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热针灸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6244阅读:7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热针灸针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
传统医学独创的针灸疗法,包括针刺与温灸两种治疗手段。针刺历来采用指压、骨针、石针、金针、银针或不锈钢针;为加强针感或刺激强度运用各种手法,近年采用微弱电流,即各种“电针”和“针麻机”针具本身无改变。温灸主要是点燃艾绒或其它草药熏灸穴位,近代亦采用电热器,例如电热治疗器(JP58-175555),燃烧温灸器(JP58-163360),温灸用温热器(JP58-180147)等。现有器材的主要不足之处是“针”与“灸”两种疗法不能同步地、定点和定量地实施。“针”与“灸”的功效不同,相辅相成,如能消除上述不足之处,无疑可以提高针灸疗法的效果和扩大其应用范围。
本发明的目的是,消除现有针具和灸器的不足之处,研制一种可以同时实施针刺和温灸两疗法的器械。
附图是本发明提出的电热针灸针纵剖面图。
下面结合电热针灸针的结构和制造材料。
电热针灸针由盲管针(1)和内芯(2)构成。
盲管针(1)可用金、银、不锈钢或其它防锈导电金属材料制造。针长度可根据需要制定不同规格,一般为5~15cm。盲管针(1)可划分为针头、针体和针柄。针头尖锐无腔隙;针体外径可有不同规格,可达0.3mm左右。针柄(6)分为前部和后部,前部直接与盲管针(1)相连接,构成电路回路负端(-);针柄(6)后部与内芯(2)的导线(3)连接,其与前部负端及盲管针之间设置绝缘层(7)。针柄(6)后部作为电路输入端正端(+)。
内芯(2)由导线(3)、电热丝(4)及绝缘层(5)组成。导线(3)可用铜或其它优良导电材料,直径在0.1mm内。导线(3)与电热丝(4)焊接或衔接。电热丝(4)可由钨丝或其它电热丝材料制成,其末端与针尖连接,使盲管针(1)和针柄(6)前部成为电路回路负端(-)。导线、电热丝与盲管针(1)内壁之间是绝缘层(5)。绝缘层(5)由绝缘漆、云母粉、瓷粉或氧化层组成。
本实用新型电热针灸针的操作方法结合实施例说明。
例1、用于针刺疗法适应症(各系统疾病)。辩证取穴,将数支电热针灸针分别刺入各穴位不同深度,将可调稳压电源(6~12伏)的输出端正端连接针柄(6)后部正端(+),回路端负端连接针柄(6)前部负端。启动开关,通过调节电流控制针前部温度;应用于儿童时针体温度可控制在54~57℃,成人应用时针温可控制在56~60℃,通电30分钟之内。
例2、用于温灸疗法适应症(寒痹及软组织损伤);取肿胀或麻痹部位及压痛点(阿是穴),针刺加温操作同例1所述,可以增加温灸的效果。
例3、作为组织内加热器或烧灼器使用。治疗体表肿瘤、赘生物或疣类,将针刺入病变根蒂部、周围或肿瘤内部,电流加温至70~90℃留针10~30分钟。热力作用使蛋白凝固变性,病变营养血管闭塞,肿瘤细胞被杀伤,可使肿瘤坏死脱落或抑制其生长扩散。
针灸疗法在我国有几千年历史,源远流长,现在已走向世界,成为我国人民对于世界医学宝库的伟大贡献。针灸疗法适用于各科范围的数百种疾病,每年全世界有亿万人次的患者接受针灸治疗。所以,本实用新型电热针灸针具有实用性、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权利要求
1.一种电热针灸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针具由盲管针(1)和内芯(2)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针灸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芯(2)装有导线(3)电热丝(4)及绝缘层(5)。
3.根据权利要求
1或2所述的针灸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热丝(4)末端与针尖连接,使盲管针(1)成为电路回路负端(-)。
4.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针灸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盲管针(1)由导电金属制成,其外径可达到0.3毫米左右。
5.根据权利要求
1或4所述的针灸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盲管针(1)尾部设有针柄(6)。针柄(6)前部直接与盲管针(1)连接构成电路输出负端(-);针柄(6)后部与内芯(2)的导线(3)连接构成电路输入端正端(+)。针柄后部正端(+)与盲管针(1)及针柄前部负端(-)之间设有绝缘层(7)。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实用新型电热针灸针。该种针具有盲管针和内芯两部分。内芯由导线、电热丝和绝缘层组成。电热丝末端与针尖连接,使盲管针成为电路回路的组成部分。导线与针柄后部相连组成电路输入端。针柄后部与盲管针及针柄前部之间设有绝缘层。该针可以同步地、定点和定量地实施针刺与温灸两种疗法,尚可作为组织内部加热器使用。
文档编号A61H39/00GK85203215SQ85203215
公开日1987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1985年8月2日
发明者陈冠卿, 常玉和 申请人:陈冠卿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