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给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540阅读:3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口服给药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口服给药系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通过给予与维生素B12(VB12)或其类似物结合的活性物质来增强活性物质的吸收。
口服给药方式大概是对人供给抗原或药理活性剂的最佳方式。然而这种途径最主要的缺点一般是肠胃道对抗原或药理活性剂的摄取都不好,而且一些制剂由于长时间与蛋白水解酶接触而遭破坏。在这方面,过去使人或动物以口服方式免疫的努力所取得的成绩很有限。通常只有通过口服大量的抗原或结合非肠道给药並以口服支援的方式才能完成有效的接种。近年来我们进行的利用与肠粘膜具有结合能力的一些分子的工作演示证明了用低剂量的这些结合蛋白或通过把各种抗原或半抗原偶联到这些载体上能实现有效的口服免疫。这些分子由肠道的摄取或转运至循环似乎是由于内吞作用的传递受体的缘故。
一些时间以来,已知肠道中存在着一些吸收食物分子的特殊机制。因此就有单糖、双糖氨基酸和维生素的具体吸收机制。这些吸收机制的大多数依赖于特定蛋白质和酶如单糖酶或双糖酶的存在,它们位于与这些分子结合並将其转运到细胞层和膜本体中去的粘膜薄膜本体中。
发现这些吸收机制中有两个值得注意的例外是铁的转运和VB12的吸收。在这两种情况下,一种特殊的结合蛋白被释放到肠中,在肠腔中与其配位体结合。
因此,铁在肠道吸收时,传递蛋白从胃里被释放出来,与铁结合,再在十二指肠的粘膜上与受体结合。受体-铁传递蛋白-铁复合物再通过受体传递的内吞作用而被吸收。
相似地,通过由肠吸收生理量的VB12需要VB12与天然存在的被称为内源因子(IF)(1-5)的转运蛋白结合。这种蛋白质由基底壁细胞释放到胃腔中去。只要与内源因子结合,VB12·IF复合物就与位于小肠末端回肠上的结合IF受体的膜相互作用。受体-IF-B12复合物再通过受体传递的内吞作用(RME)而内化。Allen和Majerus(7)证实了有可能化学改性VB12,把它偶联到一个树脂上,並用这种VB12-树脂亲合净化IF。这一发现启示我们有可能将一些大分子(如Allen和Majerus所使用的树脂)与VB12偶联而且还仍然保持它特别是与内源因子相互作用的能力。通过把这些分子偶合到VB12上並保持VB12与内源因子相互作用的能力,我们有希望能够利用VB12的天然吸收机制将VB12以及各种偶联到它上的分子、各种蛋白质、药物或其他药物活性分子转运到循环体系中。
本发明的目的是利用VB12的吸收机制从肠腔将与VB12或其类似物共价偶联的活性物质如药物、激素、抗原物质等转运到循环体系中。
在第一个实例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物,它至少包括一种至少与一种载体分子键合的活性物质,该载体分子是VB12或其类似物,在复合物中,该载体的对于脊椎动物体中VB12的吸收和转运是必须的进行结合反应的能力以及该活性物质的活性基本上都被保留。
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术语“活性物质”包括激素、生物活性肽、治疗剂、抗原或半抗原的全部、部份、类似物、同系物、衍生物或其组合物。
按照本发明传送的最佳活性物质包括激素和生物活性肽如LHRH,胰岛素、罩酮、干扰素、PMSG、HCG和抑制素;治疗剂如新霉素、舒喘灵、嘧啶甲胺、青霉素G、甲氧苯青霉素、羧苄青霉素、陪替丁、甲苯噻嗪、盐酸氯胺酮、甲萘甲醇和铁葡聚糖;抗原或半抗原包括过敏原、蛋白质、多糖以及分泌产物如青草花粉(如大麦和葡萄冰草)、草花粉(如苜蓿、酸模属草类)、树木花粉(如梣、塞浦路斯)、植物花粉(如金雀花)、上皮(如猫毛、狗毛、猪毛)以及室内尘螨类、小麦粗糠和木棉;由流感、麻疹、风疹、天花、黄热病、白喉、破伤风、霍乱、鼠疫、斑疹伤寒、BCG、结核病病原体、流感嗜血杆菌、粘膜炎奈瑟氏菌、肺炎杆菌、肺炎球菌、链球菌得到的蛋白质或对抗它们的免疫原;由白喉、破伤风、霍乱、鼠疫、斑疹伤寒、结核病病原菌、流感嗜血杆菌、粘膜炎奈瑟氏菌、肺炎杆菌、肺炎球菌链球菌、链球菌变种得到的分泌产物或由疟原虫或小鸡球虫病的病原体得到。
VB12最佳类似物包括氰基钴胺素(CN-Cb1)水合钴胺素、腺嘌呤核苷钴胺素、甲基钴胺素、羟基钴胺素、氰基钴胺素对称二苯脲和5-氧-甲基苄钴胺素〔(5-OMeBZa)CN-Cb1〕以及以上所有化合物的脱二甲基、乙胺化和甲基胺化类似物。还可包括钴啉醇酰胺的各种类似物和同系物,如辅酶B12和5′-脱氧腺嘌呤核苷钴胺素,其他类似物包括氯代钴胺素、亚硫代钴胺素(sulfitocobalamin)、硝基钴胺素、氰硫基钴胺素、苯并咪唑衍生物如5,6-二氯代苯并咪唑、5-羟基苯并咪唑、三甲基苯并咪唑以及腺嘌呤核苷氰基钴胺素〔(Ade)CN-Cb1〕、钴胺素内酯、钴胺素内酰胺和N-酰苯胺、乙胺、VB12的一元羧酸和二元羧酸衍生物或其类似物。
VB12最佳衍生物包括其一元、二元或三元羧酸衍生物或VB12的丙酰胺衍生物。载体还可以包括钴原子被锌或镍取代的VB12衍生物,VB12或其类似物的可啉环可以用不影响它与IF结合的任何取代基取代。
本发明的一个最佳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Lys-6形式的LHRH和VB12的复合物。
本发明的偶联了活性物质的复合物可被用于把这些物质转送到任何单细胞或多细胞的有机体中,条件是需要VB12特定的转动机制。例如,由于损失了在细胞内转运抗生素的能力,使这些细菌对于该特定抗生素产生的抗药性可以通过这个方法克服。借助于VB12的转运机制,VB12-抗菌素复合物因此就能有效地被传送到细菌的细胞内。这使得可以再次利用由于细菌抗药性的出现而使其现在的应用受到限制的若干抗菌素。转送上述类型的活性物质,可以对许多物种或有机体,特别是人或动物的寄生物都能实现。
在另一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了一个生产一种复合物的方法,该复合物至少包括一种与至少一种载体分子键合的活性物质,所述载体分子是VB12或其类似物,复合物中该载体对于脊椎动物体中VB12的吸收和转运是必须的进行结合反应的能力以及活性物质的活性基本被保持,该方法包括了一个或多个下述步骤a)将活性物质与载体分子反应生成所述络合物;
b)化学改性活性物质以提供至少一个能形成化学键的官能团,並将该活性物质与载体反应生成所述复合物;
c)化学改性该载体以提供至少一个能形成化学键的官能团,並将该活性物质与载体反应生成所述复合物。
d)化学改性该活性物质和载体以提供能形成化学键的官能团,並将该活性物质与载体反应生成所述的复合物;
e)将该活性物质与至少一种交联剂反应,並将该活性物质和载体分子反应生成所述复合物;
f)将该载体分子与至少一种交联剂反应,並将该活性物质与载体反应生成所述复合物;
g)将该活性物质和载体与至少一种交联剂反应,並将该活性物质和载体反应生成所述复合物。
本发明最佳方法包括(Ⅰ)通过弱酸水解制备VB12一元酸的衍生物,並纯化该衍生物;
(Ⅱ)化学改性该活性物质以提供至少一个能形成化学键的官能团,以及(Ⅲ)将改性的活性物质和VB12一元酸衍生物反应生成所述复合物。
交联剂可包含有二硫键或可被酸、碱或高碘酸裂解。交联剂的例子包括N-(4-叠氮苯基硫代)苯邻二甲酰亚胺,4,4′-二硫双苯基叠氮化物、二硫双(琥珀酰亚胺基丙酸酯)、二甲基-3,3′二硫双丙咪酯。2HCl,3-3′-二硫双(硫代琥珀酰亚胺丙酯)。乙基-4-叠氧苯基-1,4-二硫丁咪酯。HCl、N-琥珀酰亚胺基-(4-(叠氮苯基)-1,3-二硫代丙酯、硫代琥珀酰亚胺基-2-(间-叠氮基-0-硝基苯甲酰氨基)-乙基-1,3′-二硫丙酯、N-硫代琥珀酰亚胺基-2-(对-叠氮水扬酰亚胺基)-乙基-1,3′-二硫丙酯、N-琥珀酰亚胺基-3-(2-吡啶基二硫代)丙酯、硫代琥珀酰亚胺基-(4-叠氮苯基二硫代)-丙酯、以及2-亚氨硫烷。最佳交联剂是酒石酸二琥珀亚胺酯和双-〔2-(琥珀酰亚胺基氧代羰基氧)-乙基〕砜。
载体和活性物质的交联最好是通过把VB12的A、B和C环相邻的丙酰胺侧链的酰胺基酸性水解,並偶联到活性物质的合适基团上去来完成。
在本发明另一实例中,提供了一种包括本发明络合物以及药物学允许的载体或稀释剂的药物。
药物学上允许的载体或稀释剂的例子包括一些典型的载体和稀释剂,如碳酸氢钠溶液和能中和胃酸或具有类似的缓冲能力的类似的稀释剂、二元醇、油类、油/水或水/油乳剂,以及还包括以乳剂、凝胶、膏以及粘性胶体分散剂形式的药物。该药物存在的形式可为胶囊,片剂、慢释放或配剂形式或作为凝胶或膏。此外该药物还可以当作家畜饲料或适于人消耗的食物来提供。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包含本发明复合物的抗菌组份,其中活性物质是一种与其载体或稀释剂一起的抗细菌活性物质。
在另一实例中,本发明提供了一个增强脊椎动物体对口服活性物质的应答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口服有效量的作为本发明复合物的所说的活性物质,或本发明的药物。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个选择性调节对抗原或半抗原免疫应答强度和类型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口服有效量的作为本发明的复合物的所述抗原或半抗原,或本发明的药物。
本发明还提供了把一种活性物质提供给需要VB12並且对B12有特定吸收机制的任何单细胞或多细胞生物体,包括细菌、原生动物或寄生虫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给生物体施用本发明的复合物。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失去了将抗生素转运到细胞中去的能力而对抗生素表现出抗药性的细菌,可以通过把该抗生素偶联到VB12上,並利用该细菌天然的VB12吸收机制将该抗生素传送到其细胞中,而使细菌对抗生素再次敏感。这样,由于出现细菌抗性而已中断使用的许多抗生素能够恢复它在药物上的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例中,提供了一个使用本发明的复合物使活性物质通过血/脑屏障或通过胎盘输送到发育中的胎儿中去的方法。通过这些屏障上天然的VB12吸收机制来达到这些物质的传递。
完成本发明的最好方式材料牛血清蛋白(BSA)、VB12、对硝基酚、LHRH醋酸盐以及新霉素硫酸盐全部购于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西格马化学公司。
1-乙基-3-(二-甲氨基丙基)碳化二亚胺盐酸盐(EDAC)是从加利福尼亚BIORAD室验室得到的,而N,N′-二环己基碳化二亚胺(DCC)是从Fluka公司购买的。
制备1VB12的一元羧基衍生物VB12的酸性衍生物可以通过天然VB12于室温下,在0.4MHCl中水解72小时容易地被制取。把水解物通入Dowex AGI-X8离子交换柱而中止反应。把含VB12一元酸的流出物冻干並且重新悬浮于0.2M的吡啶中,用1M氢氧化铵调节pH=9.05。该溶液再通到事先用0.2M吡啶平衡过的SephadoxQAEA25,再用0.6M吡啶至0.4M,0.16M醋酸的梯度溶液提洗出单羧酸。把含有纯化过的单酸的各个组份汇集起来冻干。
下面举例说明本发明最佳实施方案,但並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单羧基VB12通过使用适当的碳化二亚胺而能被共价交联到任何一个含氨基的化合物上。
例1 VB12-BSAVB12-BSA复合物的生成是通过等量的COOH-B12与BSA于蒸馏水混合,用1M NaOH调节其pH到6.5,再将等量的固体EDAC加入到溶液中並使其反应过夜。游离的,未反应的COOH-B12用Sephadex G25色谱除去,之后重复进行VB12-BSA复合物的乙醇沉淀。
例2 VB12-Lys-6-LHRH把单羧基VB12加1.5当量的n-羟基琥珀酰亚胺溶解于冷的(4℃)二甲基甲酰胺(DMF)中,往该溶液加入1.1当量的二环己基碳化二亚胺(DCC)的DMF溶液。将该溶液加温到室温並使其反应1小时。加入在含三乙胺的DMF中的Lys-6-LHRH溶液,並使其反应过夜。所得到的络合物先经Sephadex G-25色层分离,再经逆相HPLC从游离的反应物中分离出来。
例3 VB12-新霉素VB12的整个酸性水解物用NaOH调节到pH=6.5,再将等量的硫酸新霉素加到该溶液中去,然后加等量的EDAC。让这种轭合反应进行一整夜,之后轭合剂通过在G-25上色层分离和逆相HPLC从未反应的反式物中被分离出来。
所有的反应和净化程序都由薄层色谱监视。BSA的VB12取代反应的程度借助于对该轭合物的光谱扫描测定,对于1mg/ml的BSA和VB12溶液,采用0.D.278,消光值各为0.6和11.5,而对VB12,O.D.361,消光值为20.4。
轭合物的施用雌性C57B1/6J小鼠(18-22g)是从动物资源中心(Perth,Western Australia)得到的,采用专门制作的饲管使所有的小鼠都接受在0.5ml、pH9.5的0.1M碳酸盐/碳酸氢盐缓冲液中轭合物制剂,小鼠在第0天和14天喂。第21天从小鼠眼窝血管取血,采用与抗-鼠血清轭合的碱性磷酸酶通过ELISA法测定血清的抗体效应。
例4口服VB12-BSA复合物后发生的血清抗体刺激对于与B12共价键合的VB12供体蛋白质分子的从肠道到循环体系的可能的潜力进行了研究。由这种复合物产生的免疫应答与只服用该蛋白质或与VB12一起服用,或与肌肉内注射蛋白质所产生的应答进行了比较。
如表1所示,服用微克量级的BSA或偶合了VB12的FGG的小鼠,分别对BSA或FGG产生值得注意的血清抗体应答的刺激作用。不管是服用相似量的蛋白质,还是50倍过量的混合有VB12或不混VB12的蛋白质都不产生抗-BSA或抗-FGG抗体的刺激作用。喂给VB12-蛋白质复合物还有可能刺激好的细胞免疫性(用DTH的蹼分析测量)。
表1口服VB12-BSA或VB12-FGG复合物的免疫应答口服免疫原血清抗体应答*蹼反应+BSA(50μg) <4 0BSA(2500μg) <4 未测VB12<4 0VB12+BSA <4 0VB12-BSA 1351±198 17.3±5FGG <4 0VB12+FGG <4 0VB12-FGG 1584±647 23.3±6FGG+FCA s.c 16504±3047 27.4±4*开始喂养后的21天,于37℃下给出ELISA法读数为0.545分钟后的抗血清稀释度的倒数。每个值代表15只小鼠的平均值±1标准偏差。小鼠在第1天和14天接受两次抗原(50μg)的喂养。在21天时以小鼠后眼窝血管取血,采用前述ELISA法测量(Russell-Jones等人,1984)其抗体效价。每一种蛋白分子平均被5个VB12基团取代。
+用千分卡尺测量蹼的肿胀mm数。所有组都先接受50μg初剂量的抗原,之后在右脚用10μg免疫抗原,左蹼用10μg的卵清蛋白进行接触免疫试验,于24小时后测量肿胀。
例5口服VB12-LHRH刺激排卵虽然若干种激素,像雌激素和孕酮激素,口服后可被有效地吸收,但有很多其它激素口服时可能没有多少效果。这些激素中值得注意的是肽激素黄体化激素的释放激素(LHRH),或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这种激素一般是由前脑垂体分泌的,並且负责控制黄体化激素(LH)和促卵泡素(FSH)的释放。不经肠胃道的HRH注射先前已被证明在刺激FSH和LH释放中是有效的,然而口服LHRH没什么效果。已经进行了许多有关改变LHRH顺序方面的研究,结果发现了一些兴奋剂和抗兴奋剂。目前发现到的最有效的兴奋剂之一要算是LHRH的D-Lys-6类似物(D-Lys-6.LHRH)。因为这种类似物在赖氨酸的ε氨基易于为肽交联,所以决定使用DCC法使单羧基VB12链合到D-Lys6.LHRH上,並检验其口服效果。
我们合成了LHRH的D-Lys-6类似物,並用逆相HPLC纯化。在采用如例2所述的Dcc法把纯化的类似物偶连到单羧基VB12上。该结合物用在10%乙酸中的Sephadex G-25层析纯化,再经HPLC层析纯化。
成熟的C57B1/6J雌性小鼠按下述方式处理第0天所有的小鼠都皮下(S/C)接受一个排卵过速剂量的妊娠牝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以刺激卵巢卯泡的生长,48小时后小鼠接受各种剂量的LHRH,Lys-6-LHRH或生理盐水。第3天处死小鼠检查排卵。采用立体显微镜在80X倍率下检查卵巢上存在的黄体出血以检查排卵。
下述的结果表明通过将Lys-6-LRH偶连到VB12上有可能通过口服方式来输送该类似物、並仍能观察到像这里是以其在发育卵泡中刺激排卵的能力为例子的生理效应。静脉注射时这种制剂不能发挥它的效果可推测是当VB12不与反式钴氰胺Ⅱ复合时,游离的VB12迅速清除的反映。
表Ⅱ演示Lys-6-LHRH的生物活性处理 排卵小鼠数第0天 第2天PMSG 8IU Lys-6-LHRH 50μgiv 3/4PMSG 8IU LHRH 50μgiv 1/4PMSG 8IU 生理盐水 250μliv 0/4PMSG 4IU Lys-6-LHRH 50μgiv 3/3PMSG 4IU LHRH 50μgiv 1/3PMSG 4IU 生理盐水 250μliv 0/3表Ⅲ演示VB12以口服方式传送Lys-6-LRH的能力处理 排卵小鼠数第0天 第2天pMSG 8IU VB12-Lys-6-LHRH 50μgiv 0/5pMSG 8IU VB12-Lys-6-LHRH 50μg/os 3/5pMSG 8IU LHRH 50μg/os 1/5pMSG 8IU 生理盐水 250μl/os 0/5
表Ⅳ口服提供VB12-Lys-6-LHRH的剂量响应处理 排卵小鼠数第0天 第2天PMSG 8IU VB12-Lys-6-LHRH 4/5PMSG 8IU VB12-Lys-6-LHRH 3/5PMSG 8IU VB12-Lys-6-LHRH 5/5PMSG 8IU VB12-Lys-6-LHRH 2/5PMSG 8IU LHRH 1/5PMSG 8IU LHRH 1/5PMSG 8IU LHRH 0/5PMSG 8IU LHRH 0/5PMSG 8IU HCG 5/5PMSG 8IU 生理盐水 0/5例6一些药品,包括抗生素、新霉素,当非肠胃道注射时是非常有效的抗生素,然而当口服给药时,则完全无效,因为它们不能通过肠的上皮转运,因此决意要搞清楚VB12是否能对口服时对机体感染无效的抗生素(新霉素)起载体的作用。
如例3所述,新霉素被共价链合到VB12上,並喂给感染了S.typhimurium的小鼠。
口服新霉素、或新霉素加VB12是不能消除机体的S.typhimurium感染的,然而,当新霉素偶连到VB12上时,大量的这种结合物通过肠的上皮被转运,因而能消除机体的沙门氏菌感染。表3表明,感染了S.typhimurium的小鼠不管喂VB12,新霉素结合物(总剂量为1毫克)还是通过肌肉注射新霉素或VB12。新霉素(两者总剂量都是1毫克)都能得救。所有别的处理未能防止由于感染而引起的死亡。另外,口服后能消除实验动物肝和脾感染点的VB12。新霉素的量的大小表明至少在这一剂量下,VB12。新霉素是可以与只是肌肉注射新霉素或新霉素。VB12结合物相比拟的(表5)。
表5VB12-新霉素结合物的杀菌性质处理 途径 存活鼠数月 百分比生理盐水 口服 0 0新霉素 口服 0 0VB12口服 0 0新霉素+VB12口服 0 0新霉素-VB12口服 2 100生理盐水 肌肉注射 0 0新霉素 肌肉注射 2 100新霉素-VB12肌肉注射 2 100雄性C57B1/6J小鼠(1组)第0天喂1×106个S.typhimurium菌。第3天小鼠或接受生理盐水,或VB12,或VB12+新霉素(新霉素+VB12)或偶连到新霉素上的VB12(新霉素-VB12),或者只接受新霉素。总剂量为1毫克,分5小份每隔12小时给药一次。按例3说明的方法将新霉素偶连到VB12上並纯化该结合物。
可以将VB12以共价键方式偶连到蛋白质(FGG和BSA),激素(LHRH)和抗生素(新霉素)上並利用对VB12天然的有效吸收机制将这些分子从肠腔转运到机体循环中,同时保证偶连到VB12上的这些分子的全部免疫原性和/或生物活性。这些发现的重要意义在于VB12可能用作为高效能的激素、抗生素和脉管活化肽的特殊载体,而目前它们必须借助于注射反复地施药,又贵又不方便。
工业适用性本发明对以前通过肠道不能以有效量转运或不能依靠口服各种抗原产生有效的机体免疫应答的各种分子提供了一种简单而新颖的特殊口服给药技术。这些抗原喂给时通常不能诱发免疫应答,除非是服用大量抗原。类似地,通常肠吸收不好的各种活性分子可被共价键合到VB12上,从而使它们易于肠吸收。
参考文献1.Castle,W.B.N.Engl.J.Med.24,603-611(1951)。
2.Fox,H.J.,Castle,W.B.Am.J.Med.Sci.,203,18-26。
3.Hoedemaeker,P.J.,Ables J.,Wachters,J.J.,Arerds,A.,Nieweg,H.O.,Lab.Invest.,15,1163-1169(1966)。
4.Allen,R.H.Majerus,P.W.J.Biol.Chem.,247,7702-7708(1972)。
5.Allen,R.H.Majerus,P.W.J.Biol.Chem.,247,7709-7717(1972)。
6.Grasbech,R.Progr.Haematol,6,233-260(1969)。
7.Allen.R.H.Majerus,P.W.J.Biol,Chem.,247,7695-7701(1972)。
8.Russel-Jones,G.J.,Gotschlich,E.C.Blake,M.S.J.Exp.Med.,160,1476-(1984)。
9.Sedgwick,J.D.Holt,P.G.J.Immunol.Meth.,87,37-44(1986)。
权利要求
1.一种复合物,它至少包括一种与至少一个载体分子键合的活性物质,所述载体分子是维生素B12或其类似物,该复合物基本保持了该载体的在脊椎动物体内吸收和转运VB12所必须的进行结合反应的能力以及该活性物质的活性。
2.按照权利要求
1所述的复合物,其中的活性物质选自于激素、生物活性肽或治疗剂的全部、部份、类似物、同系物、衍生物或其组合物。
3.按照权利要求
2所述的复合物,其中活性物质是一种选自LHRH、胰岛素、睪酮、干扰素、PMSG、HCG或抑制素的激素。
4.按照权利要求
2所述的复合物,其中活性物质是LHRH的Lys-6形式。
5.按照权利要求
2所述的复合物,其中活性物质是选自新霉素,舒喘灵、嘧啶甲胺、青霉素G、甲氧苯青霉素、羧苄青霉素、陪替丁、甲苯噻嗪、氯胺酮盐酸盐、甲萘丙醇或铁葡聚糖的治疗剂。
6.按照权利要求
1所述的复合物,在其中,所说的物质是选自于抗原或半抗原的全部、部份、类似物、同系物、衍生物或其组合物。
7.按照权利要求
6所述的复合物,其中所述抗原或半抗原是过敏原、蛋白质、多糖或分泌物。
8.按照权利要求
6所述的复合物,其中所述抗原或半抗原选自于青草花粉、草花粉、树木花粉、植物花粉、猫毛、狗毛、猪毛或其他上皮、室内尘螨类、小麦粗糠、木棉;由流感、麻疹、风疹、天花、黄热病、白喉、破伤风、霍乱、鼠疫、斑疹伤寒、BCG、结核病病原体、流感嗜血杆菌、粘膜炎奈瑟氏菌、肺炎杆菌、肺炎球菌、链球菌得到的蛋白质或对抗它们的免疫原;由白喉、破伤风、霍乱、鼠疫、斑疹伤寒、结核病病原菌、流感嗜血杆菌、粘膜炎奈瑟氏菌、肺炎杆菌、肺炎球菌、链球菌、链球菌变种得到的分泌产物或由疟原虫或小鸡球虫病的病原体得到。
9.按照权利要求
1所述的复合物,其中载体是氰钴胺素、水合钴胺素、腺嘌呤核苷钴胺素、甲基钴胺素、羟基钴胺素、对称二苯胺氰基钴胺素和5-0-甲基苄钴胺素、以上所有的化合物的脱二甲基、乙胺化和甲基胺化类似物,以及钴啉醇酰胺的类似物和同系物、辅酶B12,5-脱氧腺嘌呤核苷钴胺素、氯代钴胺素、亚硫代钴胺素(Sulfitocobalamin);硝基钴胺素、氰硫基钴胺素、苯并咪唑衍生物、腺嘌呤核苷氰基钴胺素、钴胺素内酯、钴胺素内酰胺以及N-酰苯胺、乙胺、丙酰胺、维生素B12的一元羧酸和二元羧酸衍生物或其类似物。
10.按照权利要求
1中所述的复合物,其中载体是用镍或锌代替钴的维生素B12的类似物。
11.按照权利要求
1中所述的复合物,其中载体是用不影响与内因子结合的取代基取代可啉环的维生素B12类似物。
12.按照权利要求
1中所述的生产复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一种以上的下列步骤a)将活性物质与载体反应形成所述复合物;b)化学改性该活性物质以提供至少一个能形成化学键的官能团,然后将该活性物质和载体反应生成所述的复合物;c)化学改性该载体以提供至少一个能形成化学键的官能团,並将该活性物质与载体反应生成所述复合物;d)化学改性该活性物质和载体以提供能形成化学键的官能团,並将活性物质和载体反应生成所述的复合物;e)将该活性物质与至少一种交联剂反应,並将该活性物质和载体分子反应生成所述复合物;f)将该载体和至少一种交联剂反应,並将该活性物质和载体反应生成所述复合物;g)将该活性物质和载体与至少一种交联剂反应並将该活性物质和载体反应生成所述复合物。
13.按照权利要求
12所述方法,包括(Ⅰ)通过弱酸水解制备维生素B12一元酸的衍生物並且纯化所述的衍生物;(Ⅱ)化学改性该活性物质以提供至少一个能形成化学键的官能团;以及(Ⅲ)将该改性的活性物质与维生素B12的一元酸衍生物反应生成所述的复合物。
14.按照权利要求
12所述的方法,其中活性物质和载体的化学交联是通过靠近维生素B12的A、B、C、环的丙酰胺侧链酰胺基的酸性水解,並且与该活性物质适当的基团偶连实现的。
15.按照权利要求
12所述的方法,其中交联剂是含二硫化物键的可裂解的交联剂。
16.按照权利要求
12所述的方法,其中交联剂是可以用酸裂解的。
17.按照权利要求
12所述的方法,其中交联剂是可以用高碘酸裂解的。
18.按照权利要求
12所述的方法,其中交联剂是可以用碱裂解的。
19.按照权利要求
12的方法,其中交联剂是N-(4-叠氮苯基硫代)苯邻二甲酰亚胺,4,4′-二硫双苯基叠氮化物,二硫双(琥珀酰亚胺基丙酸酯)、二甲基-3,3′二硫双丙咪酯。2HCl、3-3′-二硫双(硫代琥珀酰亚胺丙酯),乙基-4-叠氧苯基-1,4-二硫丁咪酯·HCl。N-琥珀酰亚胺基-(4-叠氮苯基)-1,3-二硫代丙酯、硫代琥珀酰亚胺基-2-(间-叠氮基-0-硝基苯甲酰氨基)-乙基-1,3′-二硫丙酯、N-硫代琥珀酰亚胺基-2-(对-叠氮水杨酰亚胺基)-乙基-1,3′-二硫丙酯、N-琥珀酰亚胺基-3-(2-吡啶基二硫代)丙酯、硫代琥珀酰亚胺基-(4-叠氮苯基二硫代)-丙酯、或2-亚胺基硫烷。
20.按照权利要求
12所述的方法,其中交联剂是酒石酸二琥珀酰亚胺酯。
21.按照权利要求
12所述的方法,其中交联剂是双-〔2-(琥珀酰亚胺基氧代羰基氧)-乙基〕-砜。
22.含有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复合物以及药学上允许的它的载体或稀释剂的药物。
23.如权利要求
22所述的药物,其中所述药物形式是胶囊、片剂、慢释放剂、配剂、凝胶或膏或包有肠溶衣的。
24.一种由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其中的活性物质是抗细菌活性的复合物与它的载体或稀释剂组成的抗菌成份。
25.一种增强脊椎动物对口服活性物质的应答的方法,该法包括给所述脊椎动物口服有效量的成为权利要求
1的复合物形成的所述活性物质或有效量的按权利要求
22的药物。
26.一种选择性调节脊椎动物对抗原或半抗原免疫应答的强度和/或类型的方法,该法包括给所述脊椎动物口服有效量的成为权利要求
1的复合物形式或权利要求
22的药物形式的所述抗原或半抗原。
27.一种通过需要一种活性物质的脊椎动物血/脑屏障将该活性物质转运到其脑中的方法,该法包括给所述脊椎动物口服有效量的权利要求
1的复合物形式的所述活性物质或权利要求
22的药物。
28.一种对需要所述活性物质的胎儿供给一种活性物质的方法,该法包括向妊娠哺乳动物服用有效量的权利要求
1的复合物形式的所述活性物质,或权利要求
22中的药物。
29.一种对具有需要维生素B12並具有维生素VB12特定吸收机制的单细胞或多细胞生物体供给活性物质的方法,该法包括给所述生物体服用权利要求
1中的复合物或权利要求
22的药物,或者将权利要求
24中的配方施加到所述生物体出现或似乎出现的部位。
专利摘要
本发明提供具有载体分子维生素B
文档编号A61K39/00GK86107590SQ86107590
公开日1987年5月20日 申请日期1986年10月10日
发明者格雷戈里·约翰·拉塞尔-琼斯, 彼得·阿伦·豪, 亨利·詹姆斯·德艾茨珀鲁亚 申请人:澳州生物科技公司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