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保护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336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保护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保护架。
技术背景放射治疗肿瘤是一种有效的疗法,对于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时,要求对头部准确定位,其定位方法一是对头部划出标定线定位,这种划标定线的方法非常简单,但在治疗过程中,头颈部不易固定,有时要由护理人员协助,在头部产生移位或转动时,可影响疗效;二是将头部置于模具中固定,虽然能定位准确,固定牢固,但患者头在模具中,增加了不适感;三是由于对胸部无保护措施,放疗线散射,可伤及脑部,给患者带来多余的伤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仅能使头部定位准确,而且可减轻患者痛苦,避免对胸部造成伤害的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保护架。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保护架,由“U”形头托框架、左、右头夹、底座板构成,“U”形头托框架通过纵向转动轴固定在底座板的中线上,左、右头夹分别连接在左、右螺杆的内端部,左、右螺杆旋转在“U”形头托框架的左、右侧板的螺孔内,其特征在于左、右头夹均为圆环橡皮气囊,用于扣在患者耳部,再通过转动螺杆使其夹住头部,在底座板上与“U”形头托框架相对的一端通过边沿转动轴固定上“∩”形铅板罩,当患者躺好后,将“∩”形铅板罩翻转,罩在患者胸部。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如下措施实施在左、右头夹的外侧分别设圆环槽,在左、右螺杆的内端部分别设圆环片,左、右螺杆均为中空管,左、右螺杆的管腔分别与左、右头夹中部的圆孔相连通,左、右螺杆内端部的圆环片卡分别在左、右头夹外侧的圆环槽内,当头夹夹在患者两个耳朵上后,再转动螺杆,头夹不会转动,对耳朵不产生扭力伤害,同时,也不影响患者听力;在“U”形头托框架的左、右侧板上还设有“U”形头托框架的转动定位螺栓,通过转动定位螺栓的转动,使“U”形头托框架可产生一定的偏向,然后定位,在“U”形头托框架的左、右侧边框的上板面上以及“U”形头托框架的前边框板面上均设有刻度,以便观察患者头部所处的位置;“U”形头托框架的纵向长度为20cm,横向宽度为25cm;所述的“∩”形铅板罩的纵向长度为40-45cm,高度为45-50cm,宽度与底座板的宽度一致,铅板壁的厚度为2-5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目前头颈部肿瘤放射使用的头部固定装置相比,不仅结构简单、固定牢固,而且头的位置调整方便,能减轻患者使用中的不适感,且防止散射的射线对患者胸部造成损伤。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螺杆与头夹连接剖视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2制作本实用新型。该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保护架,由“U”形头托框架1、左、右头夹2、2′、底座板3构成,“U”形头托框架1通过纵向转动轴4固定在底座板3的中线上,左、右头夹2、2′分别连接在左、右螺杆5、5′的内端部,左、右螺杆5、5′旋转在“U”形头托框架1的左、右侧板的螺孔内,左、右头夹2、2′均为圆环橡皮气囊,在底座板3上与“U”形头托框架1相对的一端通过边沿转动轴6固定上“∩”形铅板罩7。在左、右头夹2、2′的外侧分别设圆环槽9,在左、右螺杆5、5′的内端部分别设圆环片8,左、右螺杆5、5′均为中空管,左、右螺杆5、5′的管腔分别与左、右头夹2、2′中部的圆孔相连通,左、右螺杆5、5′内端部的圆环片8分别卡在左、右头夹2、2′外侧的圆环槽9内;在“U”形头托框架1的左、右侧板上还设有“U”形头托框架1的转动定位螺栓10、10′,在“U”形头托框架1的左、右侧边框的上板面上以及“U”形头托框架1的前边框板面上均设有刻度11;“U”形头托框架1的纵向长度为20cm,横向宽度为25cm;所述的“∩”形铅板罩7的纵向长度为40-45cm,高度为45-50cm,宽度与底座板3的宽度一致,铅板壁的厚度为2-5cm。
权利要求
1.一种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保护架,由“U”形头托框架(1)、左、右头夹(2、2′)、底座板(3)构成,“U”形头托框架(1)通过纵向转动轴(4)固定在底座板(3)的中线上,左、右头夹(2、2′)分别连接在左、右螺杆(5、5′)的内端部,左、右螺杆(5、5′)旋转在“U”形头托框架(1)的左、右侧板的螺孔内,其特征在于左、右头夹(2、2′)均为圆环橡皮气囊,在底座板(3)上与“U”形头托框架(1)相对的一端通过边沿转动轴(6)固定上“∩”形铅板罩(7)。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保护架,其特征在于在左、右头夹(2、2′)的外侧分别设圆环槽(9),在左、右螺杆(5、5′)的内端部分别设圆环片(8),左、右螺杆(5、5′)均为中空管,左、右螺杆(5、5′)的管腔分别与左、右头夹(2、2′)中部的圆孔相连通,左、右螺杆(5、5′)内端部的圆环片(8)分别卡在左、右头夹(2、2′)外侧的圆环槽(9)内;在“U”形头托框架(1)的左、右侧板上还设有“U”形头托框架(1)的转动定位螺栓(10、10′),在“U”形头托框架(1)的左、右侧边框的上板面上以及“U”形头托框架(1)的前边框板面上均设有刻度(11);“U”形头托框架(1)的纵向长度为20cm,横向宽度为25cm;所述的“∩”形铅板罩(7)的纵向长度为40-45cm,高度为45-50cm,宽度与底座板(3)的宽度一致,铅板壁的厚度为2-5cm。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保护架,由“U”形头托框架1、左、右头夹2、2′、底座板3构成,“U”形头托框架1通过纵向转动轴4固定在底座板3的中线上,左、右头夹2、2′分别连接在左、右螺杆5、5′的内端部,左、右螺杆5、5′旋转在“U”形头托框架1的左、右侧板的螺孔内,左、右头夹2、2′均为圆环橡皮气囊,在底座板3上与“U”形头托框架1相对的一端通过边沿转动轴6固定上“∩”形铅板罩7。该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保护架,不仅结构简单、固定牢固,而且头的位置调整方便,能减轻患者使用中的不适感,且防止散射的射线对患者胸部造成损伤。
文档编号G21F3/00GKCN2848258SQ200520087288
公开日2006年12月20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12日
发明者李传学, 刘宪荣, 吕晓慧 申请人:李传学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