回液孔内具有一定的表面张力,当瓶体倾倒时且设备没有工作时,液体会淹没回液孔,液体可能会短时间的流出,当瓶内外产生一定的压差后,液体就无法持续性地流出;当然,当设备在持续工作且瓶体倾倒时,更不可能漏液,因为雾化头持续性地喷出液体会导致回液孔需要不断的将外界的其他吸入到瓶体内,瓶体内的液体自然无法持续性的流出。

14、如,当回液孔为多个时,当回液孔的直径更小,回液孔内的液体会产生非常大的表面张力,以使液体无法持续性地流出。

15、可见,通过上述优化,可以维持回液孔的基本功能-回流液体、保持瓶内外气压平衡,同时,还可以避免瓶体倾倒时,瓶内液体持续性的泄漏。

16、在上述的防漏雾化组件中,所述第一预设值小于或等于2mm,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预设值小于或等于1.5mm,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预设值为0.2~1.2mm,更优选地,所述第一预设值为0.5~1mm。

17、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案例中,所述第一预设值为0.2mm、0.3mm、0.4mm、0.5mm、0.6mm、0.7mm、0.8mm、0.9mm、1.0mm、1.1mm、1.2mm、1.3mm、1.4mm、1.5mm、1.6mm、1.7mm、1.8mm、1.9mm或2mm;

18、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不同的液体的粘度不同,所以本发明中的第一预设值是存在一定的可变化性的,如液体的粘度较大,则该第一预设值可以适当的增大,如果液体粘度较小,则第一预设值可以适当的减小。

19、在上述的防漏雾化组件中,所述第二预设值小于0.2mm。

20、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案例中,如果回液孔的数量为多个,那么该数量可以选择为2以上,优选为2~20个,更优选为2~10个;比如可以为2个、3个、4个、5个、7个、9个、10个、15个、20个或更多;其直径需要设计的更小,一般来说可以为0.05mm、0.1mm、0.12mm、0.15mm、0.16mm、0.17mm、0.18mm、0.19mm;直径更小不仅加工成本更大,并且更易堵塞,因此并不再一一列举。

21、在上述的防漏雾化组件中,所述雾化头内设有雾化腔;所述雾化头上设有出雾口,所述雾化腔通过出雾口和大气导通。

22、雾化腔的功能是提供一个容纳喷雾的空间,该空间的一部分作用在于提供较大直径的液滴一个缓冲的空间,以使其能够回落到雾化头内并通过回液孔进入到瓶体内;

23、在上述的防漏雾化组件中,所述雾化腔内设有雾化盖;所述雾化盖将雾化腔分为两个连通的腔室,所述出雾口和雾化芯位于雾化盖的两侧。

24、雾化盖的存在能够进一步提高较大直径的液滴回落的几率,以使经过出雾口喷出的雾的液体直径更小、粒径分布更均匀;

25、在本领域的一些设计中,还可以在雾化盖上设置一些迷宫等阻挡功能的结构,以延长喷雾从雾化腔到达出雾口的路径,进一步提高较大直径的液滴回落的几率;

26、在雾化盖上可以设置一些孔洞,以实现雾从雾化腔扩散到出雾口;孔洞的数量一般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

27、在上述的防漏雾化组件中,所述雾化头上设有雾化座,所述雾化芯固定在雾化座上;所述雾化头、雾化座内设有导通到雾化芯上的气体通道和液体通道;所述液体通道通过管道连接至外设的瓶体;所述气体通道和外设的气源连接。

28、在上述的防漏雾化组件中,所述回液孔上连接有延伸到外设的瓶体的中部或下部的导管。在本发明的一些应用案例中,所述导管也可以延伸到瓶体的上部;从任何方面来说,导管是否存在,对本发明的目的的实现并无绝对的影响;只是从优选角度来说,导管延伸到瓶体的中下部,瓶体倾倒后,导管大概率会脱离液面,进一步杜绝漏液的现象。

29、在上述的防漏雾化组件中,所述雾化头靠近外设的瓶体的一侧设有凹部;所述回液孔设置在所述凹部内。

30、基于液体自重,较大直径的雾滴回落到雾化头内后,其会向凹部聚集,在雾化头工作时,瓶体内产生的负压会将这些液体吸入瓶体内;避免雾化头内残存液体。

31、在上述的防漏雾化组件中,所述雾化芯设置在所述凹部内。

32、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案例中,雾化芯的位置的设置非常多样化,比如可以设置在雾化腔的中上部、雾化腔的中下部等等;雾化芯的喷雾方向可以是向上,也可以是向下,也可以是向侧面喷雾;

33、雾化芯设置在凹部内的优势在于,能够提供喷雾和凹部的壁碰撞的几率,进一步提高较大直径的液滴回落的几率,可以更为有效的收集较大粒径的液体并回流到瓶体内。

34、在上述的防漏雾化组件中,所述回液孔设置在所述凹部的最低处。

35、在上述的防漏雾化组件中,所述凹部的顶部设置在雾化头的对应的面的最低处。

36、在上述的防漏雾化组件中,所述雾化头内设有一挡环;所述挡环设置在液体从回液孔流向出雾口的路径上。

37、在上述的防漏雾化组件中,所述挡环设置在雾化头的内侧且靠近出雾口的位置。

38、在上述的防漏雾化组件中,所述挡环向内凸起构成一圆台;所述出雾口位于圆台中央;所述挡环的半剖面和雾化头的顶壁的半剖面构成一“7”字型结构。

39、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雾化设备,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防漏雾化组件、瓶体、气源;所述雾化头和瓶体固定连接;所述瓶体用于向雾化芯提供喷雾所需液体;所述气源用于向雾化芯提供喷雾所需的压缩气体。

40、在上述的雾化设备中,还包括壳体,所述瓶体置于所述壳体内。

41、在上述的雾化设备中,所述气源置于壳体内且位于瓶体下方。

42、在上述的雾化设备中,所述壳体的底部还设有底座;所述底座内设有用于控制气源的电控组件。

43、在上述的雾化设备中,所述瓶体内的液体为用于产生香氛的精油或消毒液或驱蚊液。

44、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45、本发明通过对回液孔进行优化,可避免瓶体在倾倒时液体持续性地经回液孔流出。

46、当回液孔为一个时,当回液孔的直径减小到一定的程度,回液孔内的无法形成液体通道、气体通道并存的状态,同时液体在回液孔内具有一定的表面张力,当瓶体倾倒时且设备没有工作时,液体会淹没回液孔,液体可能会短时间的流出,当瓶内外产生一定的压差后,液体就无法持续性地流出;当然,当设备在持续工作且瓶体倾倒时,更不可能漏液,因为雾化头持续性地喷出液体会导致回液孔需要不断的将外界的其他吸入到瓶体内,瓶体内的液体自然无法持续性的流出。

47、当回液孔为多个时,当回液孔的直径更小,回液孔内的液体会产生非常大的表面张力,以使液体无法持续性地流出。

48、通过上述优化,可以维持回液孔的基本功能-回流液体、保持瓶内外气压平衡,同时,还可以避免瓶体倾倒时,瓶内液体持续性地泄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