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科用银汞胶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3686阅读:32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牙科用银汞胶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做成特殊物理形式的医药用品。主要适用于牙科龋齿的修复。
目前,我国治疗龋齿时修复材料仍以银汞合金为主。治疗时的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在需修复的部位根据不同情况做好适当的窝洞,然后将刚调制好的银汞合金填入洞内,将表面修整成形。经一定时间,银汞合金自行固化后,患者即可进食。
调制银汞合金的现有技术有以下几种1.手工调制,将适量的银合金粉放在乳缽中,滴入适量的汞,用手工研磨两分钟左右即成。
2.将适量的银合金粉及汞装入胶囊中,在银汞调合器上振动20秒钟左右即可。
3.用半自动银汞调合器,该机器伴有半自动下料装置,待下好料后,开动机器振动一分钟左右即成。
上述三种调制方法的一个共同缺点是银合金粉与汞的调合比例都难以保证在最佳比例范围内,即配料不精确。虽然第三种方法是半自动下料,但由于料斗内银合金粉和汞量多少的影响使下料重量的精度很难达到所要求的±1.5%范围内。前两种方法配料,完全靠经验估计,其误差更大,有时就调不出软、硬适度的银汞合金;加之是开放性操作,汞蒸汽的污染也较严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银合金粉与汞的配比精确,且调制方便的银汞合金胶囊。
银汞合金的各种性能主要取决于银合金粉的质量,但与汞调合时的比例是否合适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为了更安全、方便地使用银合金粉和汞,得到质量优良的银汞合金,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胶囊。该胶囊直径11~15mm,高27~33mm。胶囊分两层,底层放银合金粉,上层放汞,中间由一个中间厚,周边很薄的隔离膜隔离。使用时,压下顶塞,隔离膜破裂,汞流入底层与银合金粉混合,稍振动后就可使用。银合金粉和汞装入胶囊时,都须严格地称重计量。所以,这种胶囊的银合金粉和汞的配比精确,其误差小于1.5%,保证银合金粉与汞的比例在最佳调合范围内;此外,使用方便,且由于密闭操作,消除了汞蒸汽对人身和环境的污染。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牙科用银汞胶囊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一定量的银合金粉,2为底座,3为上盖,4为隔离膜,5为按最佳比例装入的汞。6为顶塞。上述各部件均用塑料制成。其中隔离膜4的中间厚,周边很薄,且与上盖3制成一体。顶塞6的下部呈刀口状。这样,顶塞压下时,其刀口很容易将所接触的周边很薄的隔离膜顶破。底座2与上盖3、顶塞6与上盖3都是紧密装配,保证银合金粉和汞都不洩漏。
将配好的银合金粉5装入底座2,然后将上盖3与底座2装配好,打开顶塞6,滴入配好的汞5,再将顶塞6拧紧在上盖3内。其刀口稍离开隔离膜4。
使用时,将顶塞6压下,隔离膜4破裂,汞进入底座2空腔内,与银合金粉混合,将胶囊放在银汞胶囊调合器上振动适当时间,取下,并打开胶囊,使底座2与上盖3分开,倒出调好的银汞合金,即可使用。
权利要求1.一种牙科用的银汞胶囊,其特征在于该胶囊由底座、下盖、顶塞和隔离膜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汞胶囊,其特征在于隔离膜的中间厚,周边很薄,且与上盖制成一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汞胶囊,其特征在于顶塞的下部呈刀口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汞胶囊,其特征在于底座、上盖、隔离膜和顶塞均由塑料制成,且底座与上盖、顶塞与上盖均为紧密装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牙科用银汞胶囊。其特征是该胶囊由底座、上盖、隔离膜和顶塞组成;隔离膜的中间厚,周边很薄,且与上盖制成一体;顶塞的下部呈刀口状。银合金粉和汞精确计量后分别装入底座内和隔离膜上方,两者以隔离膜分离。使用时,顶塞压下,其刀口将隔离膜顶破,汞流入底座与银合金粉混合,稍振动后,银汞合金就可倒出使用。该胶囊不仅银合金粉和汞的计量精确,而且使用方便,还消除了汞蒸汽的污染。
文档编号A61K6/02GK2032067SQ8820854
公开日1989年2月8日 申请日期1988年7月21日 优先权日1988年7月21日
发明者曾乃才, 杨师信, 孟庆恩, 孙福玉, 宋玉行, 王玉书, 张文莱, 赵军, 吕世琴 申请人:冶金工业部钢铁研究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