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侧翻多功能护理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5712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动侧翻多功能护理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医用电动护理床。适用于医院或家庭中瘫痪,长期卧床病人及年老体弱失去自理能力者。
众所周知,失去自理能力而长期卧床患者,由于臀、背部长期受压致血液循环不良及便溺浸泡等,极易并发褥疮,久治不愈,甚至因此丧失生命,而肺部感染、废用性萎缩、泌尿系统感染、结石、静脉栓塞及消化功能减弱等也同样是长期卧床者易发的并发症。可见增加床上活动对于常年卧床患者是极为重要的。随着社会发展、当今超高龄老人的逐渐增多,高层次的社会护理和自我护理问题是一个急待解决的新课题。目前已有的医用床,有单一功能的三折床,该床体分上、中、下三节,通过手摇或电动将床上节抬高,使病人呈半卧位,或将下节降低使下肢下垂,但无翻身、侧身其它功能;而波浪式震动床,是通过震动局部,使患者身体局部血液循环得以改善,减少并发症,但不具备起身、侧翻、曲腿及其它床上活动功能。满足不了病人自我护理之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实现病人自我控制、自身护理和锻炼,模拟人工翻身、起身、下肢伸曲等活动的多功能护理床,具有自我翻身、起身、下肢伸曲、任意改变体位和方便就餐及卫生排便等功能,增加病人的床上活动范围,有利于病人康复减轻护理人员的负担。
本实用新型分床体、电动起身、电动下肢伸曲、电动侧翻系统和便溺装置五部分构成。床体如附


图1所示,由床头架1、床尾架2、床板框架3、上床板4、下床板5、机电系统固定箱6、轴销7、螺栓和床垫等组成。1、2、3、由木质材料制作或金属材料焊接而成,长1500-2200mm,宽800-1300mm,高600-800mm,1的高度为800-1100mm,2的高度为600-800mm,中部设有一活动餐桌,由固定在床框架上的长轴42,将桌面38用左右两件桌面支撑脚43下端联接在一起,43的上端利用两件固定其上的短轴44,与桌面下两件轴套座45活动联接,同时利用44,45上的缺口,销钉使桌面得以平衡固定。不用餐桌时。可使其倒放在床尾,使桌面垂直于床面,与床尾架平行,可起到床尾架作用。当需用餐桌时,将桌面拉起,靠支撑脚和短轴的作用,使桌面平行与床面并固定,从而进行用餐,书写等伏案活动。4和5均由木质或金属材料制成,其厚度宽度相同,长度之比为11-11.3,4的下端左右各通过7固定在3上。在4、5上面装有与其相适应的床垫(包括上床垫8a、固定垫13和伸曲折垫8b)如附图5所示,床垫可用吸潮、通风性好的松软的棉质或海棉材料制作,8a固定在4上面,8b与8a相接处固定在5上,13固定在5的末端。13与8b之间有一便孔盖19。4下面的床框架上设有机电系统固定箱6。6内装有机电传动系统(如附图4所示),包括3个电动机D1、D2、D3(为已有技术),3个涡轮减速器24、29、34(为已有技术),3个链轮和相应的链条组成的链传动26、30、31,3个皮带轮和三角皮带构成的带传动23、25、28。床头部设有手握控制开关。
电动起身系统如附
图1、3、4所示,由起身拐臂11、起身轴12、电动控制开关K1和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等构成。两件起身拐臂11为硬质金属材料制成的,末断分别固定在4底面横向中心约450mm处,始端分别与同侧的中轴12相接。电动起身控制开关K1位于手握控制开关上(如图6所示)与6内的电动控制系统相联接,机电传动系统包括电动机D2、传动带35、涡轮减速器34、链传动26等。当按下K1时,电动机D2得电运转,带动35,经34减速,再经26链传动,带动12使12两端的拐臂做上,下弧线运动,推动4连同8a在0-90°范围内任意角度起落、随意停启。
电动下肢伸曲系统如
图1、4、5所示。由伸曲折垫8b、一对滑动轮14、伸曲轴15、弧形升降杆16、钢丝绳17、拉力弹簧18、电动下肢伸曲控制开关K8、K7和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等组成。14位于8b的末端,8b的下方两侧有一下肢伸曲轴15,轴两端有一对升降杆16。两根钢丝绳17通过固定在床框架下端的一对滑轮39,一端固定在升降杆下端,另一端固定在15上。电动下肢伸曲控制开关置于手握控制开关上,与电动控制系统连接。机电传动控制系统在6内,包括电动机D3、29、30、28等。当按下下肢伸曲电动控制开关K7时,D3得电运转,带动28,经29减速,再经30链传动,带动15转动,使8b两侧伸曲部分在16和17的作用下,随16的升高将17做卷放运动,使8b可在0-280mm高度内任意停启,完成曲腿动作。当按下K8时,按以上程序完成伸腿动作。
电动侧翻系统如附图2、4、6所示,由翻身架9、中轴10、翻身带36、电动侧翻控制开关、K3、K4、K5、K6、传动系统等部分组成。在4的上面设有一对金属翻身架9(如图2所示)9始端接中轴10,翻身带36由尼龙材料制成置于8a上面,其两边固定于9上,电动侧翻控制开关K3、K4、K5、K6分别置于手握控制开关之上(如附图6所示)并与6内的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相连接。机电传动控制系统包括电动机D1涡轮减速器24、链传动31、转臂32、中轴10等组成。当分别按下K3、K4、K5、K6时,使D1得电运转、带动传动系统23经24减速,再经31链传动,带动10两端的转臂32左右运转,使翻身架左右起落,利用固定在翻身架上的翻身带36,模拟人工翻身。为保证侧翻平稳,左右两侧设有床板锁止机构,可在0-90°范围内完成任意角度的侧身动作。
便溺装置如附图3、5所示,由便孔及其盖板19、便筒车20和盖板19拉带21组成。便孔位于5距上端约200mm处,弧为R110-125,长度250-280mm、19面积与其适应,厚度及材料同于床垫,19的下面设置一便筒车20,20内腔呈蛋圆形,外部呈长方形,由塑料制作,车把下设一踏板40车前设有倒便门41,两边设有小滑动轮,通过焊接在床板框架上的轨道将车推入和19下部严密结合。使用时患者通过自身控制电动曲腿、起身、调整好位置,拉21,打开19,完成排便。尔后将盖板盖好,按序复位。平时便筒车推至便溺孔位置,需清除粪便时,可手持便筒车把,将便筒拉出道轨,推到倒粪便处,用脚轻轻地踏下40由于拉杆和拉力弹簧作用,将41打开,将粪便倒掉后,拉开便筒上盖,冲洗干净后,复位并将其再推入床下。此筒方便、严密、卫生、适用。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按下设在床头上的总开关,接通电源,需翻身或起身、曲腿时,手持手握控制开关(如图6所示),按下相应的按钮,即可变动体位,满足要求,并可随时复位。需便溺时,借助手握控制开关,调整好体位,然后完成排便及复位动作。如需床上用餐、书写、阅读时,可将桌面平行于床面并固定,从而进行用餐,书写等伏案活动。为安全起见在电源处安设漏电保保安装置。本实用新型经试用完全达到上述目的和功能。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其中1——床头架,2——床尾架,3——床板框架,4——上床板,5——下床板,6——机电系统固定箱,7——轴销,8a——上床垫,8b——伸曲折垫,11——起身拐臂,12——起身轴,13——固定垫,14——滑动轮,15——下肢伸曲轴,16——升降杆,17——钢丝绳,18——拉力弹簧。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示意图。其中9——翻身架,10——中轴,36——翻身带。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动作示意图。其中19——盖板,20——便筒车,21——拉带,39——滑轮,40——踏板,41——倒便门。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机电系统示意图。其中23——侧翻系统带传动,24——侧翻系统涡轮减速器,25——起身系统带传动,26——起身系统链传动,27——起身轴座,28——曲腿系统带传动,29——曲腿系统涡轮减速器,30——曲腿系统链传动,31——侧翻系统链传动,32——转臂,33——下肢曲伸轴座,34——起身系统涡轮减速器,35——起身系统带传动,D1——侧翻系统电动机,D2——起身系统电动机,D3曲腿系统电动机。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其中37——轴套座,38——桌面,42——长轴,43——支撑脚,44——短轴。
附图6是本实用新型控制开关示意图。其中K总——总开关,K1——起身,K2——落身,K3——左翻,K4——左落,K5——右翻,K6——右落,K7——曲腿,K8——伸腿。
权利要求1.一种由床体、电动起身系统、电动曲腿系统等组成的电动侧翻多功能护理床,其特征在于该床的床体由床头架1、床尾架2、床板框架3、上下床板4、5和床垫组成;电动起身系统由起身拐臂11、起身轴12和机电传动控制系统D2、35、34、26组成;电动曲腿系统由一对滑动轮14、伸曲轴15、弧形升降杆16、钢丝绳17、拉力弹簧18、和机电传动控制系统D3、28、29、30组成以及由设在4上的一对翻身架9、中轴10、固定9上的翻身带36、机电传动系统D1、24、31、32组成的电动侧翻系统和手握控制开关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侧翻多功能护理床,其特征在于该床的1、2、3为一体,1上设有手握控制开关,5固定于3上,4下端用轴销固定在3上,4、5上有床垫,4下面有一机电系统固定箱6,3的头端设有床板锁止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侧翻多功能护理床,其特征在于该床的床垫分8a、8b和13三部分,8a固定于4上,8b的上端固定在5上,13固定于5的床尾端;13与8b之间有一便孔盖19及其拉带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侧翻多功能护理床,其特征在于该床便孔下方装一便筒车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侧翻多功能护理床,其特征在于该床床尾架上设有一活动餐桌,通过支撑脚43及42、37、44等折设于床尾架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为瘫痪,长期卧床病人及年老体弱失去自理能力者自我护理而设计的,具有电动翻身、电动起身、电动曲腿和便溺装置等多功能护理床。该床床头架上设有手握控制开关;床尾架有一活动餐桌,上床板下面有一对起身拐臂,两侧设翻身架、翻身带等;下床板上设有一便溺孔和特制床垫;下面设置一便简车。使用时,不仅减轻护理人员负担,而且能够防止褥疮等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康复。
文档编号A61G7/015GK2066733SQ8921633
公开日1990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1989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1989年12月15日
发明者陈鹤声, 黄兴运, 赵子明 申请人:泰山医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