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疥疮的中药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534阅读:6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疥疮的中药膏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是一种治疗皮肤病的中药膏,特别适用于皮肤湿疹、浓包疮、疥疮的治疗。
背景技术
目前,治疗皮肤病的外用药虽然很多,但是,其治疗效果均不理想,有的西北部药副作用大;有的外用药对皮肤有刺激;有的外用膏药长时间使用疗效不明显;有的外用药短时有作用,长期使用效果不明显;有的治愈后很快又复发,它治表不治本;另外还有一些外用药长期使用会造成皮肤过敏等不良反应。例如10-20%的硫黄软膏、疥宁软膏等疗效均不理想。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疗程短、疗效好、无毒副作用,既治表又治本的一种治疗疥疮的中药膏。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下述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治疗疥疮的中药膏,其制成活性成份为大风子20-25克、寸香1-3克、水银10-15克、古月0.2-0.4克、大麦牙0.2-0.3克、轻粉8-10克,其制作方法是将上述各组份的药混合研成细末后配50-150克核桃仁捣成膏剂。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下述的技术方案来实现其制成活性成份为大风子24-25克、寸香2-3克、水银12-15克、古月0.3-0.4克、大麦牙0.2-0.3克、轻粉8-10克,其制作方法是将上述各组份的药混合研成细末后配80-120克核桃仁捣成膏剂。
其制成活性成份为大风子25克、寸香3克、水银15克、古月0.4克、大麦牙0.3克、轻粉10克,其制作方法是将上述各组份的药混合研成细末后配100克核桃仁捣成膏剂。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疗效快、无毒副作用、治愈后不复发、既治表又治本、治疗成本低的优点。一般轻者一个疗程、重者6个疗程即可痊愈。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取膏剂5克(象花生米粒大小),在手心和手背上挫,边挫边用火烤,每次挫20-30分钟(至全身出汗),每日早晚各一次,7天一疗程。
注外用,不可口服,挫后将手洗净。
本发明主治皮肤湿疹、浓包疮、疥疮。
本发明经200例临床实验证明,其治愈率81%,有效率100%,无任何毒副作用,治愈后无复发。
下面列举采用本发明治疗的几个典行病例1、马某、男 16岁 河北省永年县中召庄村人。因长期住潮湿的房,造成四肢疼痛、面部发痒,多处有水泡,用其他药7天效果不佳。来诊后用本药30天水泡全部脱落,疼痒消失痊愈。
2、宋某某,男,52岁,河北省永年县宋小营村人,2006年8月因长期在潮湿的办公室工作,使两手及胸前、后皮肤湿疹、骚痒并出现部分水泡。来诊后用本药3个疗程水泡全部脱落,疼痒消失,再用药一个疗程巩固痊愈无复发。
3、王某某,男,20岁,邯郸大学在校生,206年8月全身发痒,稍痛并伴有水泡,用其他药10天无效,来诊后用本药5个疗程水泡全部脱落,疼痒消失痊愈无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列表的方式列举本发明的10个具体实施例,每个实施例中的中药材均是直接从市场购得,其制作方法均是将上述各组份的药混合研成细末后配100克核桃仁捣成膏剂。(注核桃仁的多少以将它与全部药混合后捣成膏剂为宜)具体实施例单位克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疥疮的中药膏,其特征在于其制成活性成份为大风子20-25克、寸香1-3克、水银10-15克、古月0.2-0.4克、大麦牙0.2-0.3克、轻粉8-10克,其制作方法是将上述各组份的药混合研成细末后配50-150克核桃仁捣成膏剂。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一种治疗疥疮的中药膏,其特征在于其制成活性成份为大风子24-25克、寸香2-3克、水银12-15克、古月0.3-0.4克、大麦牙0.2-0.3克、轻粉8-10克,其制作方法是将上述各组份的药混合研成细末后配80-120克核桃仁捣成膏剂。
3.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一种治疗疥疮的中药膏,其特征在于其制成活性成份为大风子25克、寸香3克、水银15克、古月0.4克、大麦牙0.3克、轻粉10克,其制作方法是将上述各组份的药混合研成细末后配100克核桃仁捣成膏剂。
专利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疥疮的中药膏。其制成活性成份为大风子20-25克、寸香1-3克、水银10-15克、古月0.2-0.4克、大麦牙0.2-0.3克、轻粉8-10克,其制作方法是将上述各组份的药混合研成细末后配50-150克核桃仁捣成膏剂。它是一种治疗疗程短、疗效好、治愈后不复发、无毒副作用的中药制剂。
文档编号A61K9/06GK1994436SQ200610102327
公开日2007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06年12月25日
发明者李天林, 李明亮 申请人:李明亮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