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四肢骨折脱位整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5121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多功能四肢骨折脱位整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多功能四肢骨折脱位整复装置,它属于医疗器械,适用于医院、野外施工工地和战场等野外场所四肢骨折及脱位的牵引与固定。
本实用新型以前的四肢骨折脱位牵引整复装置,如江苏无锡第四人民医院的轻便式下肢骨折整复固定器,吉林浑江市第一医院的髋关节后脱位复位器,陕西商洛地区医院的多功能关节脱位和骨折牵引复位器以及轩岗矿务局医院的下肢骨折整复器,都只能对患肢施加伸膝(或肘)的纵向牵引,而上肢的绝大部分骨折、脱位以及下肢髋关节脱位的正确复位都需使用肘、肩关节或髋关节屈曲或进行各种特定姿势的活动,否则将加重患肢的损伤,而且四肢骨折、脱位复位后多需使用某些关节处于特定位置,如肩、肘关节复位时,需曲肘90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发明一种不仅可对四肢进行直位牵引,而且可进行屈膝(或屈肘)牵引的多功能四肢骨折脱位整复装置。
本实用新型如附


图1所示,它有顶托(1)、可固定绞支(2)、支杆(3)、螺杆(4)、手柄(5)、套管(6)、牵引钩(7),可调节牵引钩连接座(8),其特征在于在套管(6)上还有一可调节侧杆连接座(9),在可调节侧杆连接座(9)上装有一侧顶螺杆(10),在侧顶螺杆(10)的一端为可相对转动的侧托(11),另一端有侧杆手杆(12)。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用顶托(1)顶住会阴或腋窝部,在患肢的自由端、如踝、腕、掌、指或趾等部位束上胶带,用牵引绳连接后,挂在本实用新型的牵引钩(7)上,转动手柄(5)就可以对患肢进行牵引,起到直位牵引的目的。在需要进行屈位牵引时,调节侧托(11)的位置,使其顶于患肢需要弯曲或外展的地方,同时操作手柄(5)和侧杆手柄(12),使牵引钩(4)拉伸以及侧托(11)移动,摸拟人手整复的动作,使患肢达到要求的形状。
本实用新型中,用牵引钩可调节连接头(8)与侧杆可调节连接头(9)与套管(6)连接,是为了适应不同牵引部位,不同大小患者的要求,可调整牵引钩、侧杆的位置。可固定绞支(7)的目的是为调整顶托的方向以适应于患者的不同需要。
本实用新型可在可固定绞支(2)处接有一固定夹(13),如附图2所示,它可以在需要的时候,使本实用新型与病床、担架以及其它停放患者的物体固定。固定夹(13)可以是一个与可固定绞支(2)固定的钩形板以及在钩形板上的紧定螺栓。也可以是一个弹簧夹。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已有四肢骨折脱位整复装置的基础上,加一侧向顶托与支杆,使该实用新型不仅适用于患肢的直位牵引,而且也可以进行屈膝(或屈肘)等的屈位牵引。
本实用新型中的顶托(1),侧托(11)都应使用如木料、塑料等轻质和绝热性好的其它材料制造,最好在顶托(1)和侧托(11)上包覆有软质材料,如布、革类或人造革等。顶托(1)和侧托(11)应是可换的,有大小不同、形状不用的多个顶托(1)和侧托(11)组成一套,根据需要选用其中的一个。本实用新型中的螺杆(10)通过支杆(3)头部螺母旋入支杆(3)中,手柄(5)与螺杆(10)固定,套管(6)套在支杆(3)外,并与螺杆(10)形成可转动连接(如用环形槽、端面轴肩或能承受轴向力的轴承等)。转动手柄(5)时,由于螺杆(10)上螺纹的作用,螺杆(10)带动套管做轴向移动,达到牵引的目的。螺杆(10)可以是普通三角螺纹,也可以是梯形导杆,螺矩不宜太大,应能自锁,牵引钩可调节连接头(8)和侧杆可调节连接头(9),可以用弹性开缝管形式套于套管上,如附图3所示,在开缝边用螺栓使其变形夹紧。也可以是用园孔和内嵌压条顶丝的形式,在需固定时拧紧顶丝,使其紧压于套管外壁,靠磨擦固定。还可以是用开合合页的形式,在合页开口边留有螺栓孔,在需固定时,用螺栓把开口边压紧。而在不用时,可打开合页,方便卸下侧杆等。本实用新型中的侧杆可调节连接头(9)上固有支承侧螺杆(10)的螺母,螺母轴与侧杆可调节连接头(9)的轴线垂直。为增加侧杆的钢度,螺母应长一些,螺纹间隙不能太大。侧螺杆(10)可以是普通三角螺纹,也可以是梯形螺纹,螺矩不能太大,应能自锁。
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四肢骨折脱位整复装置,它有顶托(1)、可固定绞支(2)、支杆(3)、螺杆(4)、手柄(5)、套管(6)、牵引钩(7),可调节牵引钩连接座(8),其特征在于在套管(6)上还有一可调节侧杆连接座(9),在可调节侧杆连接座(9)上装有一侧顶螺杆(10),在侧顶螺杆(10)的一端为可相对移动的侧托(11),另一端有侧杆手柄(1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四肢骨折脱位整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可固定绞支(2)处接有一固定夹(13)。
专利摘要一种多功能四肢骨折脱位整复装置,它属于医疗器械,适用于医院、野外施工工地和战场等野外场所四肢骨折及脱位的牵引与固定。本实用新型由于在已有四肢骨折脱位整复装置的基础上,加一侧向顶托与支杆,使该实用新型不仅适用于患肢的直位牵引,而且也可以进行屈膝(或屈肘)等位的牵引。
文档编号A61F5/04GK2048349SQ89207038
公开日1989年11月29日 申请日期1989年5月15日 优先权日1989年5月15日
发明者董谢平, 董卫平 申请人:董卫平, 董谢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