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执式三维躯体穿刺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6576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手执式三维躯体穿刺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的说是一种手执式三维躯体穿刺仪。
近十年来随着高分辨率的断层放射影象技术的发展,如计算机体层摄影(CT)、磁共振(RMI)在医学上的应用,大大提高了躯体病灶的发现率,但由于缺乏定性,放射学引导下的穿刺组织学检查已被广泛采用,自头颅三维定位仪问世以来,已基本取代了徒手头颅穿刺术,由于躯体可移动性大,而且不具备头颅骨样结构,不能将该定位仪稳定地固定于躯体,这样妨碍了躯体定位技术的发展。直到1984年身体二维穿刺定位仪才问世,它们基本上是移用了头颅定位仪的技术,使用的是金属支架,固定参考物是扫描床或地板,虽提高了穿刺精确性,但有明显缺点(1)体积大而重,安置不便,不易被(CT)技术人员接受;(2)无菌操作较复杂,不易被操作医生接受;(3)给病人带来较强的恐惧感;(4)由于参照物是固定的,穿刺中病人轻微移动可造成弯针,增加组织损伤程度。所以不能推广使用,面临自生自灭的命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造价低,工艺性好,安全可靠,使用方便,性能优良的手执式三维躯体穿刺仪,它能牢固地固定于床或地面,病人移动时不易发生弯针、损伤组织,由于三维定位故可一次命中穿刺部位,减少病人受大量放射线损伤及多次穿刺的痛苦。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在三维放射影象导引下可将穿刺针准确地穿至躯体内,该穿刺仪的主体是角仪,基板角仪与手柄、水平仪、基垫用螺钉固定。由于首次重叠使用两个角仪(基板角仪和角仪),角仪上附之持针器固定于扫描一致的角度,穿刺点不受断层层面的限制,手执式使三维定位安全地引导躯体穿刺成为现实。
本实用新型将从下列实施例的附图中更清楚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在水平位穿刺时的制式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侧位穿刺时的制式结构示意图。
图3是手柄部分的零件图。
图4是持针器部分的零件图。
图5是角仪结构图。
图6是基板角仪结构图。
图1所示的手执式三维躯体穿刺仪在水平位穿刺时的制式,由水平仪(1)、手柄(2)、角仪(3)、基板角仪(4)、基垫(5)、针管(6)、螺钉(7)、针管固定架(8)、弹簧夹子(9)、针(10)所构成。水平仪(1)顶盖是透明玻璃,内为液体及一小气泡,当气泡移至中心位置(小圆圈区内)时,该仪器即为水平位。水平仪(1)与手柄(2)和基板角仪(4)、基垫(5)用螺钉(7)固定。角仪(3)可在基板角仪(4)上滑动并固定,针管固定架(8)可在角仪(3)上滑动并固定。基垫(5)使仪器较易固定于不平的体表,控制水平位。针管(6)与固定架(8)用弹簧夹子(9)固定。
图2所示的手执式三维躯体穿刺仪在侧位穿刺时的制式,与
图1不同的是基板角仪(4)置于水平仪(1)与手柄(2)之间。
图3是手柄部分的零件图。水平仪(1)下方有一小轴,与手柄(2)孔配作用螺钉(7)固定;基垫(5)上方有一小轴与手柄(2)孔配作用螺钉(7)固定。
图4是持针器部分的零件图。针管固定架(8)上有两个弹簧夹子(9)用于固定针管(6),固定架(8)可在角仪(3)滑动并用螺钉(7)固定。
图5是角仪结构图。角仪(3)呈扇形一边有两耳角可在基板角仪(4)上滑动并用螺钉(7)固定。
图6是基板角仪结构图。基板上有一孔可由水平仪(1)与手柄(2)用螺钉(7)固定,也可由基垫(5)与手柄(2)用螺钉(7)固定。
权利要求1.一种包括持针器、基板角仪、手柄、螺钉、弹簧夹子等的躯体穿刺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装配在手柄上顶端的水平仪(1)和附着在基板角仪(4)上可滑动和固定的角仪(3),使穿刺成为三维性,在角仪(3)上附着一个可以滑动确定角度的针管固定架(8);基板角仪(4)的装配位置可变,正常使用时基板角仪(4)装配在手柄(2)下方与基垫(5)之间,在侧或下方穿刺时,基板角仪(4)装配在水平仪(1)与手柄(2)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躯体穿刺仪,其特征在于角仪(3)呈扇形,一边有两个固定耳角装配在基板角仪(4)上可以滑动并可以用螺钉(7)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躯体穿刺仪,其特征在于持针器部分针管(6)由针管固定架(8)上的弹簧夹(9)固定,针管固定架(8)与角仪(3)配装并可以滑动和用螺钉(7)固定。
专利摘要一种包括持针器、基板角仪、手柄、螺钉、弹簧夹子等的躯体穿刺仪还包括装配在手柄顶端的水平仪(1)和附着在基板角仪(4)上可滑动和固定的角仪(3),使穿刺成为三维性,在角仪(3)上附着一个可滑动确定角度的针管固定架(8),基板角仪(4)的装配位置可变,正常使用时基板角仪(4)装在手柄(2)下方与基垫(5)之间在侧或下方穿刺时,基板角仪(4)装配在水平仪(1)与手柄(2)之间。该装置适用躯体上、侧、下等各方向的穿刺。一次命中率准确性达100%。平均进针路线<9cm,针尖误差<1mm。
文档编号A61B17/34GK2064641SQ9020345
公开日1990年10月31日 申请日期1990年3月24日 优先权日1990年3月24日
发明者商宇林, 商卫林 申请人:商宇林, 商卫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