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外伤止痛止血药物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71142阅读:5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外伤止痛止血药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外伤用中药,更明确地说是一种治疗外伤止痛止血药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药物的理化性质是药物发挥药效作用的基础。中药的化学成分组成相当复杂,其作用是综合性的,有相互的协同作用,也有彼此的拮抗作用。中药经过炮制,由于受到加热、水浸及各种辅料处理,使中药的化学成份发生一系列的变化。有的成份含量增加了,有的成份含量减少了,一些新的化合物产生了。因此,选择合适的原料配方再加以适当的炮制方法,对中药制造都是十分重要的。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继承和发扬中医医药学的传统,推陈出新,提供疗效更佳的一种治疗外伤止痛止血药物的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种治疗外伤止痛止血药物的制备方法由以下炮制工艺组成取净巴豆仁5g碾烂如泥状,用多层吸油纸包裹,加热微烘,压榨去油,反复数次,至松散成粉不再粘成饼为度,取出研细为巴豆霜;取自然铜10g,置耐火容器内,用武火加热,烧至红透,取出投入醋液内淬,待冷却后,继续反复上述工艺,直至质地酥脆,取出摊涼,干燥后碾碎;取雄黄4g,加适量清水共研细,后加多量清水搅拌,倾取混悬液下沉部分再如上法反复操作多次,除去杂质,合并混悬液,静置后分取沉淀,晾干研细;分取土元10g、珍珠6g、穿山甲6g、蟹壳6g、五灵脂10g、分别洗净、干燥、研碎;分取当归10g、川芎6g、防风6g、藁本6g、升麻4g、乳香10g、没药10g、血竭10g、陈皮6g、荆介6g、旋复花10g、桑白皮6g、路路通6g、郁李仁6g、骨碎补10g、胆南星10g、冰片6g、当门子6g、白芷10g、红花6g分别洗净、去杂质、干燥、捣碎成面、末。然后将上述面、末以水或童尿二者之一混合搅拌均匀成膏成丸。
巴豆性味辛、热,有大毒。用于消肿疗痈去毒。自然铜性味辛、平。具有散瘀、接骨、止痛的功效。雄黄性味辛、温,有毒。便于内服外用,可解毒杀虫消肿,治肿硬疼痛痈疽。土元性味成、寒,有小毒。可治跌打损伤、血瘀,筋骨折伤、痞块等。珍珠性味甘、成、寒,具安神定惊,解毒生肌之功能。五灵脂性味成、甘、温,具有止痛止血的功能。空山甲性成微寒,有消肿去痛排脓、通经络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跌打损伤。蟹壳性味苦、成、寒,具有清热化痰、止血之功,用于治疗肢体浮肿、发热、通便。当归性味甘、辛、温。用于止血补血,治疗血虚眩晕、跌打损伤。川芎性味辛、温,用于活血行气、止痛。防风性味辛、甘、温,用于止血、止泻、治疗破伤风等。升麻性味辛、微甘、微寒,升散作用强,用于消热解毒。乳香性味辛、苦、温,活血消肿止痛,常与没药、血竭、红花等同用。血竭性味甘、成、平,没药性味苦、平,红花性味辛、苦、温,皆有化瘀止血、止痛之功效。陈皮性味苦、辛、温,用于痰湿阻肺、恶心呕吐之疾。荆介性味辛、微温,用于治疗血晕、疮疡、止血。旋复花性味苦、辛、成,用于止呕、消肢肿。桑白皮味性甘、寒,有利水消肿功能。路路通性味甘、成、温,有活血化瘀之功。郁李仁性味辛、苦、甘、平,有利水消肿通便功能。骨碎补性味苦、温,用于补肾强骨,疗伤止痛、跌打损伤、骨折疼痛等症。胆南星性味苦、成、温,用于疗伤止痛、活血化瘀。冰片性味苦、温,用于去毒化瘀。当门子性味成、温,用于止血、去毒。白芷性味辛、温,用于消肿排脓止痛。藁本性味成、温,用于活血化瘀止痛。
以上各方通过炮制,使其药力增强,相辅相成。水或童尿可滋离中之阴,使其成膏成丸。
本发明的任务就是这样完成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外伤止痛止血药物的制备方法,它疗效好,药力增强,可广泛用于砸、压、溺水、车祸等造成的皮、肉、筋骨外伤、流血不止、疼痛以及溺水窒息、枪伤等症的治疗中。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例如下一种治疗外伤止痛止血药物的制备方法,它由以下炮制工艺组成取净巴豆仁5g碾烂如泥状,用多层吸油纸包裹,加热微烘,压榨去油,反复数次,至松散成粉不再粘成饼为度,取出研细为巴豆霜;取自然铜10g,置耐火容器内,用武火加热,烧至红透,取出投入醋液内淬,待冷却后,继续反复上述工艺,直至质地酥脆,取出摊凉,干燥后碾碎;取雄黄4g,加适量清水共研细,后加多量清水搅拌,倾取混悬液下沉部分再如上法反复操作多次,除去杂质,合并混悬液,静置后分取沉淀,晾干研细;分取土元10g、珍珠6g、穿山甲6g、蟹壳6g、五灵脂10g分别洗净,干燥、研碎;分取当归10g、川芎6g、防风6g、藁本6g、升麻4g、乳香10g、没药10g、血竭10g、陈皮6g、荆介6g、旋复花10g、桑白皮6g、路路通6g、郁李仁6g、骨碎补10g、胆南星10g、冰片6g、当门子6g、白芷10g、红花6g分别洗净、去杂质、干燥、捣碎成面、末。然后将上述面、末以水或童尿二者之一混合搅拌均匀成膏成丸。
本实施例炮制的中药疗效好,可内服,亦可外用涂贴、外敷,广泛用于外伤、止痛、止血治疗中。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外伤止痛止血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由以下工艺步骤组成取净巴豆仁5g碾烂如泥状,用多层吸油纸包裹,加热微烘,压榨去油,反复数次,至松散成粉不再粘成饼为度,取出研细为巴豆霜;取自然铜10g,置耐火容器内,用武火加热,烧至红透,取出投入醋液内淬,待冷却后,继续反复上述工艺,直至质地酥脆,取出摊凉,干燥后碾碎;取雄黄4g,加适量清水共研细,后加多量清水搅拌,倾取混悬液下沉部分再如上法反复操作多次,除去杂质,合并混悬液,静置后分取沉淀,晾干研细;分取土元10g、珍珠6g、穿山甲6g、蟹壳6g、五灵脂10g分别洗净、干燥、研碎;分取当归10g、川芎6g、防风6g、藁本6g、升麻4g、乳香10g、没药10g、血竭10g、陈皮6g、荆介6g、旋复花10g、桑白皮6g、路路通6g、郁李仁6g、骨碎补10g、胆南星10g、冰片6g、当门子6g、白芷10g、红花6g分别洗净、去杂质、干燥、捣碎成末;将上述末以水或者童尿二者之一混合搅拌均匀成膏或丸。
专利摘要
一种治疗外伤止痛止血药物的制备方法。取巴豆仁5g霜制;自然铜10g烧制;雄黄10g煅制;取土元、五灵脂各10g,珍珠、穿山甲、蟹壳各6g分别洗净干燥研碎;取当归、乳香、没药、血竭、旋复花、骨碎补、胆南星、白芷各10g,川芎、防风、藁本、陈皮、荆介、桑白皮、路路通、郁李仁、冰片、当门子、红花各6g及升麻4g分别洗净干燥捣成末;以水或童尿混合搅拌成膏或丸。该法制备的中药治外伤疗效快,效果好。
文档编号A61K35/55GKCN1188148SQ01131217
公开日2005年2月9日 申请日期2001年9月3日
发明者李观群 申请人:李观群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