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253阅读:3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
背景技术
糖尿病,中医称消渴症,是一种常见的代谢内分泌疾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人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而引起的临床综合症(慢性、全身性、代谢性疾病),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是一种终生疾病。糖尿病发生后,引起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糖大量从尿中排出,并出现多饮、多尿、多食、消瘦、头晕、乏力等症状。如得不到很好地控制,进一步发展则引起全身各种严重的急、慢性并发症,可导致眼、肾、神经、皮肤、血管和心脏等组织、器官的慢性并发症,以致最终发生失明、下肢坏疽、尿毒症、脑中风或心肌梗死,严重威胁身体健康。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在逐年增加。发达国家糖尿病的患病率已高达5-10%,我国的患病率已达3%。
目前,由世界卫生组织推荐、被各国政府和医药卫生机构广泛接受的糖尿病治疗基本原则就是综合治疗,即教育、饮食、运动、药物和监测同步进行。在糖尿病的防治领域,西医西药被证明是有效的。在诊断方面,西医成熟而便利的血糖、血脂、糖耐量和胰岛素的测定,灵敏的尿微量蛋白的检测,胰岛自身抗体的检测,眼底检查等,使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早期诊断成为可能,使糖尿病的分型更为准确与合理;中医诊断就是中医辩证,同样是II型糖尿病,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和舌脉的不同,经过中医辩证可以分为阴虚热盛型、气阴两虚型、阴阳两虚型、气虚血瘀型等,从而给予不同的中医方药进行治疗。西医诊断的优点在于提供病理本质上的准确性和共同性,中医诊断的优点在于反映机体状态的客观性与差异性。在治疗方面,西医目前以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为主药物治疗,传统的药物主要有双瓜类、磺脲类,新药格列奈类和胰岛素类药物获得较快进展。按理说,这些进展为糖尿病的治疗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是,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目前糖尿病的治疗现状却不容乐观,不仅难以做到全面控制糖尿病的代谢紊乱,就连血糖控制的达标率亦只在30%左右。如有的患者非常认真地执行了综合治疗,血糖、血脂和血压的控制都很满意,但仍有神疲乏力、多汗气短、怕冷或怕热、睡眠障碍、手足发麻、皮肤瘙痒等症状;男性患者会有勃起功能障碍,女性患者会出现性冷淡;部分患者甚至还过早地出现了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的慢性并发症。也就是说,目前以血糖、血脂和血压控制为主要目标的综合治疗虽然非常重要,但却不能解决与糖尿病有关的所有问题,有的甚至会对肝肾造成伤害等副作用。因此,糖尿病的治疗除了需要血糖、血脂和血压的良好控制外,还需要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症状,全面纠正引起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从而有效预防或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面对这样的状况,西医目前尚无特别有效的方法,而中医药的突出长处在于其平衡阴阳、调畅气血的作用,实现其条理、调和、调养等功效,在治疗糖尿病这样的慢性病方面有显著的优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现有糖尿病治疗方法的缺陷,经过多年探索,公开一种使用方便、治疗效果明显的治疗糖尿病的中药。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1、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制备其有效成份的原料为玄参70-110克,肉桂5-12克,辽五味子4-10克,制山茱萸8-15克,麦冬10-35克,枸杞子10-15克,党参8-150克,菟丝子8-15克。
2、它的优化组方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草药组成的玄参90克,肉桂9克,辽五味子6克,制山茱萸13克,麦冬32克,枸杞子12克,党参12克,菟丝子12克。
本发明中药为汤剂,加水煎服。
本发明针对糖尿病发病机理,精选组方以生津止渴、收涩小便、培补肾脏,进而达到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防治早期并发症的效果。
本发明选用玄参为君药以消除浮游之火。玄参为玄参科植物玄参的根,含生物碱、糖类、氨基酸、脂肪酸、挥发油、胡萝卜素等,性味苦咸、凉,具有滋阴、降火、除烦、解毒作用,治热病烦渴、骨蒸劳热、夜寐不宁、自汗盗汗、津伤便秘、咽喉肿痛等症。
本发明选用肉桂为臣药以引火归原。肉桂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皮或枝皮,含挥发油(桂皮油),主要成分是桂皮醛及少量乙酸桂皮脂,性味甘、热,具有补元阳、暖脾胃、除积冷、痛血脉功用,治命门火衰、肢冷脉微、亡阳虚脱、腹痛泄泻、腰膝冷痛、经闭癥瘕、及虚阳浮越、上热下寒;本发明选用麦门冬、辽五味子、制山茱萸为佐药,生津止渴、益精滋肾。其中麦门冬又名麦冬,为百合科植物沿阶草的块根,含多种皂甙、氨基酸、维生素A、葡萄糖,性味甘微苦,寒,具有养阴润肺、清心除烦、益胃生津作用,治肺燥干咳、吐血、虚劳烦热、消渴、热病津伤、咽干口燥、便秘等;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的果实,含五味子素、挥发油、柠檬酸、苹果酸、单糖类、树脂,性味酸、温,具有敛肺、滋肾、生津、收汗、涩精,治肺虚喘咳、口干作渴、自汗、盗汗、劳伤嬴瘦、梦遗滑精、久泻久痢。
山茱萸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的果肉,含山茱萸甙、皂甙、鞣质、酸类、维生素等,性味酸、微温,具有补肝肾、涩精气、固虚脱功用。
本发明选用党参、枸杞、菟丝子为使药以扶正温命门、收涩小便。其中党参为桔梗科植物党参的根,含皂甙、生物碱、蔗糖、葡萄糖、菊糖、淀粉、粘液及树脂等,潞党参含挥发油、黄芩素葡萄糖甙、微量生物碱、多糖、菊糖、皂甙,性味甘、平,具有补中、益气、生津作用。
枸杞子为茄科植物枸杞或宁夏枸杞的成熟果实,含胡萝卜素、硫胺酸、核黄素、菸酸、抗坏血酸等,性味甘、平,具有滋肾、润肺、补肝、明目功效。
菟丝子为旋花科植物菟丝子或大菟丝子的种子,含树脂甙、糖类、糖甙、维生素A类物质、胡萝卜素、蒲公英黄质和叶黄素,性味辛甘、平,具有补肝肾、益精髓、明目功效,治腰膝酸软、遗精、消渴、尿有余沥、目暗。
本发明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根据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症状,所采用的中药组方具有消除浮游之火、生津止渴、收涩小便、培补肾脏显著作用,进而达到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防治早期并发症的效果。
2、本发明组方适用范围广,对上消、中消和下消病症均有疗效,尤其是对口干口渴、小便频繁、肢体无力患者有明显疗效。
3、本发明的使用效果以筛选的临床治疗106例II型糖尿病患者为例,其中男性患者55例,女性患者51例,患者初诊平均血糖在10mmod/l以上,口干口渴、四肢无力症状明显,夜间小便在4-10次不等。使用方法以本发明组方为一剂,用水煎服,连服四剂六天为一个疗程。对上述患者用本发明连续治疗二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观察。106例患者口干口渴症状全部消失,夜间小便次数降至3次以内,原有的并发症减轻或消失。其中有85例患者的血糖降为正常值(3.9-6.1mmod/l),有显著疗效;有12例患者的血糖降为6.2-7.2mmod/l,有一定疗效;有9例患者的血糖降为8.3mmod/l以内,总有效率达100%,并且在较长时间内血糖、尿糖指标没有反弹,没有发生新的并发症出现。
对同时服用降糖西药的患者,应视血糖指标的变化酌情减少用药剂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说明。
实施例1取下列原料玄参90克,肉桂9克,辽五味子6克,制山茱萸13克,麦冬32克,枸杞子12克,党参12克,菟丝子12克,水煎服。
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内服中药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草药制成玄参70克,肉桂5克,辽五味子4克,制山茱萸8克,麦冬10-35克,枸杞子10克,党参8克,菟丝子8克,水煎服。
实施例3本实施例的内服中药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草药制成玄参110克,肉桂12克,辽五味子10克,制山茱萸15克,麦冬35克,枸杞子15克,党参150克,菟丝子15克,水煎服。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制备其有效成份的原料为玄参70-110克,肉桂5-12克,辽五味子4-10克,制山茱萸8-15克,麦冬10-35克,枸杞子10-15克,党参8-150克,菟丝子8-15克。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其特在于制备其有效成份的原料为玄参90克,肉桂9克,辽五味子6克,制山茱萸13克,麦冬32克,枸杞子12克,党参12克,菟丝子12克。
专利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它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草药制成玄参,肉桂,辽五味子,制山茱萸,麦门冬,枸杞,党参,菟丝子。本发明根据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症状,所采用的中药组方具有消除浮游之火、生津止渴、收涩小便、培补肾脏显著作用,进而达到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防治早期并发症的效果。本发明组方适用范围广,对上消、中消和下消病症均有疗效,尤其是对口干口渴、小便频繁、肢体无力患者有明显疗效。
文档编号A61K36/8968GKCN1327881SQ200510095031
公开日2007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05年10月22日
发明者王万鹏 申请人:王万鹏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